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建立抚州优秀文化素材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为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导航。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既包括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素材,直接进行多种形式的文艺精品创作,也包括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基础上进行创意开发,生成各种文创商品、节庆活动、旅游线路、展览展示等。而将文化资源梳理明晰、描述准确、易于获得,就成为实现“两创”的关键一环。课题组研究认为,建立优秀文化素材库,是推动中华文明“两创”的重要基础。抚州具有的丰厚文化资源,为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优秀实施样板的可能性。抚州可以成为这一工程建设的先行者,参与相关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并形成相关经验推广到其他地方。

一、文化素材库建设是实现抚州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新型基础设施

2020 年 5 月,中宣部文改办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依托现有工作基础,标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成果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建设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政企互通、事企互联、数据共享、安全可信的文化大数据服务及应用体系,面向全社会开放,将中华文化元素和标识融入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为在新技术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好基础。

在《通知》中,明确安排了 8 项主要任务: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建设、中华文化素材库建设、文化体验园建设、文化体验馆建设、国家文化专网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数字化文化生产线建设等。其中,中华文化素材库建设在《通知》中的相关描述为:以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为对象,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将已标注和关联的文化数据进行解构,萃取中华文化元素和标识,分门别类标签化,为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素材。

(一)“文化素材”的定义和特征

“文化素材”并不是新词,原意是实际生活中未经总结提炼的形象,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在文艺创作领域,“素材”一直是一个基础概念。自 20世纪末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兴起以来,这一概念被延伸赋予了新的使用范畴,即数字化的图片、照片、矢量图、视频和音乐等材料,供新的设计和创作使用。随着相关技术和市场的逐渐成熟发展,“文化素材”理应被重新定义,上述定义属于“文化素材”的“前数字时代”定义。

进入“数字时代”,“文化素材”进一步获得了严格的数字人文内涵,被界定为被解构为更小单元的、承载特定文化意义的基本信息模块,这种模块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不同形式。对这些信息模块所承载的文化元素的复印和应用,就形成了新的文化创意和创造。简言之,数字时代的文化素材是携带文化意义的基本信息单元。与此前的数字形式“素材”不同之处在于,文化素材重新恢复了相关基本单元的文化含义。文化素材从刚刚进入数字和网络时代仅仅局限于形式的要素单元,丰富为可以综合服务于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的基本信息模块。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素材库的建设从一种习以为常的抽象存在变成了可以通过科学方式抢救、整理、统计、转化应用的具体操作,从一项倡议和指导原则变成了一种可行性探讨建议。文化素材数据库建立的文化工程学意义在于:用数字化技术对当地文化资源(如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物传说、历史人物事件和风景名胜等)符号进行样本采集、符号元素提取、文化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基本文化符号进行语义联配和知识图谱建构。

文化素材库在这个意义上就不单纯是过去经常见到的“文化资源整理”类型的机械累积容器,更像是一个挖掘并生成文化资源知识的框架体系。这一体系由资源群和技术群组成,核心的资源群 3 类,分别是数据、信息、地方性知识;核心技术群 6 个,分别是表征、量化、解构、解读、检索、重构。见下图:

文化素材库框架体系(作者自绘)

(二)“文化素材库”是对“文化资源整理”跨越范式地升级

广义上的文化资源指的是人们在文化生产和活动中产生和涉及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过去的“文化资源整理”,是将各种原始资源汇总在一起,进行分类和呈现的。其优势是能够对当地文化资源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劣势是非专业人士没有能力直接处理原始资源,进行再次创作和转化时,容易脱离语境生编硬造,或者拘泥于原有形式,无法真正创作顺应时代和媒介特征的新作品。

文化素材库从数据、信息与地方性知识三个维度拆解了抽象的文化资源理念。网络时代现有的“素材”已经在实践中实现了第一个层面——数据的拆解。在计算机领域,数据(data)是事实或者观察的结果,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数据既可以是连续的声音、图像等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符号、文字等数字数据。文化素材库的第二个层面是信息,指的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意义的表达。但作为文化素材库,仅拥有数据和“是什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最初诞生于人类学领域,有比较狭窄的应用语境,随后在科学实践哲学中大放异彩,“地方”的含义从人类学的地域性所指变为哲学规范意义上的限定,指的是在知识生成和辩护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context or status),如特定文化、价值观、利益和由此造成的立场和视域等 。文化特殊性就体现在资源的地方性知识中,这是文化素材库与传统意义上“数据库”概念最大的区别。

