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 五张羊皮 能买来秦国崛起?

赵任好重任在肩,那么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人才!

光他赵任好一人使力,如何能炼成大秦的铜墙铁壁?而秦国本土这些老贵族,坐在一块啃着牛肉喝酒侃大山还成,问他们如何能使秦国兴旺发达、百姓富足、兵强马壮,他们几乎说不出一条良策。

那么人才从哪里来?

赵任好听说东边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用好了以下几个人才。

头一个是鲍叔牙,齐桓公小白做公子时期的师傅就是他。当年齐襄公一死,国内的两家贵族就把消息捅给了小白,小白立马赶回国,结果半道上被哥哥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一箭射中衣带钩。机敏的小白装死,就是鲍叔牙的计策。

小白迅即回国,即位成为齐桓公。随后齐鲁开战,支持公子纠的鲁国战败,也是鲍叔牙,手写一封信,让鲁国乖乖交出了管仲。管仲到达齐国之后,鲍叔牙又劝阻齐桓公(毕竟之前仲几乎杀死小白,小白岂不对他恨之入骨?),如果你只想做齐国的国君,有我就够了;可是你若想称霸天下,做号令诸侯的霸主,那就非管仲不可。

所以,把鲍叔牙称为成就齐桓公霸业的引路人,毫不为过。

第二个便是管仲,大家只知道此人后来的雄才大略,可是早些年,他做生意赔钱,当兵临阵脱逃,当官则是没门路,脸上明明白白写着两个大字:“失意!”即便是后来遇到了赏识他的公子纠,一场算计也还是“失败”二字,若不是老朋友鲍叔牙大仁大义,他的结局,铁定就是落魄而亡。

人生的转机,就发生在那一刻,因为鲍叔牙的死荐,齐桓公开始重视管仲,结果开聊的结果是一口气聊了三天三夜,管仲所言句句切中齐桓公的所思,于是斋戒三日,拜管仲为相,由此开启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霸业。

那么问题来了,赵任好的鲍叔牙、管仲,又到哪里去寻呢?

答案是,秦国没有鲍叔牙、管仲,就到普天下去寻。

其实,说远不远,就在黄河对岸、今天山西省南部平陆县这块地方,也就是当时的虞国,便有一个堪比鲍叔牙、管仲的大才子,他便是百里奚。

但是百里奚,和古往今来很多怀才不遇的士人一样,在虞国根本就寻不到做官的门路。那么怎么获得做官的门路呢?上古时期,受宗法制度的约束,只有出身好的人才有做官的可能——这种宗法制度,其实并没有完全消亡,相反强大得很,只不过以另一种名目无声地存在而已,历史上的某些时期,能力也不突出、品德更不值一提的门阀后裔,牢牢地把握着从庙堂到保正几乎全部的权力资源,所谓举贤任能,在东周时几乎就是个笑话而已。

所以百里奚就是虞国权贵眼里的笑话。好在当时是春秋列国的时代,正所谓老子有本事哪里没饭吃——张家不请我,我就去王家、李家、赵家。

但是遗憾的是,百里奚从虞国前往各国游历,一路上出宋入齐,居然没有一个国君看上他,甚至在齐国,百里奚落魄得几乎靠乞讨维生。

关键时刻,百里奚遇到了一个知己,就好似当年管仲危难之际得到鲍叔牙的帮忙,他呢,在宋国得到了蹇叔的赏识。

蹇叔是何许人呢?他在宋国生活富足,却也谈不上有什么权势,至少他在宋国,也是一样无官可做。

蹇叔与百里奚的相遇,是在铚邑(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集),此时的百里奚,已然是一个花光了兜里最后一点钱的倒霉蛋,可是蹇叔一见之下,却觉得此人相貌奇伟,不像是个普通人。

于是两人开聊,一开始可能聊大街上路过的姑娘哪个长得靓,然后聊隔壁菜市场上好吃的,最后便谈到了周天子和郑国、齐国、晋国这些当时在中原大地上呼风唤雨的诸侯。

这时候蹇叔真的震惊了,因为眼前这个穷光蛋,居然什么话题都能接,更出奇的是不但能接,还能头头是道,说出个因果联系,更分析出许多平常人不能知晓的内在逻辑。

蹇叔说,不嫌弃的话,你就留在我家中暂住些时日吧!

