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闽国内乱

南唐升元七年(943),疆域与今天福建省差不多大的闽国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国家。闽国是十国之一,定都于福州,和南唐的前身杨吴一样,诞生于唐朝末年的天下大乱之中。

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唐僖宗从成都返回阔别整整四年的长安。尽管黄巢已于上一年兵败身亡,但天下依旧兵连祸结。这一年,光州固始(今河南信阳)的王潮兄弟三人带着老母亲投军,被裹挟渡过长江一路南下,摸爬滚打征战八年,最后成为大唐朝廷正式任命的福建观察使,据有七闽之地(福建古称)。

王潮死后,弟弟王审知继任。他在位长达三十年,“为人俭约,好礼下士”,当中原大地山河破碎、战火纷飞的时候,偏远的闽国却是一派欣欣向荣。

杨吴顺义五年(925)十二月,王审知病死,长子王延翰继位。谁也没想到,闽国几十年的安宁岁月,也随之而去。统治闽国的王氏家族,在品尝到权力的滋味后,骨肉亲情不复存在,陷入了父子兄弟叔侄相杀的怪圈。一年后,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钧、王延禀(王审知的养子)举兵造反,即位不到一年的王延翰被杀,王延钧成为第三任闽王。杨吴大和三年(931),王延禀听说王延钧患了重病,觉得机会来了,带军队进攻福州,结果战败,父子双双被杀。杨吴大和七年(935),王延钧被自己的儿子王继鹏弑杀。

凡是靠篡位或者叛乱上台的人,永远不会相信别人的忠诚,哪怕是亲兄弟也不行。

王继鹏也是如此。他的叔父王延武、王延望(王潮的儿子)仅仅是因为名声好,又有才干,就被他找借口满门抄斩。堂弟王继隆只是参加宴席喝多了,也莫名其妙丢了脑袋。

他的叔父王延羲(王审知的小儿子)吓得装疯卖傻,几乎要去出家当道士,即便这样还是被软禁于家中。

除了骨肉兄弟,王继鹏也不信任父亲设置的禁卫军,策划另外建立一支嫡系亲军取而代之,不仅待遇和赏赐都比原先的丰厚,还计划把老的禁卫军打发到漳州和泉州。南唐升元三年(939),愤愤不平的老禁卫军在将领连重遇、朱文进鼓动下,发起叛乱并拥戴王延羲即位。王延羲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将王继鹏、皇后李春燕及几个儿子、他的弟弟王继恭等一起处死。

前后十五年不到,闽国走马灯一样换了四任皇帝,而且全部都是死于非命,王家人杀起自己人的狠劲,真是让外人看得目瞪口呆。

王延羲即位后,把自己改名叫王曦。史书上说他骄奢淫逸,酷苛暴虐。

他的爱好不多,只有两个:喝酒、杀人。

他的侄子王继柔参加宴会,因为酒量不行,偷偷把酒倒了,被他发现之后,直接被拖出去斩首(喝多了被杀,喝少了也被杀,王家人参加酒宴的风险指数真是高)。

王延羲有次醉酒以后,认为宰相李光准不听话,下令把他拉出去斩首。负责执行的官吏挺机灵,心想万一皇上酒醒以后后悔了,岂不是拿自己抵命?就悄悄地把李光准关了起来。果不其然,第二天早上,王延羲酒醒了,召见李光准上朝议事,完全忘了前天晚上要杀他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王延羲召集宴席,酒过三巡之后,突然下令把翰林学士周维岳抓起来。这次下面执行的官吏有经验了,把牢房打扫干净,并安慰说:“上次宰相爷也住在这里,尚书大人您不必忧虑,睡一觉就没事了。”

王延羲酒醒以后,果然又忘了喝醉时发生的事。普通人喝酒多了发酒疯,顶多也就造成点破坏。这皇帝喝多了就要杀人,可把大臣们吓坏了,因为谁也不想成为被杀的那个。

有一天,王延羲又举行宴会,没喝几杯,陪侍的大臣一个个都谎称喝醉,纷纷找机会跑路,只有周维岳一个人留下来,继续陪他喝。

王延羲醉眼惺忪地说:“周维岳个子不高,为什么酒量很大?”左右有人说:“能喝酒的人,有专门盛酒的肠子,跟身高没关系。”

王延羲从没听过这个奇怪的知识,趁着酒劲,命人把周维岳揪拿下殿,要把他肚子剖开看一看酒肠长啥样。

随从吓坏了,赶紧劝他:“杀死周维岳,以后就没有人能陪伴陛下畅快饮酒。”

王延羲想想也对,周维岳再次逃过一劫。

王延羲不仅残暴,心眼也小。他出嫁女儿,把出席喜宴的名册要来看,发现有十二个大臣居然没来,下令全部抓到朝堂之上施以廷杖,统统打得死去活来,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藐视朝廷。

王延羲各种荒腔走板的行径,让在建州担任刺史的弟弟王延政(王审知的第十三个儿子)感到忧心忡忡,就写信规劝他要有君王的样子,不要整天喝得醉醺醺的,无缘无故残杀大臣。

王延政的举动引起了王延羲的警觉:“你小子是不是看上我的皇位了?”

