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西方国债负利率新常态下的货币套利

我们先讲一下背景知识。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利率不同,在现代的金融体系之中,套利已经非常容易了,除了有利率掉期合约,不同风险有信用掉期合约,不同国家地区还有汇率掉期合约。在国际金融市场非常容易操作对冲,现在的对冲高频交易,就是以这些套利为主的。只不过中国不是资本开放自由外汇流动,直接对华的套利不容易操作,但也不是不可以进行,明股实债的事情很多,地下钱庄也有很多,就是用利息差食利。

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实质之一就是外国历史上的利率基本保持5%左右,而中国古代为50%左右。如此的利差下如果进行开放,中国会吃大亏。利率过低,不一定是好事,这个决定了你是否可以攒钱致富,是否可以劳动致富,负利率的背后,是你永远攒钱富不了,是资方和劳方的鸿沟。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攒钱致富的社会,所以老百姓爱攒钱。而西方社会是贵族社会或者战乱社会,老百姓历史上就是攒不了钱的。有关知识背景,本书后面还要讨论,本节主要说的是,西方负利率常态背后的目的。负利率常态化,本身就是金融数字泡沫的体现,超低利率,是维持和催生泡沫的关键。

美国QE常态化,负利率的说法又出现了。其实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负利率就出现了。2011年8月5日,美国国家评级下调,但美国国债不跌反涨,而德国2011年11月9日拍卖15.25亿欧元,2018年4月到期国债,收益率从此前的1.22%下跌到-0.40%,首次出现负利率。而现在西方国家的国债负利率有进入新常态的趋势,这背后是全球货币的重大变局,带有巨大的国债货币套利。

2016年4月初,持续一周的国债价格飙升走势,已将欧洲最强经济体德国的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推向曾令人无法想象的区域——负利率的边缘。根据TradeWeb的数据,基准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周二触及0.08%,创一年内最低,距离历史收盘低位0.073%仅一步之遥。全球约1/4的政府债券收益率已经为负值,包括期限少于10年的德国债券。10年期日本国债2020年早些时候首次降至零以下,此前日本央行采取了负利率政策。甚至一些欧洲企业债券的收益率最近也已跌至负值区域。

国债利率的降低与央行不断地购买国债关系密切。美联储所持美国国债占美国政府债券余额的近20%。汇丰控股(HSBC)数据显示,2016年3月末英国央行所持本国国债占英国政府债券余额的比例为26%;日本央行所持本国国债占日本政府债券余额的比例为30%。到2020年美联储QE常态化,美联储持有了4.4万亿美元的本国国债。大量的国债被央行持有,成为货币发行的手段,而中国人民银行只有5%左右。

对负利率,很多人把这个现象归结为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负利率政策,本人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此的货币宽松能够不通胀,能够让全球陷于通缩,是数字泡沫膨胀吸纳流动性并且通过交易换取了财富。即使是2020年,美国QE常态化,世界发达国家紧跟,货币的供给依然紧张。

全球货币流入债券,债券的收益又极低,背后是巨大的避险需求。全球金融体系风险加大,银行会破产,没有好的投资机会,主权货币储备数额巨大,存不进金融系统,只能购买国债。不断下跌的国债利率和货币宽松带来巨大的货币利益,催生了数字泡沫膨胀。这样的国债货币信用不足,国债货币套利和数字泡沫交易换取财富资源,带来国际财富再分配。国债货币化、泡沫化,是西方通过国债收取了全球的货币税。

按照现代货币的定义,货币就是国家信用的凭证,西方将可支付债券作为广义货币M3来计算,现在的债券支付是被接受的。基础货币购买国债以后,将不再发生金融衍生,也就是说使用货币购买国债之后,货币乘数要下降。我们看到美联储QE购买资产发行货币,将资产负债表从不到1万亿美元扩表到4万多亿美元,涨了4倍;美国的M2从8万亿美元涨到十多万亿美元,增长非常有限,背后就是货币乘数的下降。全球陷于通缩,按照费雪方程式,就是流动性的减少。流动性不光是货币数量,还有货币流通的速度,国债货币化以后,国债的流通速度是无法和原有货币相比的。全球货币流通速度减缓,是通缩的重大根源,在各次危机当中都是海量货币而价格暴跌,背后是危机中避险的考虑,以及流通速度的减缓。

