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我实现
——成为你该成为的样子

就算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这些都得到了满足,但如果此时没有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人还是很快会出现新的不满足。一个人想要获得心灵上的终极安宁,就一定要遵从自己的本性,成为自己能成为的样子,比如你是一位音乐家,那就去创作音乐;是一位画家,就去画画;是一位使人,就去作诗。以上所说的这种需求,我们称之为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科特·戈德斯坦(Kurt Goldstein)提出的。不过,我要说的自我实现,有一种更明确、更有限的含义。它是一个人渴望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让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让自己成为能成为的样子。当然,体现这种需求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有的人渴望做一位合格的母亲;有的人渴望在体育方面有所作为;有的人渴望在绘画或其他创作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特别大。这些需求的出现,有一个相同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以及自尊的需求,这些都已经得到了满足。

自我实现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稳定的、共同的要素。在所有定义中,都包含或隐含了以下两点:其一,对于人内在的基本部分或内在的自我,能够接纳和表达,也就是能够发挥潜力,使人类的本质和个人的本质都显现出来,并且使用它们;其二,极少出现以下状况,如不太健康、神经症、精神病、人类的基本能力和个人的基本能力消失或变弱。

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着朝某个方向成长的需求,总的来说,这个成长的方向,就是自我实现或心理健康,特别是朝着自我实现的各个方向成长。也就是说,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着一种驱动力,在其驱使之下,人会逐渐走向人格统一,自主表达,完满的个性和身份认同,不是漫无目的而是追求真理,富有创造性,善良,等等。

在健康的人身上,自我实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1. 对于现实,有更清晰和更有效的感知能力;

2. 能以更开放的眼光来看待经验;

3. 个人的整合、完整、统一程度更高;

4. 自发性和表达能力更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功能,生命力更旺盛;

5. 有真实的自我,对个人的身份认同毫不动摇,主动性更强,与众不同;

6. 态度更客观,更超脱,能够超越自己;

7. 创造能力恢复到最初状态;

8. 有能力使具体和抽象融合到一起;

9. 在性格结构上,更具有民主性;

10. 具有爱的能力。

此外,在自我实现,或者朝着自我实现好好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也都会在主观上进行确认或强化,比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受欣喜、快乐、平静、责任,自信有能力对抗压力和焦虑,自信有能力解决问题,等等。与之相反,如果发生了自我背叛、固着、退行、恐惧而非成长等情况,人就会有焦虑、倦怠、绝望、不会享受、内疚、耻辱、漫无目的、空虚、没有足够的自我身份认同等表现。

我们普遍认为,大部分人或者所有人,好像都有自我实现的意愿。在揭示心理治疗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至少从原则上来说,大部分人都是有自我实现能力的。实际上,自我实现者身上的那些特征,与我们信仰中的理想模样很相近,比如融合真善美,舍己为人,有智慧,诚实,顺应自然,超越自我、超越自私和个人动机,舍弃低级需求而追求高级需求,能轻而易举地分辨目的(如安静、平和等)和手段(如金钱、权势等),敌意、残暴、破坏性更少,友善更多,等等。 Az9sfgxA9pyXeXoB5MxvZl8mqUYWtV/i+lxIWHdkMjF3RA0sqbXFiSpvCYTFAZn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