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腓尼基的海船与远航

考古显示,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一些讲塞姆语的人来到地中海东岸,即今黎巴嫩、叙利亚地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了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当时被称作迦南人。迦南人擅长航海和做生意,能找到合适的贝类提取绛紫色染料。绛紫色染料当时为古埃及贵族所喜欢,据说比黄金还贵。后来,擅长写历史的希腊人就将迦南人称为腓尼基人,希腊语Phoenicians是“绛紫色”的意思。

腓尼基人建造的船,在桅杆和风帆上做了很多改进,比古埃及人建造的船更适合在海上航行。古埃及故事《温阿蒙历险记》( Le Voyage d Ounamon )记载道,一个叫温阿蒙的古埃及使者奉命前往比布鲁斯(今黎巴嫩一带)向腓尼基人购买雪松,但中途钱财被抢。腓尼基人拒绝无偿运送木材,并说:“我不是你的仆人,也不是派你来的那个人的仆人,木头就在岸边放着呢。”这句话透露的信息是:第一,建造古埃及金字塔的雪松是古埃及人向腓尼基人购买,并由腓尼基人运到古埃及的;第二,虽然腓尼基人被古埃及统治,但还是有很强的独立性,并不是奴隶;第三,腓尼基人的航海能力强于古埃及人。

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南岸建造的城邦达到了繁荣期。而这时,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人正处于《荷马史诗》描述的原始社会的“黑暗时代”,古罗马文明也还没有形成。族群人数不多的腓尼基人能够在古埃及、亚述、古希腊、古罗马等周边大国的环伺下称霸地中海几百年,靠的就是航海和贸易。特别是他们的造船技术在当时最发达,有两型著名的船:一型是圆形的腓尼基商船,另一型是狭长的双桨座双桅战船。

腓尼基单桅风帆商船主要靠风帆航行,船尾有两个桨手负责掌握方向,划桨手和水手不多,船身呈“肚量大”的圆形,这样可以装运更多货物,与古埃及大横帆船类似。为防止海盗,商船一般都结队航行,必要时需有战船保护。

地中海上经常有海盗出没劫掠腓尼基商船,腓尼基人于是建造出了快速坚固的战船。腓尼基人将单桅商船加长,增加一根桅杆,增加更多划桨手,配上合适数量的士兵,腓尼基双桨座双桅杆桨帆战船便产生了。腓尼基战船的两根桅杆都比较高大,各挂一张长方形风帆;船头呈圆形,顶端像马头,有装饰物;船侧身有一双特别的“眼睛”,据说是用来敬畏神灵的,同时有震慑敌人的作用;船尾高高翘起,像马尾,也有人说像鱼尾。

由于船身狭长,阻力小,双桅双帆,且有更多划桨手,因此船的动力大,速度快,适合在海战中保护商船,有时也可以掠夺敌方商船。腓尼基人凭此船称霸地中海几百年,出直布罗陀海峡抵达大不列颠岛,甚至还完成了环绕非洲的航行。

古埃及人的航海探险活动虽然比较早,但还不够远。西班牙考古学家考证,公元前1100年前,腓尼基人曾跨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北上大不列颠岛,南下西非。腓尼基人成为地中海远近闻名的“海人”。

在亚述王宫,有描绘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船队的浮雕画,船队里有商船、护卫战船和补给船。腓尼基人商业意识强,国家意识弱,只要给足报酬就可以受雇出海。在古埃及、亚述、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等大国间的战争中都能见到腓尼基的水手和战船,腓尼基人更多时候是站在古埃及、亚述和波斯一边,所以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比较痛恨腓尼基人。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20)在其《历史》一书中记载了腓尼基人环绕非洲的航行。公元前7世纪末期,埃及法老尼科二世(公元前609—前593年在位)为扩大贸易范围,找来当时著名的航海家腓尼基船长汉诺,请他环绕非洲海岸航行寻找新航道。汉诺船长率领三艘轻舟从红海亚喀巴湾出发南下红海,沿非洲海岸绕过凶险的南非海角,再沿几内亚湾到直布罗陀海峡进入熟悉的地中海,最后穿过地中海回到古埃及。此行历时三年,腓尼基人得到了法老丰厚的报酬。

为什么腓尼基人能比葡萄牙人早2000年完成了绕非洲东西海岸的航行,包括葡萄牙人惧怕的风暴角——好望角等凶险之地也都能顺利通过?首先,腓尼基人很耐心,不急于求成。腓尼基人的远洋航海不同于心急的葡萄牙人,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探险。腓尼基人很有耐心,他们一段一段“居家搬迁”式航行。航行累了,或者季节气候不合适,就找一个安全的海湾停下来休整,住一段时间,甚至自己种粮食,待补足物资、风向和气候合适时再出发,所以用了三年时间。其次,腓尼基人航行方向与葡萄牙人相反,这十分重要,因为风向、洋流对航行都很关键。

