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荣春社弟子,本人领受过老师尚小云先生的亲手栽培和谆谆教诲,有幸领略过先生挥洒自如的精湛表演与美轮美奂的舞台丰采,对尚派艺术多多少少有所领悟。
梨园盛传一段佳话:梅尚程荀以“四红”“四妃”“四口剑”之剧目,四家争胜,使京剧增色。其中的“妃”与“剑”,指梅演杨贵妃、尚演汉明妃、尚演《峨嵋剑》。
有史料表明,小云先生坐科三乐期间,不晚于十五岁即演《宇宙锋》,十七岁首次赴沪,以《宇宙锋》打炮,且出演次数最多。先生十六岁拜师路三宝,与梅氏同一师门,学同一剧目《贵妃醉酒》,遂即演出。在此后较长时间里,《宇宙锋》与《贵妃醉酒》也曾作为先生的拿手戏经常露演。但是,在尚派创立过程中,先生放弃了淑女泣血《宇宙锋》,代之以侠女愤挥《峨嵋剑》;冷落了“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倾心塑造了“能为君王罢征戍,甘心玉骨葬胡尘”的汉明妃。同时,构建了与尚派艺术相适应,彰显尚派剧目特色的数个引人注目的人物系列,即以谢小娥、花蕊夫人为代表的烈女系列,以绿衣女侠、青城十九侠为代表的侠女系列,以秦良玉、林四娘为代表的女将系列,特别还有以云亸娘、北国佳人为代表的所谓“蛮女”——少数民族妇女系列。总之,反映尚派艺术、标志尚派艺术的是一大批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变化和具有开拓意义的创新之举,人们或认为是先生豪爽性格、尚武精神、技能优长所使然。但从历史的、时代的视角望过去,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则启发我们的新思考、新认识。
小云先生生于1900年,当他入科学艺的第四个年头,辛亥革命爆发,八年后(1919年),也就是先生出科搭班的第三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这一历史时代,新思潮与旧意识激烈碰撞,“女界革命”声浪高涨,社会舆论讴歌秦良玉、梁红玉及东欧女豪杰苏菲亚(她在1881年炸死了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倡导豪勇、强悍的英雄精神。女界楷模、革命烈士秋瑾,用“剑”与“火”对抗恶势力,对抗不平社会,自我命名叫作“鉴湖女侠”。与旧意识断然决裂的作家鲁迅,提出新女性伟美、勇敢及“复仇”精神的理想标准。纵观文字,具有侠骨雄风仗剑行的“英雄”形象在诗歌与小说中大量涌现。放眼京剧舞台,尚氏的烈女、侠女、女将形象,气概非凡,光彩夺目。
先生不是政治家,不是革命家,他的作品并非自觉“要为革命鼓与呼”。先生是艺术家,他以艺术家敏锐的感悟力觉察到此刻平民百姓的好恶,社会潮流的弃取。懂得唱戏要应时的先生,一腔豪情为烈性女儿讴歌,为巾帼英雄呐喊,应和了时代浪潮的朗朗涛声。
民国初期提倡“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讲求民族和睦,关注少数民族是空前的。先生也把注意力投向少数民族,在京剧舞台上正面刻画少数民族妇女精英,开历史之先河。剧中倡团结反分裂精神可嘉。
综上所述,我们所得的印象是,尚派新(改)编剧目,具有“辛亥”“五四时代”“女界革命”新思潮的深刻烙印。
尚派新戏,故事曲折,情节跌宕,忠奸分明,善恶有报,否极泰来,大快人心,是典型的情节剧(如现今电影分类中的剧情片)。这类剧目,虽言“复仇”“抗侮”,意在励志、自强,透过抑强扶弱、除暴安良,给人以抗争的勇气、胜利的信心,没有哀伤,没有气馁,没有晦暗(人们说:“尚派无悲剧!”),表达着平民百姓的道德取向、思想诉求和精神风貌。其文词,但求通俗易懂,不指望典雅艰深,尽力贴近平民百姓的欣赏水准。在舞台体现上,极力营造浩然正气和阳刚豪气,绝不沾惹贵族士大夫的腐臭气和小市民口味的风骚狐媚气,充分张扬平民大众健康的审美情趣。
尚派剧目,一戏之中技艺安排极其丰富。或允文允武,或载歌载舞,或唱念繁重,表演艺能——特别是剧中女主角的表演,容量大,强度高,真个是吃功费力。况且,先生一向主张“既唱戏,不惜力”,最为厌恶演出中的偷奸耍滑、懈怠散漫。尚派戏的表演,就是以“真材实料、加大投放”的姿态,给予观众——特别是那些平民观众,最大限度的欣赏满足。
1933年8月,先生挑班的重庆社在《群强报》上刊登启事,郑重声明“提倡真正平民主义之票价”,先生平民主义思想透过“票价”而公之于众。但又岂止票价而已?
尚派艺术,从剧本选材到类型样式,从语言风格到舞台风气,从表演追求到艺术态度,全面地、深刻地反映出平民主义思想倾向。或可以概括地讲:平民主义即是尚派艺术的精神内涵。
认识尚派艺术,需要把握尚派艺术的风格特点与审美特色。
有些论者,把尚派艺术风格归纳为“文戏武唱”。此一提法本是杨派“武戏文唱”的派生物。由于概念的费解(如何谓“武唱”),空劳文字阐释,仍不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其实,无须概念帮忙,尚派艺术的独特风格是这样鲜明、突出地呈现于舞台,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地表现出它的特征为:有激情、有张力、有棱角。
激情、张力与棱角,合三而一,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尚派艺术风格。有激情、有张力、有棱角,体现于尚派表演的一切领域、一切剧目,无论唱、念、做、打,无论《祭塔》《出塞》《玉堂春》《梁红玉》,无不如此,概莫能外。可以断言,激情、张力与棱角,三者失其一,便不是尚派。
论及尚派艺术的审美特色,似可做比较观察。缺少梅派的华贵,独有尚派的质朴;缺少程派的委婉,独有尚派的爽朗;缺少荀派的玲珑,独有尚派的壮实。尚派艺术之美,是为——朴直,壮美。
(本文原载于《中国戏剧》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