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即统编语文教材,变化较大的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作品加上课外诵读作品大约有70篇,古文有30多篇,另有节选古典长篇小说4部。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在古诗文的比重上也有变化,精选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其中古诗词30多首,古文30多篇,几乎占全部选文的一半。新教材中古诗文选文比重的增加,表明了国家对古诗文学习的强调和重视。而古诗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于通过帮助中学生对文本所承载的历史与优秀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知,引导他们认识古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达到品格的养成。
多年来,古诗文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从学生角度来说,古诗文,尤其是古文,文字本身晦涩难懂,中学生并没有较强的解读词句的能力,文言文阅读与学习的基础相对薄弱,对一些常用字词积累不够,学起古诗文自然觉得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热情。同时,学生的古诗文课外阅读量也大多偏低,对古诗文阅读方法掌握得不好。从教师角度而言,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大多采用程式化教学方法,套路往往大同小异:介绍作者,介绍背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一问一答串讲,总结主旨,再背诵等。这也是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的一个原因。另外,古诗文内涵丰富,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因此教师要解读古诗文文本,自身的知识面就要宽广丰厚,而有的教师自身的古诗文文化知识基础就相对薄弱,更遑论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古代文论传授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