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抚州相关经典文艺作品资源

从著名的“临川四梦”至今,与抚州地名紧紧相连的经典文艺作品数量众多,影响范围极广。其中,许多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品牌性和标志性的符号。因此与抚州相关的经典文艺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意义,本身也成为重要的IP资源,可以进行反复的重现与再创作。事实上,以《牡丹亭》为IP的创作在国内外不胜枚举。仅抚州当地,近年来就创作过实景剧《寻梦牡丹亭》、旴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旴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音乐剧《汤显祖》、钢琴协奏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等优秀作品。后续还可以通过研究,分析这些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和存续力,从中选择合适的作品、题材、片段进行各种再创作。

下面梳理了抚州古今文化流传下来的作品(见表2-1)。

表2-1

续表

一、临川四梦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是明朝戏曲家汤显祖的经典传奇,问世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年)。剧中叙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深厚情感:杜丽娘因情所困身亡,其灵魂为寻找柳梦梅而徘徊于人间,最终二人两情相悦,杜丽娘得以重生。《牡丹亭》文学风格雍容华贵,是中国戏曲的瑰宝,与《西厢记》《窦娥冤》和《长生殿》同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紫钗记》是汤显祖基于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改编的,其前作为《李十郎紫箫记》。该剧深入描绘了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经历:在李益获得状元后,由于拒绝与权臣卢太尉的联姻,遭其陷害并与霍小玉生离死别。但在侠客黄衫客的助力下,两人情感得以复合。

《邯郸记》描述了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奇遇:他选择卢生为扫花使者,赠予其一个特殊瓷枕,使卢生经历了一场官场梦境。卢生在梦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但醒来时发现一切都是瞬间,从而与吕洞宾共同踏上新的旅程。

《南柯记》改编自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该剧讲述了淳于棼的奇幻经历:在一次醉梦中,他成为大槐安国的重要官员,尽管政绩斐然,但最终因权力斗争而被放逐。醒后,淳于棼看破人世的浮华,从而选择了僧侣之路。

二、抚州景点相关的古代经典文艺作品

(一)拟岘台

1.曾巩与拟岘台

尚书司门员外郎、来自山西的裴君在任抚州知州时,筑建了“拟岘台”,并邀请曾巩撰文纪实。曾巩以建台的历程和抚州的自然风貌为核心,描述了壮丽的景致,同时肯定了裴君创建“拟岘台”的努力。他巧妙地鼓励裴君廉洁从政,与百姓共享和谐,将深沉的政治议题通过应酬的文字传达。这篇文章被誉为技巧纯熟、言辞真挚的文学作品。近代学者林纾称赞其“一力奔泻如下,几于一发莫收”。

拟岘台记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溪,其隅因客土以出溪上,其外连山高陵,野林荒墟,远近高下,庄大闳廓,怪奇可喜之观,环抚之东南者,可坐而见也。然而雨隳潦毁,盖藏弃委于榛丛茀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而喜,增甓与土,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缭以横槛,覆以高甍。因而为台,以脱埃氛,绝烦嚣,出云气而临风雨。然后溪之平沙漫流,微风远响,与夫波浪汹涌,破山拔木之奔放,至于高桅劲橹,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皆出乎履舄之下,山之苍颜秀壁,巅崖拔出,挟光景而薄星辰。至于平冈长陆,虎豹踞而龙蛇走,与夫荒蹊聚落,树阴晻暧,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者,皆出乎衽席之内。若夫云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旸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适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畜贾之游不至。多良田,故水旱螟螣之灾少。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而晏然不知枹鼓之警、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土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

2.陆游与拟岘台

南宋淳熙六年(1179 年)秋,爱国诗人陆游从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仁所。在抚州期间,曾多次登游拟岘台吟唱,以拟岘台为主题留诗数首。

登拟岘台

层台缥缈压城闉,

依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

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

平远山如酝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

沙边鸥鹭亦相亲。

登拟岘台

憔悴思吴客,凄凉拟岘台。

一年秋欲到,两鬓老先催。

袅袅菱歌断,翩翩水鸟来。

倚阑哦五字,未稳莫轻回。

拟岘台观雪

垂虹亭上三更月,

拟岘台前清晓雪。

我行万里跨秦吴,

此地固应名二绝。

山川灭没雪作海,

乱坠天花自成态。

狂歌痛饮豪不除,

更忆衔枚驰出塞。

芦摧苇折号饥鸿,

欲傅粉墨无良工。

摩挲东绢三叹息,

收入放翁诗卷中。

明朝青天行日毂,

万瓦生烟失琼玉。

世间成坏本相寻,

却看晴山晕眉绿。

雨后独登拟岘台

高城断处阁横空,

目力虽穷兴未穷。

燕子争泥朱槛外,

人家晒网绿洲中。

谁能招唤三秋月?