我们可以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来说明文化素材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和地方性知识三个维度。“二十四节气”2017 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全称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在数据上,二十四节气只是 24 个符号,申遗成功之后众多绘有二十四节气的日历卡等平面设计均来源于此。在信息层面,二十四节气除了对农业季节的细分,还包含了中国人不晚于《淮南子·天文训》成书以来古代天文学、历学和农业文明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包含了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在地方性知识层面是指随着农耕文明经年累积的社会生活变迁,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内涵,产生了与民众衣食住行各方面紧密相关的特色习俗,深深融入人们生活之中” 。在文化素材库建设中,只有把这些与二十四节气符号有关的方方面面都包含进“二十四节气”的素材描述,才能成为有别于计算机领域“数据库”的“文化素材库”,在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才能尽量避免文化资源内核的失真和走样。

(三)“文化素材库”是数字时代新型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文化素材与文化基因具有相似的特性。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具有选择、变异、复制、重组、遗传等特性,在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文化创造亦如是,通过表征、量化、解构、解读、检索、重构等 6 种核心技术,可以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服务于“两创”的文化素材库,也有助于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和传承者更好地利用文化素材进行创造和创新。

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解释了“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内涵,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技术设施体系” 。“新基建”主要包括了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也与“文化素材库”一样,是一个具有了新时代内涵的概念。相比传统基建,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化和信息网络三大要素是新基建的特色。显然,文化素材库的建立,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是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

在厘清上述关键词后,发现抚州文化素材库建设与过去的文化资源整理有显著不同。抚州文化素材库建设的主体是以当地文化机构为文化资源提供方、以数字技术实验室为文化符号提取的技术支持方、以人文学者为文化符号的解读方的文化科技协同创新团体。唯有依托这个文化科技协同创新团体,才能用数字化手段提取、分类、使用抚州当地文化资源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这一基础设施不仅适用于抚州,还强调要遵循统一标准,链接全省乃至全国的数据,成为“供给端”“云服务平台”中的重要一环,推动抚州特色文化走出抚州、走出江西、走出国门,提升我国文化科技融合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建设抚州优秀文化素材库有利于解决抚州文化发展的一系列紧迫问题

“十三五”规划以来,抚州文化发展硕果累累。抚州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基本实现,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汤显祖戏剧节成为江西文化“新名片”,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成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了抚州文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丰厚、品牌突出、政府重视程度高等特点。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抚州市制定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在文化方面,抚州市确立了建设“全国文化强市标杆城市”的发展定位,对抚州市文化品牌在全国树立标杆、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较高的希冀与要求。在“十四五”规划中,文化相关领域和产业发展成为抚州市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此背景之下,以文化素材库建设推动抚州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抚州丰富的古色、红色、绿色文化资源,如今正迎来转化的关键时机。在十四五规划中,抚州将启动文昌里、流坑景区创建 5A级景区;创建汤显祖文化产业园、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和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创产业孵化基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创新试验区;加快建设和提升一批红色旅游景区,挖掘和保护红色旅游资源,建设中央苏区纪念馆,打造集中共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主题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打好汤显祖和禅宗文化牌;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充分挖掘抚州当地特色、古色、红色、绿色文化资源基础上,打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

课题组认为,抚州可以作为文化素材的资源分为六大类:

1.经典文艺作品。包括古代的戏剧杰作“临川四梦”——《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颜真卿《劝学》、拟岘台的相关诗文等;也包括当代的优秀作品,如《忠诚》《促织》《支部建在连上》《琵琶行》《战上海》《朱鹮》《井冈井冈》《蒋国珍》《南瓜记》《春暖花开》《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月照山乡》等。

