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研究神经症的基础是什么,又用了多么复杂的方法,都会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造成神经症的原因是人格的缺陷和混乱。但这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因其他研究心理学的人也发现了这一点。每个时代的诗人和哲学家都明白,患有神经症的人都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他们被冲突折磨得十分痛苦,而那些拥有平和的心态、能够理性思考的人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对患者而言,神经症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弗洛伊德的理论给出了一个答案,即强迫性内驱力。强迫性内驱力具有本能的性质,追求的是满足感,且无法接受失败。弗洛伊德认为,不只是神经症患者,所有人都有强迫性内驱力。
对此,我的看法是:第一,强迫性内驱力只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表现出来;第二,这是患者在生活中感受到孤独、难过、恐惧的时候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第三,人们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所以是不是能获得满足感并不重要;第四,这种强迫性源于患者极力隐藏、压抑的焦虑。如果人们无法解决内心的冲突,就会产生失望、恐惧等情绪,造成虚耗精力、摧毁道德等严重后果。
我观察了很多现象总结出一点:冲突是十分重要的。在观察的初始阶段,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神经症患者并不知道他们的内心存在某种冲突,或者说他们知道冲突的存在,却假装看不见。我发现,在与他们讨论这些事的时候,他们表现得非常紧张,似乎并不想面对。直到这种事情发生了很多次,我才明白,他们并不喜欢我这样的矛盾分析者。虽然我只是想帮助他们,但这也意味着他们一直尽力掩盖的事实会被发现,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紧张。当冲突突然出现的时候,他们会变得非常慌乱。他们的这种反应让我意识到,我其实是在拆“炸弹”。他们会恐惧或不敢面对冲突都是正常的表现,因为我在拆“炸弹”的时候很有可能把他们炸得粉碎。
我发现,神经症患者也在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些冲突,不过他们解决的办法是努力制造和谐的假象。事实上,他们认为自己的内心不存在这些冲突,所以根本就没有解决的必要。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下神经症患者尝试“解决”冲突的四种办法:
第一,隐藏冲突。
第二,远离他人。我们发现神经症性疏离具有让人产生孤独感的功能。疏离是最开始接触别人时,体现出来的一种矛盾态度,是一种最基本的冲突。这种疏离让人们保持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距离,并且以为这样还可以平息冲突。
第三,远离自己。这种方法和远离他人完全相反。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远离自己只会让他们越来越脱离实际,让原本真实的自我形象变得虚幻,所以他们就在自己的内心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理想化形象,代替真实的自己。他们把各种美好的性格拼凑成一个理想化的形象,试图把真实形象中的冲突隐藏起来,让人们看不见。神经症患者努力让自己的表现接近理想的、完美的形象,目的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或者让别人认可自己塑造出来的理想化形象。这个形象与真实的形象之间的差距,决定了他们能不能得到夸奖。两者的差距越大,愿望就越难实现。塑造理想化形象的目的就是平息内心的冲突,所以这种尝试对于解决冲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这种理想化形象会影响他们的人格,使其内心产生新的裂缝,所以需要患者继续想办法解决新的问题。
第四,修补这条为了隐藏冲突产生的新裂缝。神经症患者有时候会把自己内心的活动当成外界发生的事。在这种外化的过程中,患者的真我形象会完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而且这样的过程结果只会让自我和外界的冲突变得更加强烈。
这四种试图解决冲突的办法,在各种神经症中都会发挥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且,这四种办法也会使神经症患者的人格发生剧烈变化。当然,他们还有其他的办法,只不过这四种办法最普遍、最有代表性。其他的办法如:用自我肯定的方法来解决心中的疑惑,用绝对控制的方法将分裂后的世界强行结合起来,用玩世不恭的态度消除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神经症患者从开始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决亲近、抗拒、远离他人这三种态度之间的基本冲突。他们想要保证自己的人格是完整的,不愿意遭受人格分裂的痛苦,于是想方设法平息冲突。可是当他们通过努力保持了表面的平衡后,会发现又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于是,他们又要忙着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在这样的周而复始中,他们变得越来越恐惧,越来越绝望,更加远离他人和自己。真正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病症也越来越严重。他们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解决所有冲突,内心充满痛苦和煎熬,情绪变得越来越差,只有虐待行为才能让内心平静一点。可这样只会使他们越来越失望,结果又产生新的冲突。
上面提到的现象就是神经症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造就的某种性格结构,呈现的结果非常让人沮丧。很多人认为,治疗神经症是很简单的事情,上面阐述的神经症病发过程就是为了推翻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想法。当然,我们也不能太过悲观,认为治好神经症的方法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分析就是一个很可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一个人无助、恐惧和仇视别人的感觉,也能帮助患者缩小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如果分析工作做得好,是可以帮患者将人格整合到一起,解决他们内心的冲突的。
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拥有改变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掘自身的潜能使自己越来越优秀,但如果人们与自己或他人的关系不断受到影响,这种自身的潜能可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