我欲凭陵万里风。

更比岘山无湛辈,

论交惟是一枝筇。

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涨

雨气昏千嶂,江声撼万家。

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

喷薄侵虚阁,低昂泛断槎。

壮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

3.王安石与拟岘台
为裴使君赋拟岘台

君作新台拟岘山,

羊公千载得追攀。

歌钟殷地登临处,

花木移春指顾间。

城似大堤来宛宛,

溪如清汉落潺潺。

时平不比征吴日,

缘带尤宜向此闲。

(二)麻姑山

1.颜真卿与麻姑山

颜真卿于其任抚州刺史之时,曾数遍徜徉于南城麻姑山之巅,那里的秀美景色与古老神话皆令他心韵悠扬、感怀良深。至大历六年(771 年)之春,他重踏麻姑山,于观瞻仙坛之际,心手相应,即兴泼墨成篇,得《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一文。此文九百余字,笔法刚毅流畅,结构恢宏大气,被后人誉赞为“天下第一楷书”。

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麻姑者,葛稚川《神仙传》云:“王远,字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蔡经家,教其尸解,如蛇蝉也。经去十余年,忽还,语家言:‘七月七日,王君当来过。’到期日,方平乘羽车,驾五龙,各异色,旌旗导从,威仪赫奕,如大将也。既至,坐须臾,引见经父兄。因遣人与麻姑相闻,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王方平敬报,久不行民间,今来在此,想麻姑能暂来。’有顷,信还。但闻其语,不见所使人。曰:‘麻姑再拜,不见忽已五百余年。尊卑有序,修敬无阶。思念久烦,信承在彼,登山颠倒。而先被记,当按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便还,还即亲观,愿不即去。’如此两时间,麻姑来,来时不先闻人马声。既至,从官当半于方平也。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顶中作髻,余发垂之至要。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无有也。得见方平,方平为起立。坐定,各进行厨。金盘玉杯,无限美膳,多是诸华,而香气达于内外。擗麟脯行之。麻姑自言:‘接侍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间蓬莱水,乃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陆陵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欲见蔡经母及妇。经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之,已知,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便以掷之,坠地即成丹沙。方平笑曰:‘姑故年少。吾了不喜复作此曹狡狯变化也。’麻姑手似鸟爪,蔡经心中念言:‘背痒时,得此爪以杷背,乃佳也。’方平已知经心中念言。即使人牵经,鞭之曰:‘麻姑者,神人,汝何忽谓其爪可以杷背耶?’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经曰:‘吾鞭不可妄得也。’”

大历三年,真卿刺抚州。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坛东南有池,中有红莲,近忽变碧,今又白矣。池北下坛,傍有杉松,松皆偃盖,时闻步虚钟磬之音。东南有瀑布,淙下三百余尺。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西北有麻源,谢灵运诗题《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恐其处也。源口有神,祈雨辄应。开元中,道士邓紫阳于此习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廿七年,忽见虎驾龙车,二人执节于庭中,顾谓其友竹务猷曰:“此迎我也,可为吾奏,愿欲归葬本山。仍请立庙于坛侧。”玄宗从之。天宝五载,投龙于瀑布石池中,有黄龙见。玄宗感焉,乃命增修仙宇、真仪、侍从、云鹤之类。

於戏!自麻姑发迹于兹岭,南真遗坛于龟源,花姑表异于井山。今女道士黎琼仙,年八十而容色益少;曾妙行梦琼仙而餐花绝粒;紫阳侄男曰德诚,继修香火;弟子谭仙岩,法箓尊严;而史玄洞,左通玄、邹郁华,皆清虚服道,非夫地气殊异,江山炳灵,则曷由纂懿流光,若斯之盛者矣。真卿幸承余烈,敢刻金石而志之,时六年夏四月也。

