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开展中小学宪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展中小学宪法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宪法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宪法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进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第二,培养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宪法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小学习并尊重宪法和法律。这对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法治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宪法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第四,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宪法教育可以涵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制度建设和文化传承,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开展宪法教育有助于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和爱国情感,进而促使他们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宪法秩序。

二、开展中小学生宪法教育的必要性

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宪法教育非常必要。

首先,中小学宪法教育是公民宪法教育的基础。中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要让孩子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帮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就是让孩子“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最重要的工作。同时,中小学阶段的宪法教育是后续公民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阶段教育的质量。见微知著,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的基础和标志,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关系着整个国家甚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中小学阶段的宪法教育对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及宪法精神的培育有着基础性作用。

其次,中小学阶段的宪法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中法治教育的核心。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颁发《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覆盖各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要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 。由此可知,法治教育的核心是宪法教育,而宪法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和增强孩子们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这就是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最后,宪法教育的目标与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关于教育的目标,历来存在“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观点。前者将人看作是教育的主体,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后者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社会的发展。其实,这两种观点均有其合理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提升;个人的发展也不能超越时代和社会,只强调任何一个方面显然失之偏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民主、自由、平等、正义、法治、和谐的人类共同价值,其终极价值是使人全面发展。“宪法凝结着一个国家的基本共识和基本价值观,规定着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 宪法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和人权教育,也是国家基本制度的教育。这种教育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度的公民都首先了解宪法所确立的价值秩序,了解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宪法教育的目标与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 xPSDKA9fDlMFSIeVhGtoLFTaHVO04Y1e5OVUCyfXU/XInT5xkPhxRZ4K5eq7Ei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