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早期人类和上古妖兽,这回我们来说说人类、走兽、飞禽三族的首领。《西游记》第1回,群猴对孙悟空说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
《西游记》第77回,如来也说道:“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
可以确定,带领上古妖兽族群的一个是号称万兽之王的麒麟,另一个是号称鸟中贵族的凤凰。但具体是哪一只麒麟和哪一只凤凰,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我们不得而知,也不重要。因为到了几万年后,也就是大闹天宫和取经时期,他们早已消失在了西游世界的历史长河中。
其实无论是麒麟还是凤凰,又或者是人类的领袖,他们地位的确立,都要在西游世界的第5个5400年之后。因为在第5个5400年,天柱山才孕育出最早的万物生灵。而在第6个5400年,这批万物生灵才能阴阳交配,繁衍生息。这时的万物生灵,因为有天柱山交合之气的加持,有漫山遍野丰富的花果资源享用,可以说是一片生机,其乐融融。而当一个族群需要一个首领的时候,往往也是族群出现危机的时候,甚至是出现战争的时候。
关于早期人类的生活状态,《西游记》原文也是没有任何记载的,但是我们依旧能在原文中找到诸多的影子。《西游记》的第1回,原文就详细描写了花果山群猴的生活状态,这些小猴子,一个个,爬树攀藤,采花摘果,扔石头,丢沙包,赶蜻蜓,抓蝴蝶。此时的猴群生活,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更没有猴王带领群猴之说。也许您就会问,那美猴王孙悟空去哪儿了?现在的美猴王,也是众多猴子当中很不显眼的一只罢了。不信您看现在孙悟空在干啥呢?吃花草,喝泉水,和狼虫相伴,与虎豹为群。
在花果山上,猴群没有猴王,狼虫虎豹也没有捕杀猴子,猴子还能和他们做朋友。那么回到上古时期,早期人类和上古妖兽的生活状态,不就是几万年后,猴群与虎豹狼虫的生活状态吗?山还是那座山,只不过上古时期叫天柱山,几万年后,它又多了一个名字,叫花果山。
那为什么最后三族会选出族群首领呢?因为在享受完5400年的“免费长生之旅”后,三族都感觉到危机出现了!他们没有办法离开天柱山,但是随着消耗,天柱山上的资源日益减少:吃的有限、喝的有限、住的有限、玩的有限……总结一句话就是:资源不够用了。而这一点,在几万年后的花果山群猴身上,也有所体现。
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发现了水帘洞,就顺利当上猴王。您想想看,这群猴子在花果山上生活了世世代代都不需要猴王,为什么孙悟空出生后不久,就迫切地需要一个猴王呢?花果山作为万物生灵的母亲,也是万千妖魔的聚集地。群猴的活动范围,也仅限在水帘洞瀑布附近。且看这么芝麻大点儿的地盘,生存着多少只猴子呢?《西游记》第3回,孙悟空当上猴王后,居然号召到了47 800只猴子。算上那些没有来响应孙悟空号召的漏网之猴,这个数字只会更大!
在孙悟空没有发现水帘洞之前,群猴的生存状态是: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总结一句话就是:居无定所,随遇而安。等到孙悟空发现水帘洞后,他是这样定义自己的功劳的:“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群猴需要一个猴王为族群扩充拥挤的地盘,这就是它们需要猴王的原因,也是孙悟空出现的意义。
再回到上古时期,走兽、飞禽两族的首领是麒麟、凤凰。那么人类的首领是谁呢?《西游记》第1回,吴承恩的开篇诗写道:
混沌未分天地乱,
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濛,
开辟从兹清浊辨。
《西游记》第21回,原文描述黄风怪的三昧神风:“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西游里一直没有出场过盘古大神,但却一直充斥着他的传说,他是鸿蒙时期的人类,也是《西游记》原文有记载最早的人类,他居然出现在开篇诗里,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盘古就是西游第一人,同时是早期人类的首领。
早期人类与上古妖兽在天柱山上的故事,其实就是群猴与虎豹狼虫在花果山上的故事。群猴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早期人类就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所以孙悟空当上美猴王,不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盘古当上人类首领吗?至于盘古是怎么当上首领的,原文没有更多线索,我们也没有办法更好地展开。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将会带领早期人类走过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盘古开辟”的过程。那么到底他为人类做了什么?三族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