2.李觏与麻姑山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鲁公碑

他人工字书,美好若妇女。

猗嗟颜太师,赳赳丈夫武。

麻姑有遗碑,岁月亦已古。

硬笔可破石,镌者疑虚语。

惊龙索雷斗,口唾天下雨。

怒虎突围出,不畏千强弩。

有海珠易求,有山玉易取。

唯恐此碑坏,此书难再睹。

安得同宝镇,收藏在天府。

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七星杉

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

如何彼杉树,反更侔星躔。

子思古昔意,欲媚兹山巅。

草木尚有斗,人物谁非仙。

栽培自何代,衰老今多年。

大旱不减翠,涉春无益鲜。

生当好世界,过尽闲云烟。

房心欲布政,柱石安可捐?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炼丹井

丹灶久已毁,井泉空独存。

此地非常地,今人非昔人。

我愿刀圭药,轻举朝明宸。

一言洗天日,万物归阳春。

群仙谁嫉妬,使我身漂沦。

俯视废井水,欲饮碍荆榛。

徘徊片云下,泣涕沾衣巾。

少壮几何时,且醉樽中醇。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玳瑁石

前有县大夫,取此石为器。

嚣然夸谓予,材与工俱美。

如何尔乡人,器用曾莫备。

无乃居荒陬,俗鄙不喜事?

答云此石坚,攻磨动时岁。

官用钱出民,民用钱出己。

出民官不知,喜事诚可贵。

出己乃伤财,谁能不惜费。

大夫闻此言,如有所忿戾。

今君倡是诗,敢以报嘉惠。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秦人峰

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

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

圣皇今在御,百事咸均节。

常披诏书意,苦念生财竭。

谁能将顺者,所望在贤哲。

无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流杯池

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

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

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

何当命游宴,尽聚不羁才。

顾恐狭隘地,未足开吾怀。

仰手㔉河汉,决向天南来。

移舟复转岳,壅遏成环回。

横持北斗柄,量尽酒星醅。

箕踞接下流,一歃空千罍。

八风助吟倡,万怪供嘲谐。

醉来散发卧,蝇声视霆雷。

冷笑势利子,茫茫尘土堆。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碧莲池

碧莲何岁开?我时不得见。

于今到池上,只有红莲绽。

红莲非丑恶,物以多为贱。

阿蛮加解舞,不见真妃面。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虎跑泉

虎跑本何为,彼将对以臆。

有如大丈夫,卓尔抱刚直。

盗泉既不饮,谮人亦不食。

山中小禽兽,何足劳捉搦。

勇气无所泄,爪地成遗迹。

地神嘉乃诚,水源如开辟。

寻常窃六畜,夜傍人墙壁。

是与豺狼同,闻此宜惭色。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丹霞洞

山西十数里,乃是丹霞洞。

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瓮。

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

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

风雨气势恶,草木精神竦。

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

俗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

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葛仙坛

仙翁犹在时,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

嗟嗟天壤内,共是枯鱼池。

(三)墨池

墨池坐落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传言此地曾是东晋书法巨匠王羲之涤砚之所。曾巩敬仰王羲之之才名,于庆历八年(1048 年)秋季,远赴临川,寻访墨池古迹。时任州学教授王盛邀请其为“晋王右军墨池”撰文纪实,故曾巩依据王羲之生平趣闻,成文《墨池记》。文中虽从王羲之墨池古迹引入,但并未过多追究“墨池”之真伪,反而聚焦于王羲之本人,明示其成就乃是后天勤勉所致,进而昭示勤学之要义。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四)疏山