2.优秀故事和题材。如贾德、贾道、孝义桥、孝义寺、孝义村、苏区的故事等。

3.著名历史人物。抚州在古代历史上出过 7 位著名的宰相(元德昭 、晏殊、王安石、曾布 、何宗彦 、蔡国用、陈孚恩)、14 位副宰相、2600 多名进士,还出过宋词大家晏殊、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与曾巩、宋代理学开宗李觏、心学大师陆九渊、元代理学家吴澄与元四大诗人之一的虞集、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清代佛学居士欧阳竟无等;还出过近现代文学史家游国恩,以及侯叔献、昊与弼、陈自明、罗汝芳、李绂、李瑞清、饶毓泰、肖涤非、舒同等。还有许多名人虽然不是抚州人,却宦游于此,留下了作品,包括王羲之、谢灵运、戴叔伦、颜真卿、陆游等。

4.著名作品角色。仅在“临川四梦”中,就有杜丽娘、柳梦梅、李益、霍小玉、卢生、崔氏、淳于棼等,还有其他作品中的人物。

5.特色艺术表现。有抚州特色的文艺形式包括“南丰文傩戏”“乐安武傩戏”等原始戏剧;“古海盐腔”等声腔;“宜黄戏”等“老二黄”唱腔;“抚州采茶”“乐安花鼓”等民间歌舞灯彩小戏等。除此以外,还有抚州采茶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盘陶俑等文物资源。

6.特色自然文化景观。如文昌桥、玉隆万寿宫、金柅园、王羲之洗墨池、万魁塔、曹山寺、金山寺、疏山寺、乐安流坑古村、广昌驿前镇、宜黄棠阴镇、金溪竹桥古村、浒湾书铺街、黎川、南城、广昌的船形古屋,麻姑山、曾巩读书岩等。

(二)抚州优秀文化素材库建设可以极大提升相关部门与机构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参与生产和消费文化产品的需求。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与文化快速转型的时期,原有文化资源的管理、展陈,以及重保护、轻开发的落后模式,与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参与生产和消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不匹配。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面临着不同部门的业务壁垒、资源富集与难以获取的矛盾和文化资源呈现与阐释脱节等现实问题。信息茧房效应带来的地方文化专家专业解读声音难以为大众所听闻、创意人难以获得准确的文化资源内容等问题,更是无法回避。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地方博物馆的支持力度。2008 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国家文物局共同颁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 号),2019 年推出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但课题组在多地实地调研中发现,未获得财政经费资助的地方博物馆常常无法保证开放时间,数字化程度更是严重不足。部分地方博物馆对自身的定位和使命缺乏准确的认识,把地方博物馆建设成了典型的文物展陈为主的古典艺术馆,删除了地方博物馆原本应该重点呈现的城市和区域发展历史、地方重要事件,以及当地人创造丰富文化的故事。部分博物馆缺乏科学的文化理念,尽管硬件完备,但文化资源的整理、展陈、使用却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文化素材库”的建设可以从根本上为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文化素材库”将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系统全面提升文化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解决文化资源保护水平和使用率低的问题。

(三)文化素材库建设在文化资源与市场之间搭建了一个坚实的桥梁,可以让优秀传统文化直接为市场所用。“十二五”以来,在数字与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的爆发式增长,与传统的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相辅相成。二者相比,专业生产内容数量较少,品质较为稳定,用户生成内容在数量上逐渐成为内容生产的主体。同时也出现了非专业作者人文素养低导致产品质量不高、与优秀传统文化断档的问题。不过,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也逐渐多了起来。

以网络文学与影视产业为例,网络文学IP的影视化改编从 2000 年诞生以来,已有 20 余年历史,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的过程,当前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价值引导、制作水准、传播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并逐渐成为影视剧制作的重要生产方式。近年来,网络文学的产业生态日益丰富,产业化利用途径多样,积累了较多的具有良好版权消费习惯的文化消费用户,在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活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对青少年影响较大。随着网络文学和影视业的平稳快速发展,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日益繁荣。脍炙人口的网络文学作品作为优质IP,被改编成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影视剧作品,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实现了较好的产业价值,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票房和口碑双双取得好成绩的影视作品,如《蓝宇》《失恋 33 天》《山楂树之恋》《浮城谜事》等,都改编自网络小说。如果创作者能够基于抚州丰富文化资源符号创作网络文学和动漫作品,再改编出风格多样的影视作品和舞台剧作品甚至游戏作品,就可以创作出“新临川四梦”。

