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齐桓受胙:“尊王攘夷”霸政新秩序的建立

大家都非常熟悉《史记》中“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周幽王被描述成一个好色且任性的昏君,正是由于他宠幸“妖女”褒姒,搞得朝政日非,民不聊生。为了博得这妖女一笑,他竟然随意点燃烽火,玩弄诸侯的感情,侮辱诸侯的尊严,结果导致戎人入侵,诸侯无人来救,西周灭亡。

然而,据清儒古本《竹书纪年》与《清华简·系年》的最新记载,《史记》中所谓“烽火戏诸侯”的传说,只是“周亡(幽)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的一种戏剧化演绎方式罢了 。自西周中期以来,随着王畿贵族们累世供职于周王室,周王室的土地一点一点通过赏赐流入了他们的财库 ,至西周晚期,周王室的权威已遭到了严重削弱,而诸侯贵族的势力则大为崛起 。当诸侯来朝,周夷王甚至自废觐礼,“下堂而见诸侯”,以求取诸侯的拥护;周夷王之子周厉王更是被国人暴动赶下王位,而由卫国国君“共和伯”入主周室执政称王,从此开启了日后春秋时代诸侯兴起的滥觞 。接下来周宣王虽然又稍稍复兴了周室,还屡征戎狄淮夷,以榨取财物、掠夺劳力(见兮甲盘铭文),想要挽回周朝的颓势,结果却在晚年接连失利,乃至在千亩之战中“败绩于姜氏之戎”,“亡南国之师”,使得周王室嫡系的军事力量大损。

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本该认清形势,制定长策,零敲碎打,以缓图之。但宣王之子周幽王即位后,却仍急于加强君权,强硬实行改革,不仅驱逐老臣 ,侵犯贵族们的既得利益 ,还带头废嫡立庶,破坏周礼,所以诸侯们才在周室危亡之际做了“吃瓜群众”,坐视戎人杀死周幽王父子。这也就是《国语·郑语》上说的:“(幽王)九年而王室始骚(乱),十一年而毙。”所以,“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应是后世诸侯们编出来吐槽周王破坏传统、作法自毙的。而后世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即便对此故事有所怀疑,但作为儒家的信徒,他们也只有将褒姒妖魔化,才能调和西周王朝的崇高声望与其耻辱结局之间的矛盾,也才有理由继续视西周王朝为模范王朝,并继续苦修其礼仪与经典作为治国与立身之道。

周幽王死后,晋、郑等中原诸侯便将周平王东迁至成周 ,以躲避戎患,并在东方求取新发展。自西周建立以来,王室便着力于开辟南国,在东南持进取政策,成周寄存有不少东方与南方的委输地,正好可作为周室的新王都。可是,周平王也是有污点的。平王这个太子,本是周幽王与申戎首领申侯之女所生,而周幽王当初废嫡立庶,也是为了消除申戎在周政中的影响;但周平王并不甘心被废,所以逃到了舅舅申侯那里求援,并被申侯、鲁侯、许文公共同拥立为“天王”以对抗幽王(古本《竹书纪年》),周幽王欲进行讨伐,没想到申戎竟然联合犬戎 ,攻入西周杀死了周幽王。

由此可见,这周平王实有篡位弑父之嫌,他无论在道德、威望还是实力上,都无法做到统御诸侯 。结果天下诸侯都有样学样,礼崩乐坏,弑君乱政,戎狄蛮夷趁机交相入侵,染指中原。就在这旧秩序已经崩溃,新秩序还未建立的关键时刻,齐桓公与管仲站了出来,举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从而在王政之下,建立了霸政新秩序,这才保证了华夏文明的存续与绵延。所以笔者认为,讲述春秋时代的最好起点,应该是齐桓公与管仲,而绝非那个射中王肩而让旧秩序崩溃更快的郑庄公。 +wxY5X02oC4UtlWlAIhFARSL4W7EhnXPxn2I8+DlZb17DtKon8RdbF9Zr/KD4A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