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几人都出生在隐官。隐官是一个收容罪犯并让他们从事劳动的机关,因而这些人的社会地位极其卑微。赵高的母亲曾受过刑罚,获释后被送往隐官劳动,因此赵高出生在这样一个贫贱的环境。
然而,秦始皇并不在乎出身的高低。当听说赵高有才能,精通狱法时,便任命他为中车府令,负责掌管皇帝的车舆。
赵高善于察言观色,深得秦始皇宠信。他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结交,并且暗中教他狱法。赵高曾犯过大罪,秦始皇命蒙毅按法惩处,但最后却赦免了他,还恢复了他的官职。这一事件导致了赵高与蒙毅之间的恩怨。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左丞相李斯和胡亥随行,赵高作为中车府令兼符玺令事也在其中。秦始皇在沙丘病重时,命赵高代写遗诏给长子扶苏,让他把军队交给蒙恬,奔丧回咸阳。
遗诏明确表明扶苏应继位为皇帝。但秦始皇去世后,遗诏和玉玺落入赵高手中。李斯担心没有正式立太子,可能引发政局混乱,决定暂时封锁秦始皇的死讯。
赵高凭借掌控玉玺和遗诏,决定支持胡亥篡位。他与胡亥进行了一番心机对话,巧妙地挑起了胡亥的野心。赵高告诉胡亥:“皇上已死,长子扶苏继位势在必行,你怎么办?”
胡亥虽心有顾虑,但赵高用历史的例子说服了他,指出如汤武革命、卫国君主弑父等历史事件,都是以臣弑君为正义之举,最终赢得天下。
赵高进一步挑拨胡亥的心态,强调“干大事不必拘泥于小节”,要胡亥果断行动,掌握大权。胡亥在赵高的诱导下,终于动心,并表示愿意听从赵高的安排。
赵高随后找李斯商量,将阴谋逐步揭示给他。李斯初时反对,但赵高提醒他,若扶苏继位,李斯将面临被罢免的危险,而如果支持胡亥,则可以保全自己的权位,甚至世代富贵。李斯最终屈服于赵高的威胁,决定支持胡亥。
赵高以胡亥的名义,向李斯施压,最终成功策动了沙丘之阴谋,胡亥登上了帝位,成为秦二世。赵高也因此获得了权力,被封为郎中令,位列九卿,掌管宫门,深得胡亥信任。
这一系列权谋手段,不仅让赵高最终掌握了实权,也改变了整个秦朝的命运。然而,赵高的阴谋虽然成功,却为他日后的权力争斗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