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土匪众多,在全国都颇有名气。这并非是东北人天性喜欢为匪,而是自晚清以来,东北沦为日俄帝国主义争夺之地,致使民不聊生,田园荒芜。一些无业游民和残兵散勇便纷纷聚集起来,一时间土匪横行。
当时出名的土匪有冯德麟、杜立三、张景惠、金寿山、张作霖等。张作霖在土匪中算是晚辈,但社会阅历丰富,尤其奸诈阴险,这对他日后成为“东北王”影响深远。
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是个赌徒,常在外赌博、放赌抽红,赢了就挥霍,输了就典当衣物,后来在赌场被人打死。张作霖在家中排行老小,小名叫“张老疙瘩”。受父亲影响,他自幼游手好闲,整日出入赌场,不务正业。母亲盼他能有所成就,送他进私塾读书,可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到一年便退学。
母亲怕他学坏,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做小买卖。他先是卖包子,却因贪吃常常赔本;后当货郎,赚了钱就去赌博,连货郎担子都输了。托人送他学木匠,他干了一阵子也不干了。最后,母亲托人教他学兽医,他对马产生兴趣,学会了相马、医马的本领。在给附近驻军医马时,他结识了一些清军士兵,沾染了兵痞习气。
学了一段时间兽医后,张作霖不愿闷在家中,跑到附近村中的大车店当佣人,负责给旅客捧茶倒水、套马卸车。在旅店里,他接触到南来北往的各式人物,了解了许多社会事。辽西巨匪冯德麟也曾住过这家旅店,与他谈及土匪生活,引诱他入伙。在大车店干了两三年后,他流浪到营口县的大高坎镇。
甲午战争爆发,日军侵入东北地区,19岁的张作霖在营口街头游荡时参加了清军。因“精于骑射”,他被提为哨长。但清军移防关内时,他携械开小差回家。回家后,张作霖以当过兵为资本,在街头吹嘘自己在前线与日军作战如何勇敢、在军队中如何受重视。
在那个封闭的小村庄里,张作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变成新闻人物,身价倍增。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看中他,将次女许配给他。张作霖凭借口才白娶了媳妇,婚后搬到老丈人家过上寄生生活。起初他还装作规矩,时间一长,赌博的毛病又犯了,整天混迹赌场。
有一次,张作霖赌输后没钱还赌债,被一群无赖围住拳打脚踢,扬言不还钱就扒他衣服扔出去冻死。他施展小手段逃脱,途中碰上豆腐匠钟三。钟三见他可怜,脱下皮背心给他御寒,还送给他卖豆腐的钱并让他骑驴离开。
像这样的事,张作霖没少经历。他曾因在赌场聚众打架被县里关押,出狱后仍不思悔改,继续赌博。一次赌输无钱还债,他去偷猪,被村民抓住痛揍一顿,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此后,张作霖意识到靠赌博难发大财,便开始广交地方无赖,羡慕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生活,认为这种生活比赌博强。于是,他投靠了董大虎匪帮,起初负责看守人质,不久后因觉得受人摆布且没地位便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