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上庸三郡”

刘备赶走了曹操,这一仗打得实在漂亮。不过,刘备仍未停下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汉中郡东边的上庸郡,该郡初建于建安二十年(215),是曹操主持下设置的。曹操平张鲁后,分汉中郡的一部分置上庸郡,治所上庸县(故城在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四十里渚水北岸),下辖北巫、安乐、武陵、安富、微阳等五县。

在汉末三国历史上,上庸郡被频频提及,而提到它时,人们往往又与周边的房陵郡、西城郡相联系。房陵郡也始设于汉末,治所在房陵县(今湖北省房县);西城郡与上庸郡同时设置,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就历史、地理及风俗民情来说,上庸、房陵、西城三个郡紧密相连,它们大约位于今陕西、湖北、重庆等二省一市的交会处,人们习惯上称它们为“上庸三郡”,由于它们在益州刺史部的东边,又称“东三郡”。

上庸三郡示意图

就目前形势看,“上庸三郡”处在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大军事集团势力的交会处,所以它又被称为汉末三国的“中间地带”,谁占领这里,谁在战略上就有了主动权,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节点。这三个郡所在的地区先是被刘表和张鲁占据,后来都归了曹操。房陵郡太守名叫蒯祺,出身于荆州蒯氏家族,原来在刘表手下任职,刘琮投降曹操后蒯祺随之投降,曹操任命他为房陵郡太守。蒯祺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是诸葛亮的大姐夫。上庸郡太守申耽是地方上的实力派,他和弟弟申仪在这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刘备占领汉中后想选派一个人担任宜都郡太守,负责进攻房陵、上庸、西陵等地,以巩固汉中地区。法正推荐了自己的好友孟达。相对于法正近年来的风光无限,孟达在这段时间有些沉寂。孟达、张松与法正一样,都是密谋迎请刘备进入益州的核心成员,说起来都是刘备的功臣,但不知什么原因,刘备攻下成都后,孟达一开始并未获得重用,而张松在攻克成都前被刘璋杀害了。

当初刘璋派法正、孟达去荆州迎请刘备,给他们每人两千人马,刘备让孟达率这些人马一直屯驻于江陵。江陵归荆州,是关羽的防区,孟达一直待在那里。后来,关羽又把孟达调到秭归,仍在荆州范围内。法正向刘备建议,任孟达为宜都郡太守,命令他率所部由秭归进攻房陵郡。刘备接受了法正的建议,向孟达下达了命令。孟达能力很强,没费太多周折就拿下了房陵郡,顺便把太守蒯祺杀了。或许孟达事先不知道蒯祺跟诸葛亮的关系,所以就把他杀了;或许孟达知道蒯祺的身份,但觉得他是敌对阵营的人,没有多想就把他杀了。这件事情之后还将产生余波:孟达不久后投降了曹魏,过了几年又想从曹魏重返蜀汉阵营,但没能成功,落得个被杀的结局。有人对诸葛亮在其中的“不作为”表示质疑,认为他“公报私仇”,坐视孟达的失败。不过,这也只是猜测。

曹操唤曹彰来汉中要战刘封,曹彰还没有到,曹军就撤了,刘封没能跟这个“黄须”交上手,大概挺遗憾。刘备没让刘封太失落,马上交给他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从汉中出发,沿沔水南下与孟达会合,抢夺“上庸三郡”。《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刘备做出这样的安排是“阴恐达难独任”。如果没有这个“阴”字,这句话的意思或许不难理解,那就是担心孟达力量不够或能力不足。而有了这个“阴”字似乎就是另外的意思了,可能担心孟达在“上庸三郡”势力坐大,从而不听指挥。说到底,孟达跟随刘备的时间还太短,尽管有法正的力荐力保,但刘备还是不太放心。所以,刘备特意明确刘封到达后“统达军”,成为上庸地区的实际负责人。刘封此时的军职是副军中郎将,低于杂号将军、偏将军,而孟达作为郡太守,无论年龄、地位还是功劳,都远高于刘封,对刘封未必肯服气,这为他们日后矛盾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而刘备对孟达既有“阴恐”之意,也一定会把此去的真正意图告诉刘封,所以刘封并不把孟达当回事。

刘封指挥孟达继续攻打上庸郡,上庸郡太守申耽投降。申耽作为地方实力派,近年来先后归顺过刘表和曹操,不过这都是名义上的,因为他才是真正的“土皇帝”。上庸地区山大沟深,历来独立性很强,多由本地豪族、大姓统治,外来势力很难真正掌握这里。为笼络申耽,刘备拜他为征北将军,兼任上庸郡太守,拜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兼任西城郡太守。这样,曹操辛苦经营的汉中、房陵、上庸、西城一线全部落入刘备手中。在西线战场的这一轮争夺战中,曹操完败。

“上庸三郡”纳入刘备势力范围后,该地区的实际负责人仍是刘封,刘备将刘封的军职提升为副军将军。孟达的军职不详,也许他此时继任了房陵郡太守一职。论年龄和资历,刘封不如孟达;论名义上的职务,刘封这个杂号将军不如申耽的征北将军;论实际影响力,刘封不如申耽与申仪。如果相安无事,大家或许会加以忍让,以求各自相安;可一旦有事,刘封能不能把控住局面就难说了。

从表面上看,刘备又一次获得了巨大胜利。“上庸三郡”纳入刘备的势力范围,连通了汉中与荆州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不过,就目前来看,“上庸三郡”对刘备集团的战略意义还难以发挥出来,因为“上庸三郡”固然是一个战略要点,但特殊的地理环境也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大家重视“上庸三郡”,看中的是它处于“中间地带”的位置,希望一旦用兵可以从这里走个捷径,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这往往也是一厢情愿,因为“上庸三郡”的位置虽然好,环境却不好,尤其是交通条件,这里全是大山深谷,大部队行动起来非常不便。再者,这里地广人稀,如果驻军较多,经济上就得“倒贴”;如果驻军不多,又难以控制。综合以上可知,“上庸三郡”这个战略要点如果经营得不好,就会成为“战略陷阱”。 dRv0VN8Pl6HRBoVPde9LSVjIKBkpBYo55fgMKOefOxPFLK6nvV7LcW07iBIFXO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