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时期,周文的大军逼近咸阳,秦朝朝廷一片恐慌。咸阳驻守的五万士兵都是久未参战的老兵,精锐的边防部队远在千里之外。为此,秦二世命令赦免七十万刑徒,将他们由章邯组织起来,组成大军前去迎战周文。鸿门之战(今陕西临潼东北)中,周文大败,被迫撤退至曹阳(今河南陕州区西),双方继续对峙了几个月。
在周文西征时,陈胜命令武臣等人进军关中以策应周文,但武臣、引耳、陈余等人都自拥兵力,拒绝服从陈胜的指挥,甚至派韩广去攻打燕地,这让周文的局势愈加孤立。第二年,周文在泥池战败,军队溃散,最后自杀身亡。
当周文的军队逼近咸阳时,吴广犯了一个战略上的大错。他继续围困荥阳,而此时他应当将主力调往咸阳,配合周文作战。如果他能及时调整战略,周文的失败或许可以避免,吴广的军队也能有更好的机会。然而,吴广坚持死守荥阳,错失了良机。
最终,秦军在章邯的指挥下进攻荥阳,吴广的部队又发生分裂,部将田臧和李归反叛,假传陈胜命令杀死吴广。吴广死后,田臧被任命为上将军,但他不久后也在与秦军的战斗中战死,李归也被秦军击败。
随着形势的急剧变化,秦军接连击败多支起义军,逐步逼近陈县。割据赵地的武臣被人杀害,张耳和陈余另立赵歇为王,不愿出兵救援陈胜,而周市辅魏自保,根本顾不上大局。起义军在陈县的兵力薄弱,陈胜的局势变得异常严峻。
陈胜深知情况危急,首先处死了临阵逃亡的邓说,整顿军纪。接着,他命令上柱国蔡赐率军抵抗秦军,同时派张贺驻守陈县西侧以策应。然而,蔡赐在与秦军的交战中失败战死,张贺也在陈县西郊的战斗中阵亡。
无奈之下,陈胜只得带领残余部队向东南撤退,经过汝阴后,最终来到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然而,陈胜在这里被叛徒庄贾杀害。
从大泽乡起义到下城父被杀,陈胜的革命历程仅持续了半年。然而,这半年中,陈胜掀起的农民起义撼动了整个秦朝的统治。虽然陈县失陷,陈胜死去,但他所领导的起义未曾结束。
陈胜的旧部吕臣组织“苍头军”反击秦军,成功夺回陈县并处决了叛徒庄贾。与此同时,项梁、项羽和刘邦等人的起义军迅速崛起,推翻了秦朝的暴政,最终带来了秦朝的灭亡。
陈胜起义的壮丽篇章,虽然短暂,却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树立了榜样。他的英勇与奋斗精神,永远被人民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