正是好汉见好汉,“惺惺相惜”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两人情投意合,这就结为知己。

那么这个时候,蹇叔就做起了百里奚的“职业经理人”。你再有本事,也得有发挥这本事的舞台才能发光发热啊!

蹇叔推荐的第一个方向,是齐国。

这个时候的齐国,齐桓公还没上任,当家人是齐襄公,也就是小白的哥哥诸儿。齐襄公在位期间,齐国已经开始显露出几分未来霸主的派头,可是没办法啊,齐襄公居然和自己的妹妹私通,还杀害了妹夫也就是鲁国的国君鲁桓公,以至于名声大坏。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冬天,他在一次游猎中被野猪惊吓,摔伤了脚,一部分贵族便掀起叛乱,杀死了藏匿在门扇之下的国君。

叛乱之后夺取齐国政权的贵族首领,他的名字叫作“无知”!一听这名号就感觉他的时日长不了,不过在百里奚那会儿,这个齐君无知还一本正经地悬榜招贤纳士,百里奚差点就要去应聘了——如果应聘成功,百里奚就是无知的手下,无知就不一定被杀,而无知不死,小白又哪里有机会成为齐桓公呢?

事实是蹇叔半道截住了百里奚,他为百里奚分析齐国此时的时局说:无知虽然暂时掌握了政权,可是齐国的公子们(其中便有后来成为齐桓公的小白)还在,他们必定会寻找机会回国夺取政权,所以无知这条船一定会沉,你不能把大好才华,给无知陪葬。

百里奚将信将疑,最终还是听从了蹇叔的劝告,后来的局势发展,果然如此——无知被杀,小白回国,成为齐桓公。

稍后,百里奚这边又接到了新的单子,这回是周釐王的弟弟王子颓,这人喜欢斗牛,所以花重金聘请养牛的师傅。百里奚说:“好啊,我可以从斗牛师做起,这才是一份不错的职业啊!这就打点行装准备去天子脚下。”

但是这一回百里奚又让蹇叔给拦下了,蹇叔说:

“丈夫不可轻失身于人。仕而弃之,则不忠,与同患难,则不智。此行弟其慎之!”

啥意思呢?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随随便便认一个主人——一旦投靠了这个主人,遇到灾难抛弃他而去,那就是不忠;可若是和他一起灭亡,又算不上明智。所以呢,选哪一个人做你的“老板”,真的很重要啊!

王子颓,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随后他发动叛乱,被郑国和虢国联手镇压下去,如果百里奚跟了王子颓,恐怕也难逃一死。

那么到这个时候,百里奚已经离家多年,思乡之情是难免的,于是蹇叔跟百里奚说:不如干脆回你的祖国虞国,我有个老朋友,叫作宫之奇,就在虞国做大夫……

在宫之奇的引荐下,百里奚等于是兜了一大圈,终于获得了虞国的官位。但是蹇叔还是不放心,认为虞国的国君不靠谱,在这乱世很难保全国家。

这话随后就灵验了,晋献公借道伐虢,回师路上就把虞国给灭了。

说到这里,我们便要扯回秦穆公了,因为秦穆公在即位的第四年,迎娶了晋国的公主,这个公主,在历史上叫作“穆姬”——穆是秦穆公的谥号,姬则是公主的姓,当时的规矩,女性用姓,秦国是嬴姓赵氏,秦国公主就是丈夫的谥号加嬴,晋国是姬姓晋氏,晋国公主就是丈夫的谥号加姬,因此“穆姬”的意思,是“姬”姓的女子嫁给“穆”为谥号的国君,整个先秦时期都是如此。此外如申国的公主嫁给郑武公,即称为“武姜”,也就是“掘地见母”的女主人公。

