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匪患无穷无尽

到了四月中旬,杨天福忽然出现在禄丰西邻的广通县境,甚至还到他家的祖坟杨家茔地扫了墓。然而,当步十三团俞营闻讯赶到时,他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五月到八月,杨天福的匪部依旧在肆虐,仿佛一群饥饿的狼,四处寻找猎物。他们的身影在罗次、武定一带游荡,甚至一度逼近了昆明西郊的安宁县,抢掠了几个村庄。村民们惊恐万分,纷纷逃入深山,只留下空荡荡的村落,任由匪徒们肆意横行。

但政府军的铁蹄并未停歇。随着剿匪力度的加大,杨天福的势力逐渐被削弱。他的参谋长简希贤在一次激战中被活捉,随后被押解至省城,执行了死刑。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杨天福的心头。他站在山巅,望着远处的群山,心中泛起一阵阵不安。

杨天福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被政府军彻底剿灭。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求变。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无条件投诚。

九月中旬,杨天福派人将一封投诚信送到了禄丰剿匪指挥部。信中,他言辞恳切,表示自己“甘心投诚,永无反侧,并不要求他项条件”。剿匪指挥部接到信后,立即上报给了正在昆明忙于“废督裁兵”的唐继尧。

唐继尧此时正野心勃勃,准备实现“联省自治”的宏图。他心中盘算着,若是能将杨天福这样的土匪“招安”过来,为己所用,岂不是一举两得?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杨天福的请求,甚至还派人前往滇南,试图招安另一股土匪——吴学显。

十月初,滇西和滇南的土匪们纷纷换上了官军的制服。杨天福和吴学显的匪部被集中到了昆明,驻扎在南郊的干海子营盘。唐继尧亲自召见了他们,委任杨天福为游击队第一支队长,吴学显为第二支队长。这些曾经的土匪,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招安军”。

不过,土匪的本性并未因此改变。他们依旧横行乡里,过州吃州,过县吃县,百姓们苦不堪言。尽管唐继尧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民愤却日益高涨。

1921年1月,滇东北的原驻川滇军军长顾品珍起兵“倒唐”,唐继尧被迫下野出走。2月上旬,顾品珍进驻昆明,被推举为滇军总司令。面对唐继尧留下的烂摊子,顾品珍决定整饬军纪,尤其是对那些纪律松弛的“招安军”。

云南省议会也提出了收缴“招安军”武器的提案。顾品珍将此事交给了新任第三卫戍区司令杨蓁处理。杨蓁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先拘捕吴学显和杨天福,再收缴他们的武器。

计划还未实施,便出了内奸。杨团的参谋杜宗奇与吴学显私交甚密,得知消息后,立即通风报信。吴学显得知顾品珍要对自己下手,急忙找到杨天福,提议一起逃回滇南,另谋出路。

杨天福犹豫不决,吴学显却毫不犹豫,连夜赶回干海子,煽动两个支队哗变,逃往滇南。杨蓁扑了个空,只得将目标转向杨天福。一场激烈的枪战后,杨天福被擒获,很快便被枪决。

吴学显则继续在滇南横行。1922年3月,唐继尧集结驻桂滇军,准备反攻云南。他密令吴学显部里应外合。顾品珍率军阻击时,误入吴学显的埋伏圈,最终陷入重围,战死沙场。

杨天福的死亡并未终结滇西的匪患。吴学显依旧在滇南肆虐,仿佛一只永远无法被驯服的野兽。滇西的山野间,依旧回荡着土匪的脚步声,百姓们的生活依旧笼罩在恐惧之中。 461mgqbRsm1hGiNTDjCB1mXQ1AYPEatwz5LAltzM3b8FXIt5DuCVdoOmILc7/b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