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望气术和风角

我国古代人民在从事农牧业生产时,早已认识到风云变化与天气、季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对风云的观测。《管子·侈靡篇》中曾提到云与降雨的关系,云层平坦时雨量较少,而积云则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暴雨。又如《吕氏春秋·名类》所说:“山云草莽,水云鱼麟,旱云烟火,雨云水波。”这说明古人对于云的形状和变化有着极其细致的观察和总结。《吕后春秋·有始》中更是将风分为八种:“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廉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这八种风名,反映了古人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方向风的特征认识。这些观察无疑是科学的,而非迷信。

然而,正如古代天文学无法避免与占星术的结合,当时的风云观测也未能完全摆脱宗教和神学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观测逐渐与神秘主义相融合,形成了望气学和风角学的理论,认为通过观察云气的变化,可以预测社会和人事的吉凶祸福。

“望气”是一种根据云气的色彩、形状和变化来占卜吉凶的方术。《吕氏春秋·明理》记载道:在社会动荡时,君臣反目、父子相怨、兄弟相谤、夫妻离心,云气的形状便会显示出相应的预兆,如云的形状似犬、马、白鹄,或如成群的车队、赤旗悬挂等。汉代的王朔尤为擅长望气。《史记·天官书》对望气术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称若仰望云气,可以见到三四百里外的景象;在桑榆树下平视,可以望见一二千里;登高望远,则能见到三千里远的云气。若云气上有兽形出现,则预示着一切顺利。不同地方的云气色彩各异,华山以南的云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郊区则呈现赤色,恒山以北的云气下黑上青等。此外,《天官书》还指出,不同的云气形态代表不同的征兆。例如,两军交战时,若云气底部宽大、前端细长,则预示即将开战;若云气呈青白色、前端稍低,则预示战胜;若云气前端呈赤色、稍微仰起,则战败的可能性较大。

《天官书》还指出,不同地域的云气各具特点,北方的云气似群畜聚集,南方则如舟船旗帜。水灾、败军场等地常会出现特定的云气,像楼台、宫阙般的形态,预示着灾难或变故的到来。云气的变化与当地的山川、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汉文帝时,望气学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赵地的望气师新垣平曾对文帝说,长安东北方向出现五彩云气,像是人头戴冕旒,文帝听后决定在渭阳建立五帝庙,以求符应和天命。望气学认为,天子所在之地,云气不同于常人,这种现象被称为“天子气”。汉初,王朔在望气时便特别留意日旁的云气,认为“日旁云气,人主象”。他还认为,命中注定的帝王,即使未即位,周围也会有五彩斑斓的“天子气”。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曾在鸿门宴前,范增劝他借望气术察觉刘邦气象:“气成龙虎,五彩纷呈,这是天子气。”同样,《汉书》也提到,汉武帝的爱妾赵倢伃被望气师看作是“奇女”,因此武帝急忙召她入宫。

在汉宣帝刚出生时,他的父母因罪被杀,而他却在监狱中幸存。望气者认为监狱中有“天子气”,这引起了汉武帝的警觉。武帝决定将监狱中所有犯人处死,但是汉宣帝因为关押地方不同还是逃过一劫。《后汉书·光武纪》也提到,望气者在刘秀起兵时曾表示,舂陵一带的云气异常,预示着刘秀将成为天子。

通过这些事例可见,望气学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古人通过观察天象的变化来推测和影响人事吉凶,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风角是一种根据风的方向、强弱、状态和声音来预测吉凶的占卜术。《后汉书·郎传》注释中提到:“风角即是根据四方四隅的风向来占卜吉凶。”《史记·天官书》也记载了汉代著名的占岁师魏鲜,他每年在正月初一,根据风的方向和风力,来预测一年的气候和农事的丰歉情况。

例如,风从南方吹来,则预示大旱;从西南吹来,预示小旱;从西方来,意味着战争;从西北来,则是戎菽(胡豆)丰收的兆头;若是小雨,可能预示战争;北风则是一个中等的年份;东北风预示上好的年份;东风带来大水;东南风则意味着民间疫病流行,年头不吉。根据这些风的特征,还可以进一步分析:若风平和、温凉且没有尘埃,那是“祥风”;若云气昏暗,风寒而杂乱,则为“灾风”;如果风声频繁且刺耳,可能是“小人魁惑风”,预示朝廷内的政治腐化;而风的状态变化,比如上下不宁的风、政变的风、大兵临近的风、刑罚严酷的风等,都能在当时的占卜中体现出来。

这种风角方术在东汉时期尤其盛行,彼时的天神信仰和谶纬迷信也非常盛行。《后汉书》记载了一些占卜者的事例,例如郎仲绥,他精通《易经》,并且善于风角、星算等术数。有一次,京师有暴风,郎仲绥预感到会发生大火,并且准确预测了火灾发生的时间。又如李南,他年少时就精通风角,曾为太守马棱预示了吉凶,最终证明他的话语准确无误。

在《后汉书·方术传》中,还提到许多精通风角的方士。比如任文孙精通天官和风角秘术;谢夷吾学风角,占卜风向;杨由熟悉《易经》并兼通风角;李郃精通《五经》,也擅长风角和星算等多种术数。这些方士不仅精通儒家的经典,还能运用风角等方术来推测吉凶,充分体现了汉代经学与方术结合的特点。 5b+aPc2OwvnjBoFVIaYE/+ylDXqLc9F9u2tWSUr6rWbGjewL/hBEZoVevlgScQ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