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边死路:如果夸父在西游逐日,他的结局是什么?

西游世界的大地有水、火、山、石、土五形,天空有日、月、星、辰四象。那么天与地是独立存在的吗?假设西游世界的天地是相通的,那么就必定会存在一个把天与地连接起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天柱。那么天柱是什么样子的?又有几根呢?我们对比了不同的神话发现,天柱存在的方式有两种:

(1)一种叫蘑菇式,在世界的中间有一根柱子撑着天。

(2)一种叫围墙式,中间没有柱子,而是在天的边缘,最少四根起步。

这两种天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顶天立地。北欧神话中天柱有四根,分东西南北,是典型的围墙式。我们中国神话的天柱是典型的蘑菇式。《淮南子·天文》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共工是炎帝的孙子。黄帝和炎帝一起联手打败了蚩尤之后,战争并没有结束,其子孙之间又为争夺帝位而战斗不止。天柱也叫不周山,关于共工怒触不周山还有一说。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不合,向火神发动进攻,突袭火神祝融所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长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烈焰的火龙迎战,所到之处,黑暗退去,大地重现光明。

惹事的是共工,打不过的还是共工。共工一路逃到不周山,被祝融带兵包围。共工又羞又愤,一头撞向不周山,把天柱撞断。您瞧,不周山的这个名字就不好:不,否定;周,周全。合起来就是不周全,那注定早晚得出事。所以在上古神话中,人间本来是有天柱的,后来被共工给撞毁了。当然,说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天柱,共工并未出现在吴承恩构建的西游世界里,所以这并不是我们论述西游世界天柱的依据。那么在西游世界里,存在类似的天柱吗?

《西游记》第1回,原文对花果山的描述: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

万劫无移大地根。

《西游记》第65回,取经团队来到小西天也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三藏扬鞭指道:“悟空,那座山也不知有多少高,可便似接着青天,透冲碧汉。”

行者道:“古诗不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但言山之极高,无可与他比并,岂有接天之理!”

八戒道:“若不接天,如何把昆仑山号为‘天柱’?”

行者道:“你不知,自古‘天不满西北’。昆仑山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顶天塞空之意,遂名天柱。”

西游世界有天柱,它就是花果山。当然曾经的昆仑山也是,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说,重点先说花果山。紧接着原文又说了: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花果山虽然被叫作擎天柱,但是山顶不是天却是一块石头。这之间是不是存在什么误会?一般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把花果山和天柱联系在一起。

要想找到原因,就必须彻底改变我们对《西游记》的固有观点。我们认为西游世界是静态的,认为这个世界本该就是这个样子。事实是,西游世界是动态的,是变化的。过去有的,现在未必有。现在没有的,未必过去就没有。简单点说就是:我们看到的西游世界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是一个个偶然让它变成了这个样子的。正如人的一生,出生和死亡是必然的开头和结尾,但中间的过程,充满偶然。一个个偶然聚在一起,变成了必然。这种偶然,贯穿我们解读《西游记》的始终。

吴承恩前一句写花果山是天柱接着天,后一句就写山顶上只有这么一块石头。如果说吴承恩故意制造了这种矛盾,那么这其中省去的,正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天柱不接天,天柱变矮了,花果山究竟发生了什么?那块孙悟空出生的石头又是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我们先搁一搁。总之,西游世界诞生的时候是有天柱的,只是现在我们看不到了。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出自唐诗: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谨慎,还隐含着人类对天边的探索。1522年9月6日,麦哲伦历时1082天,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终于找到了天边,原来天边就在脚下,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我们的脚下既是天的起点,也是天的终点。紧接着,我们认识到了太阳星、银河系、系外星系……开始探索宇宙的天边。那么您说,西游世界是不是也一样有人在探索天边呢?既然西游世界有天柱,那么就一定存在天边。

《西游记》第7回,如来与孙悟空定了一场赌局,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

我们都知道,这是如来的手掌,孙悟空没有到达天边。孙悟空打赌失败后,难道就不想去看看天的尽头到底是什么样子吗?他当然想,可孙悟空刚想去看,如来反手一推,孙悟空就被压住了,猴子的这个想法被阻断了。

还是《西游记》第59回,猪八戒介绍斯哈哩国的那段话:“原来不知。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为‘天尽头’。若到申酉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声。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振杀城中小儿。”

重点是这几个字:欲呼为“天尽头”。太阳日落之处也就是西海,这差不多算是天尽头了。如果西海的太阳落水之处勉强算是西游的天边,那么东海太阳升起之处,是不是也能算作西游的天边呢?这就有意思了,西游世界的天边是海,东西两海相通,是一条太阳升落的专属水道。您想想这会出现一个怎样的现象?东西海在日落、日出之时会出现短暂的极热,随后就是极寒。而南北海因为没有太阳的出没,就是常年的极寒与黑暗,那里就是西游世界的“黑寒地狱”。

更有意思的是,纵观整部《西游记》,我们没有发现有哪位神仙或妖怪到达过真正意义上的天边。借鉴一下夸父逐日的桥段,设想在西游世界那些企图到西游天边的神仙妖怪的下场。

《山海经》中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按照《山海经》所说,夸父是追到了太阳的,而且还进入了太阳。但是太阳太热,致使他的身体严重缺水,他在找水喝的路上活活渴死。我们大胆猜测:凡是去寻找天边的西游神仙都不会有好下场。他们要么冷死,要么热死,西游世界的天边就是一条死路。从这个角度说,如来阻止孙悟空飞到天边去求证,也算是救了他一命。 yO0l7f+VtMM6u/jUBAt8itK/5OoUE21dA2f8W3xwDhDToJdTHSaon1W/L5YrSQ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