王延羲立即派亲信去建州,一则监视王延政,二则搜集黑材料。王延政眼看无路可退,干脆举兵造反。王延羲派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带领四万军队进攻建州,闽国内战爆发。

这一年是南唐升元四年(940),南唐烈祖李昪在位。

王延政看对方来势汹汹,心中没底,连忙派遣使臣向吴越国求援。吴越王钱元瓘早就想吞并闽国,这么好的机会哪能轻易放弃。他派大将仰仁诠、薛万忠统兵四万前去救援。还没等吴越援军到达,王延政已经袭杀潘师逵、大败吴行真,并乘胜攻取永平、顺昌二城,一举扭转局势。

王延政打了胜仗之后,请求吴越国撤军。但是吴越军队压根就不想走,他们干脆在建州城外扎营,完全不理会王延政的要求。

王延政慌了神,赶紧向王延羲求和称臣,“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先联手揍外人吧”。王延羲派遣军队协助,截断吴越军的粮道。正好长时间阴雨连绵,吴越军队粮食吃光,士兵们人心浮动,王延政抓住时机出兵袭击,击败吴越军队,光是俘虏斩首就有上万人。

赶走外敌之后,闽国再次陷入内战,兄弟二人打来打去,谁也吃不掉谁,“福(州)、建(州)之间,暴骨如莽”,老百姓倒了血霉。

南唐升元七年(943)二月,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宣布大赦、更改年号、册立皇后、任命百官,轰轰烈烈俨然一副开国新气象。

王延政这个所谓的皇帝,管辖的地区不过建州一地(一州五县)而已。就连唱戏的伶人也嘲讽,“只闻有泗州和尚(南唐烈祖李昪),不见有五县天子”。

王延政大概也知道自己的“殷国”拿不上台面,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仍然以闽国藩镇的身份自居。历史上,这个小小的殷国,自然没有被列入“十国”之列。

南唐保大二年(944)正月,南唐皇帝李璟派使者送书信给王延羲和王延政,责备他们兄弟之间不该打仗。

南唐是大国,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王延羲客客气气地复信,引用周公诛除管叔、蔡叔和唐太宗诛除李建成、李元吉做比喻。意思是家门不幸,出了为非作歹的兄弟,不得不清理门户。

王延政年轻,看到信就炸毛了。他在回信中反过来指责李昪父子是乱臣贼子,窃取杨吴的政权才当上皇帝,有什么脸来指责闽国。

“年轻人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王延政的态度彻底惹恼了李璟,立即下令与闽国断绝外交关系,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三月,一场突然起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闽国的政局,也推动历史走向了不同的轨道。禁卫军将领朱文进、连重遇,虽然杀了王继鹏,有拥戴王延羲的功劳,但内心深处毕竟惴惴不安。尤其是禁卫军指挥使魏从朗被杀,更是让他们的神经绷到了极点。魏从朗是朱文进、连重遇的心腹,王延羲在一次酒醉之后将其斩首,俩人怎么可能不紧张。

火药堆积如山的时候,自然不缺导火索。

朱、连二人的紧张情绪,很快就被一首诗引爆了。有天晚上,王延羲喝得酒兴正浓,对朱、连二人吟诵起白居易的诗:“惟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能料。”

朱文进、连重遇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推开桌子痛哭流涕站起来叩拜:“臣子侍奉君父,哪能有二心!”

原来王延羲引用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天可度·恶诈人也》,开篇一句就是“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意思就是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都可以知道,唯有人心险恶难以防备。奸臣表面上慷慨激昂,实则都是巧言如簧。

按理说王延羲不该说这话刺激朱文进、连重遇,即便说了也可以装作大度,打一棍再给个糖,起码麻痹一下二人的不安之心。但他说完之后,就把脸掉转过去,完全不理跪在那里瑟瑟发抖的朱、连二人。

局势急转直下。

同样惴惴不安的还有皇后李氏,她妒忌尚贤妃受到王延羲的宠爱,担心自己的儿子王亚澄被废,于是悄悄联络朱、连二人,加入了阴谋集团。没过几天,李皇后的父亲李真假装生病,骗王延羲离开皇宫到府中慰问,朱文进、连重遇趁机将他刺杀,成为又一个死于非命的闽王。

朱文进、连重遇连杀两个闽王,觉得再扶持王家人已经没有意义。事后,他们召集百官到朝堂,宣告说:“太祖昭武皇帝开创闽国,现在子孙淫乱暴虐,上天已经抛弃了王氏家族,应该另外选择有德的人为皇帝。”

杀气腾腾的禁卫军就在朝堂之外,众人谁也不敢讲话。连重遇便把朱文进推拥上殿升座,率领群臣向北面再拜称臣。

朱文进自称闽主,下令把王氏宗族从王延羲的弟弟王延喜以下少长五十余人,全部处死。

与虎谋皮的李皇后,和她的儿子王亚澄也未能逃脱。

至此,除了建州王延政一脉以外,“开闽三王”的子孙几乎被屠戮殆尽。 kOW8FXAWim1xE5XOunVmgkYpdQ28yBYoFLnEBu9EtxTeRXuyKqyNgLHViCnWjR2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