疏山位于抚州市金溪县,“疏”又作“疎”,原为唐代隐士何仙舟隐栖读书处,被称为书山。山中有疏山寺。

次韵太朴良友对何仙舟读书山中见怀之作

虞集

得谢荷休泽,逍遥在岩阿。

结庐庇风雨,樊圃搴藤萝。

塞坐古人书,日夕犹咏歌。

追念少壮日,玩愒亦已多。

兢兢事补塞,奈此迟暮何。

美人百里内,邈若隔山河。

兴怀贻好音,缊藉三春花。

报言慎芳岁,卷石崇巍峨。

疏山

曾巩

素楹丹槛势凌空,

一亩萧然四望通。

幽事每寻佳客共,

高情还与古人同。

满山钟磬苍烟下,

绕壑松篁晚照中。

会了功名须到此,

长依荷菱向秋风。

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 其一

胡寅

手遮西日到疏山,

忽得昏鸦敛翅间。

未暇拈香参佛祖,

且须幞被扣禅关。

月林散影参差静,

风磬传音窈渺闲。

拟买一廛通水竹,

杖藜他日寄疏顽。

疏山

曾纡

江海相望二十年,

依前肮脏倚门边。

家风敢谓庞居士,

句法空悲孟浩然。

想见风流继莲社,

应传图画入斜川。

病夫诗思犹艰窘,

正似潮回上水船。

疏山

李浩

忙中安得此身闲,

杖策西风自往还。

今日已偿云水债,

篮舆带雨下疏山。

疏山

赵时焕

两到临川愧罔功,

只凭心事对苍穹。

江乡又喜今年熟,

一笑归田作好冬。

重访招提恰六年,

松风萝月故依然。

世间万事都休问,

燕坐看山是好禅。

疏山

曾季狸

来往疏山四十年,

主人与客两华颠。

此心不改澄河见,

往事休论过鸟然。

无复仙舟遗迹在,

空余矮叔一灯传。

危亭独上穷登眺,

古木苍藤绕暮烟。

疏山

艾申

夹道苍松六月寒,

尘埃只隔白云间。

重游恰是十年后,

往事空惊一梦间。

杰阁漫夸新卜筑,

危亭不似旧跻攀。

凭谁说与矮师叔,

投老求分一半山。

疏山

黎近华

杖藜徐步兴何长,

宛宛岚光接水光。

蝉噪荒林桐叶老,

风回半野稻花香。

却过萧寺寻僧话,

又入松轩卧晚凉。

雨后徽云山更好,

与君行李未须忙。

(五)金柅园

金柅园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前身是州(府)衙后花园。

金柅园

晏殊

临川楼上柅园中,

十五年前此会同。

一曲清歌满樽酒,

人生何处不相逢。

(六)文昌桥

文昌桥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桥跨抚河两岸,始建于乾道元年(1165年),是抚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有 800 多年历史。

七夕文昌桥口占

汤显祖

共言乌鹊解填桥,

解度天河织女桥。

织锦机中闻叹息,

穿针接上倚逍遥。

新欢正上初弦月,

旧路还惊截道飙。

并语人间多情子,

今宵才是可怜宵。

文昌桥遇饶仑

汤显祖

独上飞梁俯白沙,

逢君吐属自清华。

生烟翠气纡寒日,

染月红云作暮霞。

夹岸莎鸡鸣自促,

翻林荻雁影迥斜。

游鯈未厌临秋水,

余论时能借五车。

三、抚州当代优秀文艺作品

(一)“临川四梦”相关原创作品

1.实景剧《寻梦牡丹亭》

《寻梦牡丹亭》再现了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情境。演出篇幅为《游园惊梦》《魂游寻梦》《三生圆梦》三折,演绎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梦幻的爱情故事。在舞台上,《寻梦牡丹亭》结合全息数字影像技术及巨型圆环装置投影等多种现代声光电技艺,忠实再现了《牡丹亭》中如诗如画的建筑景观。

2.旴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

由抚州市创排并由上海戏剧学院的曹路生执笔、上海越剧院的童薇薇导演的旴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首次尝试将汤显祖的四大经典剧目融合为一,并巧妙地将汤显祖本人置入剧情,由他导引“四梦”,展现其对于“情”与“梦”的追求。为呈现其古韵,演唱中保持了原作的语言,音韵上恪守古朴的旴河高腔;舞美方面,融合了明代家具与当代空间设计,音乐采用了古典与现代交响的结合,服饰上则呈现现代感十足的明代风格。现代化的灯光技术为之增添了一抹如梦似幻的色彩。

3.旴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

该剧演出分九个场次(序《闺塾》、一《惊梦》、二《寻梦》、三《诊祟》、四《闹殇》、五《拾画》、六《冥判》、七《幽媾》、尾《回生》),以雅俗共赏、风格独特为艺术基调,深入融合西洋乐器和传统戏曲民乐,既不失传统音韵,又有现代审美多元角度的呈现。剧中人物以鲜明的个性和形象特点,实现表演性、动作性和赏味性相统一。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将汤显祖原著中的两个小人物有意识地重新塑造,增强了地域性、唯一性和舞台调剂效果。尤其是剧中加入了大量抚州本地的傩戏文化元素,大大提高了可看性,实现了雅俗共赏。

4.音乐剧《汤显祖》

该剧是抚州市委、市政府依托上海音乐学院的专业力量,联合打造的原创音乐剧。该剧由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作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徐坚强担任作曲,青年剧作家陆驾云担任编剧。该剧在音乐制作上,大量运用汤显祖同时代的傩戏、宜黄戏等音乐元素。剧本采用了“戏中戏”的多重结构,把今人如何解读汤显祖也巧妙地融入了剧情。该剧按时间线索精选汤显祖一生重要段落,将其代表作“临川四梦”(《紫钗记》 《牡丹亭》《南柯记》 《邯郸记》)一一穿起,重现了汤显祖矢志报国为民、孤洁不阿的悲情人生。

5.钢琴协奏曲《牡丹亭·游园惊梦》

钢琴协奏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由抚州市与英国华裔青年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杨远帆联合创作,用动人的音乐语言讲述古代爱情故事,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传统民间文化主题作品

