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性格是适应社会的模式

什么是性格?在这里,或许可以解释为人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殊的风格。性格是一种社会概念,产生于个人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以不要问鲁滨孙 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毫无意义。性格是一种心灵现象和态度,是个人在与外部环境接触时表现出的品性和涵养。性格也是一种行为模式,是个人发展社会感、追逐优越感的依据。

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有些人把占据优势地位、获得权力、超越他人当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激励和指引下前进。这个目标决定了他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遇到问题时将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他的所有心灵活动由这一目标所引导,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色。性格是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外在体现,所以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就能大概了解他将以何种态度对待外部环境、朋友、社会和生存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格其实也算是一种生活技能,因为总体人格正是以性格为工具,来获得他人认可、占据优势地位的。

性格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完全是天生的或遗传的。除了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它其实和生活模式一样,都是后天养成的,有一定的独特性。性格让我们遭遇任何阻碍都能按部就班地继续生活,因为它有延续过往的生活习惯的作用,和遗传没有绝对的关系。举个例子,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懒,有的人之所以懒,是因为懒惰既能让他获得优越感,又能让他活得轻松自在。换句话说,懒惰是他追逐权力的态度和方式。再比如,有的人喜欢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缺陷,说:“唉,太可惜了,我要是没有这样的不足,早就功成名就了。”很明显,他们是想用这样的办法挽救自己被失败挫伤的尊严。还有一种人权力欲极强,从未停止过和自己所处的环境达成和解,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好斗、妒忌、怀疑成了他主要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和人格一样,不是先天遗传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可逆性。研究表明,行为模式是性格特征的基础,新生儿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不是原始因素,而是在某种隐藏目标引导下产生的次生因素。所以想要确定一个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就得弄清楚诱导其产生的隐藏目标是什么。

人生目标对个体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世界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的一举一动和所有心灵活动都是在人生目标的引导下产生的。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可以提升我们的价值感和优越感,学会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技巧。每个人追逐优越感、适应环境的方式都不一样。我们通过学习、效仿身边那些成功者、权威者、受人尊敬者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生存技巧。所以,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性格才会有一定的相似性。很多人以为性格相似是遗传的影响,其实是效仿、学习的结果。人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被公众认可的行为,形成自己的性格。

父母家人和学校里的老师教会我们如何评价人性,如何分辨是非善恶,却没告诉我们如何改正自身的观念。我们只能带着原型(个体的早期个性)中的错误在人世中饱受折磨,儿时的偏见像铁律一样左右着我们的言行举止。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勘破文化的迷雾,触及事物的本来面目。总之,我们对事物做出的种种解释,都是为了提升个人形象、增加权威感,更好地适应现实环境。而性格,正是人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行为模式。 00XtXjx8WFs/Cdp4tBGi/teRWmPe3B0BVtgO551dhUEVzveomcr2Qol1Rqbrad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