秦穆公后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晋怀公,那么这个时候,公主在史册上的名号就是“怀嬴”。可是后来晋怀公跑回晋国,与秦交恶,秦穆公又把这个公主嫁给重耳,也就是晋文公,那么她的名号,便改成了“文嬴”。所以你读《春秋》,一会儿“怀嬴”,一会儿“文嬴”,不要以为是两个女人,其实就是这一个。

当然也不都是这样,譬如某种原因,女子也不一定用夫君的谥号,譬如齐国公主嫁给鲁桓公,按上面这个规则应该叫“桓姜”,可是《春秋》却写作“文姜”,这个“文”,是女子自己的谥号,为什么和丈夫不享用同一个谥号呢?因为这个文姜,跟自己的哥哥齐襄公乱伦,最后导致丈夫鲁桓公被杀,按理说鲁国应该讨伐这个女子,可是继任的鲁庄公,又是她的儿子,儿子讨伐母亲,自然也不妥当。所以最后鲁国的史官,写“文姜”而不是“桓姜”。

秦穆公迎娶了穆姬,晋国这边公主出嫁,自然需要一些陪嫁的女孩子,以及一些陪嫁的劳动力,即所谓“媵人”。

而晋国灭了虞国,百里奚当了俘虏。这个时候,他就被打入“媵人”名册,跟着穆姬的出嫁婚车,向西方而去。

呵呵,按理说秦穆公这下就能得到百里奚这个贤人了,可是半道之上,百里奚却跑了,而且一口气从今天的陕西省跑到河南省,奔楚国的宛邑(今河南省南阳市)而去。

楚国此时的国君是楚成王,他听说手下来了个北方人,问:有啥特长呢?说是擅长养牛。因此,楚王就让这个秦穆公朝思暮想的百里奚,到牛圈报到去了。

这个时候,秦穆公还真是锲而不舍,他非要得到百里奚这个人不可。第一个办法,就是直接砸钱给楚国,把百里奚从牛圈里赎出来,但是这样一来,势必引起楚王的注意——为什么秦国要花那么多钱赎买一个养牛的老男人?这个老男人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楚王必然要调查,而这一调查,说不定就不肯答应这笔交易了。

所以这个办法不行,秦穆公采取的是第二种策略——拿出五张黑色公羊皮,到楚国去赎买逃跑的陪嫁奴隶百里奚。一个陪嫁奴隶,再好也就值几张羊皮。这个逻辑,就合情合理了。

然后百里奚就到了秦国,秦穆公跟他聊了三天,就任命他做五羖大夫。百里奚这时便推荐蹇叔,秦穆公也任用他做了大夫。

这个故事其实漏洞很大。首先就是连续剧一般的剧情,跨越年代太过久远,齐国的公孙无知之乱,发生在齐桓公元年(前685);王子颓之乱,发生在齐桓公十一年(前675)左右;晋国灭虞国,则是晋献公二十年(前655)。单是这三件事,便已经跨越三十年。其次,据说之后百里奚到秦国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而最终百里奚在秦国去世,是秦穆公三十九年,也就是前621年。这么一算,百里奚在秦国又干了三十几年。那么他一共享寿几何呢?难不成如网上所言,他真的突破九十岁,活到了近百岁?

试想一下: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在楚国养牛,秦国还把他当成宝?要知道以古代的饮食条件及医疗条件而论,能长寿是很稀有的,据资料,数千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过三十几岁,就算是皇帝平均年龄也不到四十岁,以上述情节而论,百里奚的生活条件动荡不安,更是很难保证养身保健,他凭什么能超越同时代其他人? JnFrKWjQmFYgC8TsMMurjj9yYztp8dbPpQ6eVA5dOeUsOcQIO15F84E9T4E6VTV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