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古妖兽:法天象地之术的西游历史意义

早期人类体形巨大,虽然没有人能活到后来的取经时期,但通过缩小版的巨人混世魔王和如来,我们依旧能看到巨人一族的影子。在孕育万物的天柱山上,除了有人类还有飞禽和走兽,统称“禽兽”不是很好听,我们姑且把他们统称为“上古妖兽”吧!所以这一回我们切换一下视角,看看在上古妖兽眼里,巨人一族是什么样的。他们是能与我匹敌的肌肉男,还是我能一个打十个的小喽啰?

由于天柱山孕育万物时,仙胞的体形重量不同,散落在天柱山上的位置也不同,三族在天柱山上的领地划分是这样的:

(1)走兽的仙胞最重,散落在天柱山脚,山脚是他们的领地,他们善于奔跑。

(2)人类的仙胞其次,散落在天柱山腰,山腰是他们的领地,他们善于思考。

(3)飞禽的仙胞最轻,散落在天柱山顶,山顶是他们的领地,他们善于飞行。

人类和上古妖兽的关系,总结一句话就是:抬头见低头也见。和早期人类一样,《西游记》原文同样也没有对上古妖兽的任何直接记载。庆幸的是,和早期人类一样,原文留下了很多有关上古妖兽的蛛丝马迹,他们一样体形巨大。由于线索较多,我们只列举其中三条比较有代表性的。

线索1:法天象地之术

先强调一点,早期的西游世界是没有法术和法宝概念的,法术和法宝是在不断战争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产物。和长生的知识一样,法术和法宝也有着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说。法天象地之术,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长得和天一样高,和地一样大的法术。

《西游记》第3回,孙悟空卖弄神通,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

《西游记》第6回,孙悟空大战二郎神:“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

因为有了这项法术,一米多高的孙悟空就可以长得和泰山那么高。当然了,这项法术除了可以长高长大,也可以变小变矮。《西游记》第74回,小钻风说自家大王青狮精,“长官原来不知。我大王会变化:要大能撑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取经期间,孙悟空就很喜欢用这项法术,和妖怪打斗时长高长大,让自己占据上风。探索敌情时可以变小变矮,专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

我们之前说过,西游世界讲的是因果,果就是几万年后西游世界存在法天象地这项法术,那么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项法术呢?又是什么人需要这样的法术?设想一个场景:一只大象和一只老鼠打架,老鼠要怎么赢大象呢?老鼠虽然小巧灵活,但面对大象也只能挠挠大象的脚。老鼠要把大象撂倒,就得和大象一样大,不然老鼠就会被踩死。法天象地之术的存在意义就是:让弱小的人类能与庞大的妖兽有一战之力。早期人类虽然是巨人,但面对上古妖兽依旧是弱小的一方。当然现在战争还没有爆发,我们只是提前说一下,不过也很快了。

线索2:两个上古妖兽的后裔

这里主要讲两个上古妖兽的后裔,一个是飞禽的后裔九头虫,一个是走兽的后裔九头狮子。强调一下,在《西游记》里,九头虫不是虫子而是鸟类。至于他们为何长出九个头,简单说就是因为他们都是上古妖兽真龙的后裔,体内继承着真龙独有的自我复制基因。这一点到了后面人龙之战阶段,我们重点介绍西游里的龙族时,您就知道了。现在且看九头虫和九头狮子究竟长什么样。

先说九头虫,《西游记》第63回,九头虫现出原形时:

毛羽铺锦,团身结絮。

方圆有丈二规模,长短似鼋鼍样致。

两只脚尖利如钩,九个头攒环一处。

展开翅极善飞扬,纵大鹏无他力气;

发起声远振天涯,比仙鹤还能高唳。

眼多 灼幌金光,气傲不同凡鸟类。

猪八戒看见心惊道:“哥啊!我自为人,也不曾见这等个恶物!是甚血气生此禽兽也?”

行者道:“真个罕有,真个罕有!等我赶上打去!”

九头虫有多大虽然没有说,但见多识广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给出的评价居然是两个字——恶物!双方交手时,九头虫更是凭一己之力以一敌二打退孙悟空,叼走猪八戒。

再说九头狮子,他比九头虫更夸张,《西游记》第90回,九头狮子出手:

那老妖驾着黑云,径直腾至城楼上,摇一摇头,唬得那城上文武大小官员并守城人夫等,都滚下城去。被他奔入楼中,张开口,把三藏与老王父子一顿噙出;复至坎宫地下,将八戒也着口噙之。

原来他九个头就有九张口,一口噙着唐僧,一口噙着八戒,一口噙着老王,一口噙着大王子,一口噙着二王子,一口噙着三王子。六口噙着六人,还空了三张口,发声喊叫道:“我先去也!”

后文孙悟空再与九头狮子叫阵:“你看他身无披挂,手不拈兵,大踏步走到前边,只闻得孙行者吆喝哩。他就大开了洞门,不答话,径奔行者。行者使铁棒当头支住,沙僧轮宝杖就打。那老妖把头摇一摇,左右八个头,一齐张开口,把行者、沙僧轻轻的又衔于洞内……”

纵观整部《西游记》,一招就把孙悟空制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如来,还有一个就是九头狮子。取经期间,但凡上古妖兽的后裔,他们的作战能力都异常强大。即便是孙悟空也很难是他们的对手。他们一旦现出原形,庞大的身躯散发出强大的气场,足以震慑住对手。这些上古妖兽的后裔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在后来的西游世界也都粉墨登场,有的沦为了妖怪,有的当上了神仙。

线索3:一副上古妖兽的躯壳

这一副躯壳就是牛魔王。不过,要先声明一点:根据我们掌握的原文信息,牛魔王原本不是牛,而是实打实的人类,是西方佛教的大力王菩萨,他只是披着一副牛的躯壳,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详细论证说明。那么牛魔王的这副躯壳到底有多大呢?

《西游记》第61回,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牛魔王现出原形,原文写道,“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馀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对行者高叫道:‘泼猢狲!你如今将奈我何?’”这副大白牛躯壳长一千多丈,高八百丈,这就是上古妖兽的庞大体形。换算成这一组有数字您就有概念了:牛魔王身长4950米,身高2640米。

也许您会好奇,牛魔王的原形就是一座山呀!还有什么山头,能容得下这巨大的身躯呢?如果您这样问,就犯了我们解读西游的禁忌了,因为您的下意识是把现实世界的山头带入到了西游世界中做对比。而我们解读西游的原则是,西游的问题最终要回归到西游里来解答。西游的山头与现实的大不相同,我们搜集出所有西游世界山头的资料信息,发现山头一般分三类:

(1)方圆300里的小型山头,比如老鼠精的陷空山;

(2)方圆600里的中型山头,比如黄风怪的黄风岭;

(3)方圆800里的大型山头,比如狮驼三妖的狮驼岭。

这样看来,即便牛魔王这副身躯再大,也不过就方圆几里罢了。相对于西游里这些山头来说,那就是西瓜里的一粒西瓜籽。 WriI5aSUuzGGjZnBv0qVKiBjJR8RGiBHGpH1wPofJAhQBwtCxxUGsSdSgNfblL8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