这一背景下,提供一个平台和路径,使普通用户有途径获取资源丰富、描述准确的文化素材就成为刚需。文化素材库的建设将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纳入网络,向百千万专业与非专业的创作者提供创作资源,从根本上解决非专业创作者与优秀传统文化断档的问题。

(四)文化素材库可以建立我国独立的技术系统和标准群,提高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优势。新一代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源自美国,已经实现了全球应用,但在文化资源领域并未有效渗入(比如谷歌数字图书馆就未能进入欧洲),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技术架构和技术标准既涉及民族文化安全,也事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文化素材库建设的目的就是建立起独立的技术体系和标准群,利用我国庞大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海量文化数据不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这样就可以牢牢掌握住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安全阀,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长久战略优势。

三、实施抚州优秀文化素材库建设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

抚州文化素材库的建设,从本质上是实现互联网时代文化新业态。这一特定新业态可以描述为:

第一,实现抚州资源的全国创意。通过文化素材库建设,让过去仅仅掌握在地方媒体和地方学者视野中的抚州文化资源,成为全国创作者可用的资源,成为“忠实”于资源本身的线上可靠的创作素材来源,以实现抚州与全国在文化与创意上的大循环。

第二,实现抚州文化线上创意线下落地。通过文化素材库所激发及孵化的创意转化,将成熟的线上创意落地成为真实的文化产品,反哺抚州,带动抚州文旅发展、地方建设和品牌塑造,实现抚州文化创意线上与线下的大循环。

文化素材库建设是技术要求高、实施周期长、资金耗费大、涉及部门多的巨型系统工程,既要勇于创新实验,也要有政策支持和财政引导,以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抚州文化素材库实施建设,还肩负了为全国文化素材库建设提供样本和标杆的责任。

为了保障抚州优秀文化素材库建设的顺利实施,课题组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以体制创新激发文物机构参与文创产品开发的内生动力,即推出相应的政策,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文物机构的机制体制创新的力度,为文化素材库建设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参与文创产品开发。要参考国际上的成功案例,建立适应我国发展实际和新技术要求的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模式。比如成立跨部门管理的协调小组,以最大可能调动足够多的不同类型文化资源,专门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等规则。

第二,建立数字技术研发方、文化内容解读方、文化资源提供方共同的文化素材库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基于这一平台,建立广泛的技术合作机制、产业合作机制及金融合作机制,消除文化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市场化运作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开发文化资源创意产品的障碍。在创意生产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用户自创内容和专业生产内容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平台能够兼顾两种生产主体,各有侧重地开发出不同的文化产品。

第三,推动跨部门的政策性整合创新,保证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在文化素材库实际建设过程中,涉及文化、科技等多个相关部门,必须实行政策整合创新才能有效推动。这既需要上下联动,也需要跨部门合作。比如,尽管抚州文化素材库是基于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资源建立的,但涉及的标准是带有国家性的。而一项国家标准的出台,需要从上到下不同部门共同参与,这样才不至于扯皮反复;建设文化素材库需要整合多部门的资金。以文化科技专项资金为例,相关资金分散在科技(服务科技)、工信(文化装备制造)、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国家文物(文物科技)等相关部门,只有整合资金,才能真正支持文化素材库建设。同时,如前述的多种主体共同参与也是仍然必要的。

第四,创新文化科技类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模式,保证可持续的资金供给。各级政府部门要根据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投入的特点,确定资金使用规模和拨付年限,进行长期资金支持。此外,根据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在建设同时就可以商业开发的特点,鼓励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的实践和推广。 enCSfEfgosI/UzrxxQARRM1UqAX/EoU0uKFVRzq0P9ILDE5DE7hFL0r/t9pHhg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