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海空天5000年——大国文明与力量简史》为航海、航空、航天(以下简称“海空天”)爱好者而作。历史上许多时候,当一个行业的发展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时,僵局常常被爱好者打破。在海空天文明与力量形成、发展的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许多从0到1的创新常常由爱好者完成,而率先创造了海空天文明与力量的国家,从古埃及、迦太基到古希腊、古罗马,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英国,再到当今世界各大国,皆因此成为时代大国。

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与您相遇。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它给了我一次次机遇,使我在海空天领域学习和工作近40年,能够了解国内外业内人士的所思所需,有条件写作《海空天5000年——大国文明与力量简史》这样一本独特的书。写完本书,我却心生遗憾:如果在求学时,或在20多年前工作处于“爬坡”时,我就知晓了本书涉及的内容,那该有多好!

我很幸运,于1990—1994年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期间,正值中国载人航天“921工程” 准备阶段,经常有国内团组到俄罗斯考察学习,我有幸多次客串翻译,包括做“航天人机工程”的课堂翻译等,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我发现,多数俄文科技书,包括翻译成俄文的欧洲国家的一些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开篇都习惯讲些本专业的历史和文化。这对于我在当时和后来能够比较快地了解新专业、进入新领域帮助很大,至今仍在受益。

2005年10月,我在英国剑桥大学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央企高管研修班。学校安排了紧张的研修活动:知名教授、世界500强CEO和政府高官密集授课;到唐宁街10号与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座谈;参观朴次茅斯军港和风帆战列舰“胜利”号 博物馆;到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访学,考察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丹麦马士基集团;到西班牙巴塞罗那艾塞德(ESADE)商学院访学,参观哥伦布纪念碑附近的海事博物馆。这次学习对我写作本书帮助很大,在那期间发生的两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伦敦时间2005年10月16日晚,我和航天科技集团的同学M、中国远洋集团的同学W等聚在剑桥最早的老鹰(Eagle)酒吧,一边看着墙上学者们的涂鸦,一边焦急地等待“神舟六号”飞船返回的消息。当M的同事打来电话告知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着陆时,当过船长的W高声提议:“干杯!”邻座的“老外”得知原委后,纷纷过来向我们表示祝贺,我们感到很自豪。二是参观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研讨时,同学们讨论的不是“李约瑟之问” ,而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什么是李约瑟这样一个英国生物化学家写出了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而中国人却撰写不出来?我们感觉很郁闷。时至今日,虽然各行各业都有相关的史书,但少见具有世界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著作。

从剑桥大学回国后,我有了为自己所在行业写点东西的想法,开始注意积攒资料。2008—2018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交流的高峰期,我把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克劳顿管理学院和西点军校、法国图卢兹空客商学院和空客公司、德国弗劳霍恩研究院和柏林工大等地学习的厚重纸质资料都带了回来。2009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收购了十多家制造企业,我在集团分管该项业务,对每一个收购案都会从企业沿革、技术、经济、法律及所在国的历史着手深入研究,尽可能实地考察,慎之又慎。2018年3月,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对华301调查报告》将这些收购项目几乎都罗列其中,但找不出任何硬伤。4月,我依然按计划去美国底特律、德鲁斯的收购企业调研,试乘收购公司新研发的飞机、无人驾驶汽车,访问芝加哥波音总部风险投资部,参观芝加哥大学博物馆等。以上30多年的积累,使我在2019年完成了《世界航空航天企业百年发展与演变——莱特兄弟们的公司都哪里去了》(以下简称《发展与演变》)一书。2019年年底,我转岗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担任中国船舶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华润集团公司外部董事。

2020年年底,我在与时任中国船舶集团公司董事长L先生交流《发展与演变》一书时,他认为船舶行业也应该有本类似的书,中船集团有关单位还组织专家与我进行了交流。2021年春节前,时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Z先生看到《发展与演变》一书时打电话跟我说,石油化工行业也应该有本类似的书,从科技、经济、政治等角度讲透本行业企业发展与演变的故事。中国石化有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也与我进行了交流。由此可见,从多角度研究本行业发展的历史非常必要。钱学森曾说:“人,不但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有文化、艺术跟音乐。”无论哪个行业的从业者,阅历越丰富,越接近行业的顶峰,都会对钱老的话产生共鸣。

我曾去西北工业大学船海学院调研,在与时任党委书记张炜 博士交流时,他建议我利用独特的学业和职业经历,写写航空、航天、船海(西工大称之为“三航”)科技史。我说,科技史题目太大,但可先以问题为导向做些探索。2021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邀我为央企负责人创新班做讲座,我以“从‘三航’科技与产业发展史透视大国博弈之术”为题做了交流。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总编辑余佐赞先生看了演示文稿课件后,建议我写本书。

2022年6月,根据工作需要,我离开华润集团公司履职招商局集团公司外部董事,离船海更近了。对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招商局我早就有关注,招商局集团原副总经理胡政先生曾赠送我30多本关于招商局的书。2022年12月26日是招商局集团创立150周年,为此我在《中国船舶报》发表了《150年风雨同舟:从江南造船到轮船招商》一文。在将此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时,我对其概括为:“海国图志,闽沪造船,入不敷出,学士奏裁;洋务先驱,轮船招商,挽回航权,扶持国船;江南巨轮,马尾飞机,海空一体,为国筹计。”其中,“马尾飞机,海空一体”,是指1918年福州马尾船政局成立的飞机工程处,是中国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飞机制造厂,之后又搬至上海江南造船厂。其实,“海空一体”的历史并不是中国特色,在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都有类似案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甚至更早。

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2022年10月,在总结过去、擘画未来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多次出现“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党和国家对星辰大海赋予了更多的期待与希冀。希望本书亦可为此尽些绵薄之力。

大时代给予的机缘巧合,从业30余载的风雨彩虹,给了我写作《海空天5000年——大国文明与力量简史》的动力和能力。人类的航海、航空、航天探索活动按时间顺序先后出现,时间跨度5000多年。本书既有“理工思维”的逻辑,又有“人文视角”的思考,聚焦海空天文明与力量形成、发展的关键环节,选择有逻辑关系的典型事件,挑选标志性图片,梳理海空天文明形成与发展的5000年历程,透视航海、航空、航天之间的内在关系,发掘其中有影响的人文、科技和国家因素,展现海空天力量在大国兴衰与博弈中的作用,指出对当下和未来的现实意义。

为了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脑中可以浮现一张世界地图概貌。因为您会慢慢发现,有那么多历史巨变,包括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孕育海洋文明,还有“欧洲之角”葡萄牙开启大航海时代,甚至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发端于海角渔村。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希望本书能为海空天从业者节省一些阅读时间,了解更远、更多的跨界通识;更希望本书能与海空天爱好者产生共鸣,在仰望星辰大海、畅想诗与远方之闲暇,迸发出新思想、新创意,为人类生存拓展出新疆界。

吴献东
2023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 crZrwP6RBekf/tEho88+gDNaO7HndzBPK72n82NP6XbqZLPtdEnR9Ap++j208n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