1.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舞剧《傩·情》

该舞剧由抚州市南丰县石邮村傩班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联袂演出。在剧中,由舞者们扮演的各路神仙戴着夸张的面具纷纷起舞,寄托着美好的寓意:“开山神”除旧迎新,“大鹏雷神”保佑五谷丰登,“傩公傩婆”致敬生命和谐,“魁星神”主宰文运兴衰,“和合神”寓意同心同德……南丰傩舞通过原始动作和敬拜神灵仪式,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呈现出原汁原味的传统傩舞,向人们讲述远古人类生活习俗和文明礼仪。北京舞蹈学院师生对传统傩舞进行了舞台化、舞蹈化的再造,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演绎出他们理解的傩文化,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表达了追求美,追求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文化核心。

2.电影《大傩·董春女》

该影片由抚州市乐安县文旅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唐亚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影片讲述了成长于 20 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大傩祭礼”传承人董春女,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放弃大傩的身份,嫁给本地青年元德昌后又被军匪强占为妻,母亲被宗族沉江淹死,董氏大宗祠被烧,最后为寻初心,出家为尼的故事。虽命运跌宕起伏,受尽苦难,但董春女仍然守护着有 3000 多年历史传承的“大傩祭礼”,使得“大傩祭礼”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得以在新社会获得新生。当爱情与责任注定相悖,当理想与现实在冲突中撕裂时,董春女人生的跌宕和选择,突显的是中国文化的力量。该影片曾入围第 42 届蒙特利尔电影节世界电影焦点单元,获第 8 届西班牙马洛卡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和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主角提名,获 2019 北京国际绿色电影周绿色传承影片大奖。

(三)红色文化主题作品

1.旴河高腔·现代戏《忠诚》

该剧根据武警江西总队抚州支队一级警士长李进明的英模事迹创作而成,讲述了李进明入伍 26 年来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战士对党、对部队的无限忠诚。该剧借助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营造剧情氛围,融入舞剧、音乐剧元素,充分展示了旴河高腔这一传统剧种蕴含的现代魅力。

2.宜黄戏《麻织情韵》

该剧是抚州市宜黄县自创剧目,曾获江西省玉茗花艺术节音乐创作奖。该戏主要讲述了,在 1939 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宜黄县棠阴镇的麻织学校克服战乱影响挂牌开学,招收了众多学员。一位心灵手巧的 16 岁女孩心仪夏布织造技艺,很想进校学习,已丧妻的父亲担心女儿安危,千方百计阻拦。最终,女孩的聪慧和灵巧深深地打动了欧阳校长,加上女孩对学习夏布织造十分执着,爱女心切的父亲终于妥协,女孩心愿达成。

3.抚州采茶小戏《曙光》

抚州采茶小戏《曙光》获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一届玉茗花戏剧节小戏类优秀剧目奖。

4.独舞《那一抹红》

独舞《那一抹红》由抚州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创排,在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十届江西舞蹈艺术节获得一等奖。该舞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演绎了红军女战士在狱中历经敌人严刑拷打,依然向往自由、向往真理,表现了革命战士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5.红色电影《浴血广昌》

《浴血广昌》是首部弘扬抚州红色文化的电影。该片是由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原八一电影制片厂)与抚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昌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影讲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在原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的红军浴血奋战故事。影片以发生在 1934 年江西广昌的“广昌战役”“高虎脑战役”为背景,描写了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关键时刻,中央红军在广昌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战役,这是红军历史上一次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红军指战员以其简陋的武器装备,同装备精良、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军在阵地上进行殊死战斗,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中央红军主力和苏维埃政府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为中央红军此后的成长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该影片用艺术手法再现了当年流传在苏区的一个真实故事,着重表现兄弟情、战友情、母子情以及苏区人民对党和红军的支持和热爱,讴歌了革命先烈为了信仰,不怕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气概。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作品

1.小品《青丝白发情悠悠》

该小品由抚州市群艺馆、临川区第一文化馆主创,获首届江西省戏剧小品大赛二等奖。该小品以惜别 40 多年的几位上海知青大爷返回当年插队落户的村庄探访为主线,其中有位老大爷要寻找初恋村姑“小芳”,当村民特意安排三位老太太站在老大爷面前时,他却无法认出当年那个有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的姑娘了。该小品关注当代生活,以人为本,风格质朴,健康向上,有较好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注:本节文本内容根据各台演出现有的介绍文本编辑。) Qf6/g3kbW535orNz2a5q9vbhnaLkvQ39/o6qe0Sc284LDve23ynC1F+BnGQZvl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