全球货币涌向西方国债,西方国债货币化、泡沫化,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些国债的对价是货真价实的商品或资产,是数字泡沫换取资产!西方货币用国债去杠杆,等于再一次剪了全球的羊毛。谁提供资产供给使得国债能够顺利发行,谁就是货币掠夺的埋单者,中国要避免过多地为西方国家埋单。

这里我们要看到,中国无法做到和西方一样搞泡沫化,背后是《巴塞尔协议》的限制。国债能够货币化的先决条件是金融机构持有国债应当与货币一样不能算风险资产,按照《巴塞尔协议》,发达国家俱乐部(OECD)国家的国债风险资产比率是0,而对中国是20%。同时持有金融机构的资产,OECD国家是20%且同时可以次级债计入部分资本,中国则是100%。因此,中国很难如西方那样供给国债货币,我们的4万亿元宽松之后,银行不得不为了满足《巴塞尔协议》再融资,压垮资本市场的事情,不应当忘记。现在可以维持,是因为银行20%的超高资本收益率和中国一直不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现在已经出现汇率压力巨大,中国刺激经济都是宽松的财政政策,一旦政府负债有流动性危机且难以为继,必然要出售国家核心资产,成为所谓的“倒逼改革”,有可能走上俄罗斯当年崩溃之路。对《巴塞尔协议》带来的枷锁,本书后面还会反复提到,此协议也是保障美国泡沫规则施行的重要抓手。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资本倾销的问题。西方负利率下资本的回报率要求可以不计,是低于应有资金成本的资本倾销,但我们的资本回报要求很高,我们的资本无法与之竞争,而对方一旦倾销控制了市场,再抽紧流动性断供的话,我们的资产价格就要被操纵和贱卖。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对待外资的态度,均应当根据西方资本和货币的变化做出调整,一味地对西方资本倾销张开怀抱,让西方印钞国债成功地换取了我们的实有资产,中国就将成为西方这次货币套利的埋单者,对此需要特别注意。外资资本倾销涌入对当期经济及GDP数值有促进,但如果GDP的所有权归属了外国,中国就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无一例外都被外国资本控制了核心资产。对资本倾销的问题,本书第五章还会详细地分析。

另外,欧洲和日本的负利率一旦美国不跟随,欧元、日元的贬值和避险资本的洪水猛兽开始冲击世界,埋单的未必是欧洲和日本,谁在他们货币扩张的时候让他们买走了资产,谁大量持有他们的债券,就是谁埋单。中国的外储欧日资产与美国资产相当,数量巨大,而中国的外汇支付90%是美元,所以对此中国应当特别注意。对美搞联吴抗曹三国演义的结果,可能是蜀国先灭,中国对此需要有所防范。对此,分析当年日本的泡沫破裂和渔利过程,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对此本书将在第二章第九节进行专门分析。

西方不断的QE和负利率刺激下,催生了资产泡沫,主要是数字资产、虚拟资产的市场不断放大,大幅换取实体的财富。中国不能如西方这样货币扩张,中国资产的泡沫是最小的,也给西方带来了巨大的渔利空间。所以我们要保护核心资产,我们将会在《平台博弈》一书中讨论。

我们需要认识西方国债负利率新常态的货币变局,西方国债货币泡沫化,中国需要避免被西方货币套利,避免俄罗斯的老路和中等收入陷阱,避免让负利率的国债通过一系列货币、泡沫、交易、贸易和资本投资,套取中国的实际资产。 1YYeJQ6xtO+S2m52C2nmQ+jJMDE3cP5BmPBvXeTT/SZbGyRtb20GuelVYF8mxH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