希罗多德对腓尼基人与非洲原住民的贸易也有记载:腓尼基人在海滩上卸下货物后,返回船上,升起一缕黑烟当信号。非洲人看到后,来到海滩上,在货物旁放上一些金子,然后躲进树林。腓尼基人上岸,见金子数量满意,就收起金子离开,不满意就回船上等,直到增加的金子使他们满意为止。这些交易办法,后来也被葡萄牙人采用过。

当时的许多人,包括《历史》作者希罗多德本人对腓尼基人完成了环绕非洲航行的壮举都不太相信。他写道:“这些回来的船员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当这些人在非洲南端的西边航线航行的时候,太阳居然出现在了他们的北边,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看来,这段话恰恰证明了腓尼基人这次远洋航行的存在,因为那时的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位于南半球南非中午的太阳的确在北边。希罗多德的疑问只有到了16世纪才被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们所证实。

腓尼基人还帮助波斯人完成了远航古印度的航行。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统治了古埃及,雄心勃勃的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50—前486)虽然身在巴比伦城(距今伊拉克巴格达南90公里处),但一直对东方的古印度感兴趣,于是组织了船队从古埃及出发,开辟了从古埃及到达印度河的海上航路。远洋船队中,腓尼基人是主要力量。

公元前326年至前325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将军尼阿卡斯从印度河口航行到底格里斯河口,搞清了古印度到波斯湾的海岸线。之后,亚历山大又雇用腓尼基人在波斯湾进行航海活动,准备建立殖民地东扩。但是,亚历山大32岁英年早逝,东扩计划就此搁置。

腓尼基人不仅善于造船航海和做生意,还善于发明创造,他们能从贝类里提取珍贵的绛紫色染料,卖给古埃及贵族。他们在海边沙滩上生火做饭时发明了玻璃,并用玻璃制成花瓶等工艺品与人交易。他们精于贸易,不仅卖自己制作的玻璃花瓶、珠宝饰物、金属器皿和武器,还贩卖来自黑海沿岸的铜、柏树及古希腊的各种工艺品,西西里岛的酒和油,科西嘉的蜡,西班牙的金银,不列颠的锡,等等。腓尼基人因此变得非常富有。

腓尼基的强盛期保持了400多年。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崛起,腓尼基开始衰落。最后,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的发源地消失了。公元前9世纪,曾有一支受本族迫害的腓尼基人来到地中海南岸今北非突尼斯地区,在海边建了一座名为迦太基的城,迦太基城渐渐成为能与古希腊和古罗马抗衡的强国,靠的还是祖传的海上贸易和海上作战能力。

腓尼基人对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都反映在了神话之中。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3—17)的《变形记》中有一个故事:一天,众神之王宙斯偶遇腓尼基公主欧罗巴一见钟情,宙斯变身公牛将欧罗巴劫掠到一片无人之地,从此这片土地就叫欧罗巴,也就是今天的欧洲。坠入爱河的宙斯和腓尼基公主生下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名为米诺斯,他是希腊神话传说中第一位统治克里特岛的国王。

油画《劫掠欧罗巴》

这段神话意在说明,古希腊文明源自腓尼基,因为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克里特岛,也称米诺斯文明,神话中米诺斯是腓尼基公主与宙斯的儿子,腓尼基公主欧罗巴是欧洲的母亲。事实上,克里特岛第一位国王的妻子真的是腓尼基人。

古希腊米诺斯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850年至前1450年青铜时代的克里特岛,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从出土文物看,克里特岛曾是地中海的一处贸易港口,与古埃及和小亚细亚有密切的贸易联系,克里特岛上产生的文明一定会受到当时强势的古埃及和地中海东海岸腓尼基人的影响。

奥维德的《变形记》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大全,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从宇宙创立、大地形成、人类出现开始,至罗马城建立,恺撒遇刺变为星辰和奥古斯都顺应天意建立罗马帝国为止。《变形记》符合历史和逻辑,外表是神话,内表是现实,所谓变形就是在讲历史演变,大事件和大脉络遵循了历史,有些像中国的《山海经》。

“在迦太基,任何不能盈利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可耻的。”这是古罗马人对腓尼基后人迦太基人的评价。腓尼基人最后的都城迦太基在公元前146年被罗马人毁灭,这个民族从此消失。然而,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早已深深烙上了腓尼基文明的印记,古希腊字母、古罗马拉丁字母,以及26个英文字母都源自腓尼基人创造的22个腓尼基字母。 5vZG5hOJZBOKT6O1cXXyPaFHEFuu1LmW1TvJmEsQ3aknpATdGiQZeyelZzGkDWq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