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大的线索:基本冲突

人们大概不会想到,冲突在神经症中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因为这些冲突都是无意识的,而且神经症患者都不愿意承认它们的存在,所以很难被人们发现。那我们又是如何发现这些冲突的呢?

神经症的症状一旦出现,不管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就已经说明冲突是确实存在的。正是因为内心的冲突没有得到解决,人们才会出现焦虑、烦闷、孤独等感觉。或许通过这样的因果关系我们还不能看到引发神经症的本质,但能让我们透过混乱的表象看到它的根源。

相互矛盾本身就表示存在冲突,就好像体温高于正常值了,说明人生病了。我一直强调“神经症冲突是没有意识的”,但有时候我们又能明显感觉到冲突的存在。这些没有被隐藏起来的冲突是被扭曲的真实冲突。所以当某个人必须做出重要选择的时候,很可能会陷入一种自己无法摆脱的、有意识的冲突中。比如到底要不要结婚,到底要不要继续保持和某个人的合作关系,应该选择哪份工作。他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这些事让他感到苦恼。这个时候,他很可能请心理咨询师帮忙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过他的求助可能会令他感到失望,因为这个时候爆发的冲突,是以前积累下来的问题,只有继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自己的内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神经症患者发现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不融洽时,冲突已经开始外露,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意识到冲突的存在。另外,还有一种原因让人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冲突,那就是对于自己内心渴求的东西总是感觉特别不应该,产生一种没有来由的恐惧和烦闷。

当神经症出现在我们亲近的人身上时,会很容易被我们发现。但在这种情况下矛盾的因素变多了,反而会使人们感到更加疑惑。

我们或许会问:在这些冲突的背后会不会存在一个基本冲突?人们相信,不论在宗教中还是在哲学上,基本冲突都存在,并且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表现为:光明与黑暗、上帝与魔鬼、善与恶的冲突。弗洛伊德在他的一个假设中提到,家庭和社会创造的危险环境与盲目探求满足本能之间的冲突就是基本冲突。人们从出生的时候起就生活在家庭和社会给我们创造的危险环境中,长大后这种危险的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并以超我的形式出现。

我认为,神经症患者所有的欲望都是破碎的、对立的,这种情况使他们没有办法在争取某种东西的时候全心投入,于是就产生了冲突。

讲到这里,我们的大脑中会想起一种类型的患者,他们经常妄想自己拥有很强大的能力,但是身边的人只把他们当成普通人看待,不承认他们身上有这种超强的能力,所以他们常常敌视周围的人。这种人内心充满怨恨,这种怨恨会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不断增长。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认为患者这种怨恨的态度是在逃避现实,或者说是因为没有能力改变现实,所以才贬低它?假如我们知道一个道理:精神世界有其活动的规律,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发现。

神经症患者会因为人们说话时某些微小的、不耐烦的语气,产生焦虑的情绪。在做心理分析时,如果发现分析对象对一般刺激的反应过于激烈,就要思考几个问题:别人一个微小的、短时间的不耐烦就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焦虑,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真实的感受和态度是什么?那我们又该怎么分析对方的这种疑虑呢?他们为什么这么在乎我们的看法?难道他们对我们的依赖程度已经很深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对我们产生这么强烈的依赖的?他们是不是也会质疑身边已经很熟悉的人呢?或者说,分析的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因为某些因素而得到了强化?总之,因为某些原因会限制精神世界的活动,并且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规律。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假设,它可以带领我们对心理上的各种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探索。

当一个人面对其他人总是产生矛盾心理的时候,就会出现神经症的基本冲突,而神经症患者对待别人的态度总是能体现根本性矛盾。如果在儿童时期就感觉生活在一个隐藏着敌意的社会中,人就会有孤独无助的感觉,我称之为“基础焦虑”。关于“基础焦虑”的讨论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为什么神经症患者对待别人的态度总是能体现根本性矛盾。外界的很多因素都会让孩子产生不安与焦虑,比如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大人不冷静的行为、没有回应孩子的需求、父母逼孩子站队等。这些情况会让孩子产生烦躁不安、恐惧害怕等反应。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遇到的问题。他们想出来的不仅仅是应对办法,还会发展出一些“神经症倾向”。最开始表现在孩子身上的情况比较混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三种很明显的情况:亲近、抗拒、远离他人。

孩子们在亲近他人的时候虽然带着恐惧感和距离感,但他们十分渴望依赖别人并得到别人的喜欢。只有当他们得到别人的喜爱和信任的时候,才愿意亲近别人。为避免产生以前那种孤立无助的感觉,父母吵架时他们会支持对自己有利的一方来获得支撑和依靠。

如果孩子们从周围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敌意,就会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他们怀疑任何想要亲近和接触他们的人,所以想尽一切办法疏远别人。他们希望自己变得强大,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打败别人。

孩子们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而且没有人能理解自己时,就会远离人群。这个时候他们会待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有故事书、玩具、大自然等。

在这三种情况的表现中,要着重强调三种倾向:孤独、敌视、孤立无援,这些都属于焦虑的范畴。它们隐藏在这三种情况之中,当其中一种情况出现的时候,这三种倾向都会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直接讨论一下神经症的发展,这样可以帮助大家理解我上面说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出成年人的表现是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其他两种倾向也在发挥作用。我们会发现有的人单独住在某个地方,和周围环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同时又希望得到友情,找个人依靠。

但这个人到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主要看哪种倾向起主导作用,一般起主导作用的倾向都是神经症患者最容易接受的那种,这是他们在面对他人的时候能想到的最快的应对办法。一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相处的人,会下意识地与别人保持一段距离。

但这并不代表那些不明显的倾向没有影响力,比如一个总是表现得顺从和依附他人的人也会想控制别人。很多事例表明隐藏起来的倾向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有时主要倾向和次要倾向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在成年人和儿童身上都有可能发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斯特里克兰德,他是英国小说家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人物。这种主次倾向位置的转变也经常发生在女患者身上,比如原本叛逆、充满野心的假小子在恋爱之后,变成了温柔可爱的小女人。再比如原本和其他人保持安全距离的人,在遭遇重大挫折后变得非常愿意与别人亲近。

这三种倾向完全可以保持平衡、和谐相处、相互补充。三者不相容的情况只有在某种倾向发展过快时才会出现。神经症中有很多证据能证明这三种倾向会出现不相容的情况。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坚持自己的原则,同时又能照顾别人的感受,就算这个人与别人交往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神经症患者在面对外界时,从不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他们只会考虑是不是需要服从、反抗和逃避,甚至还会因为行为方式的改变而产生恐惧。所以,如果神经症患者自身的这三种倾向同时变得强烈,也会让他产生冲突,整个人格也会受到影响。这就意味着患者的生活、与他人的关系都受到这三种倾向的支配。

所以基本冲突就是神经症的核心,即因为自身态度的矛盾而产生的冲突。在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我用到“核心”这个词语,是为了表明基本冲突是神经症中最重要的一点,并且处在中心位置。 dg0F9dcExm4jlMTHhP32SFYU+hYYgRNqKDQiwEC6LlmkUJfQWMj/nbwZhDr5lN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