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活鬼下葬的波折

到了头七那天,在屋子前面竖起高高的幡竿。还请了一班火居道士和酒肉和尚来做道场。你瞧,老和尚在那儿念着经,小道士敲着锣鼓,从七七做到八八,热热闹闹地折腾了四五十天。

形容鬼虽说和活鬼是郎舅至亲,但到底住得有点远,来回不太方便。还好有六事鬼,每天早起晚睡,尽心尽力地帮忙照应。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远亲不如近邻”,雌鬼对六事鬼感激得不行。

可那口破棺材一直停在屋里,雌鬼担心时间长了会把供桌的脚压烂。等过了断七,形容鬼就撺掇着,在阴山脚下找了块地,做了个鬼坟坛。他们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找来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这些大汉用牛头扛这种工具,把棺材稳稳地抬起来,八个人一起用力,一步一步地把棺材抬出了门。

这时候,和尚和道士在前面敲着领丧用的铙钹,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一大群来送殡的乡邻和亲戚跟在后面,大家抄着近路,热热闹闹地一路走着,就这么把活鬼送去下葬的地方。

送殡的队伍,抬着棺材没走多远,来到了一条长长的田岸边。正急匆匆地抄近路走着,突然,一个老鬼出现。这老鬼拄着一根灯草做的拐棍,晃晃悠悠地拦住了大家的去路。

老鬼开口就说:“你们这些小鬼呀,真是年轻不懂事,光想着抄近路!你们可知道前面转弯处有个爬棺材的黄鼠狼?”众鬼一听,都好奇地问:“爬棺材的黄鼠狼又咋啦?”

老鬼绘声绘色地讲起来:“哎呀,那黄鼠狼可邪乎啦,专门喜欢啃死人。只要有棺材从那儿过,一大群黄鼠狼就会像疯了似的一拥而上,爬到棺材上,把里面死人的骷髅头都啃得干干净净,一点肉渣都不剩。就因为这个,以前谢家出棺材的时候,都得绕好大一个圈子走。你们可得小心点!”

众鬼听了,纷纷点头:“到底是老辈人有经验,说的话不能不听。那我们就从死路那边绕过去吧。”于是,大家赶紧调转方向,朝着死路跑去。

可这雌鬼小脚伶仃的,哪能跟得上这一群鬼的脚步呀。她被远远地落在了后头,一边哭一边拼命追赶,嘴里还念叨着:“哎呀,怎么就赶不上棺材啦!”没办法,她只好喊来一个熟悉的练熟鬼帮忙,也顾不上什么走路姿势了,一路跌跌撞撞地朝着坟地赶去。等好不容易到了坟上,她已经累得胳膊酸、腿发软,一屁股坐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再看那边,棺材已经稳稳地停在了棚子里。形容鬼正忙着安排,把羹饭都摆好了。这次的羹饭可和之前不一样,不是那些素的啦,全是大鱼大肉。

众鬼凑近一瞧,好家伙,有像牯牛卵脬的玩意儿,有煮得热气腾腾的显汤狗头,有一节节的绵羊颈骨,还有软乎乎的猪婆耳朵。不仅如此,猢狲的屁股、狐狸的尾巴、锅里煮的鹞鹰,甚至还有折断的驴卵,都被摆上了桌。除了这些,还有两样水果,一个是翻花石榴,另一个是皮都快掉了的酸橘子;点心有两种,碗里摊着的扤春饼,还有长了蛀虫的大麦团。桌上还放着三杯没什么味道的寡酒、一碗软烂的米饭,还点起了两根在风中摇曳的蜡烛。

众鬼看着这一桌,忍不住议论纷纷:“这活鬼,白在财主家待了一辈子,平时苦吃苦熬的,连点小荤腥都舍不得买。到了今天,才能摆这么一顿丰盛的酒席,可他都没福消受啦,真是白白在这世上活了一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等到了合适的落地时辰,众鬼一起拜别活鬼,然后把羹饭收了起来。接着,众人齐心协力,把棺材抬到泥潭里,稳稳地埋好,这才算是让活鬼入土为安。做完这些,大家就各自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缠夹二先生说:“这活鬼命里本来能白手起家,又置田又买地,还造船盖房子,挣下了百万贯家财,也算是有点本事的。就算他娶三妻四妾,儿女成群,活个长命百岁这些财富也够他享受的。可谁能想到,才生了一个小鬼,就因为一场意外,船翻了出了事,差点连脑袋都保不住。虽说花钱把事情摆平了,可也没过上安稳日子,紧接着又得了一场大病,最后只能抛下老婆孩子,两手空空地去见阎王啦。

老人们常说‘七合升罗八合命,满只升罗就生病’(一个人如果命中注定能拥有七合或者八合的粮食(代指财富、福气等资源),那就是比较合适的。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平稳,命运顺遂。但要是一个人拥有了满满一升罗的粮食,反而可能会引发各种问题,比如生病或者遭遇其他不顺之事。),说的可不就是活鬼这样的嘛!” tJ44nrcrxO/qi3fbNAjUOBy1Elswp52Im0swelU7NSzkaoFGi/0gpfQ6yArv8a0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