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吾有短文如下:
甲子重阳,贯涌别立堂号,命名“有容”。
京都梨园,讲传承,尊正宗,重门楣,各立堂号为标志,门徒传人或称“某某堂弟子”相显扬。先祖入行,父辈出道,以“春林堂贯”行世。
吾自幼学戏,半途转轨,从台前退居幕后,由场上改向案头,破专一表演广涉表、导、编、史、论,于专业增容;破单一京剧而广涉京、昆、梆、落、滩簧杂曲等,于剧种增容;破唯一剧学而广涉文、史、哲、美、教,于学理增容。增容要兼容,兼容须有容,况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当广纳博采,歧见能容,遂保存老堂立新堂,取“有容”为号——寄怀明志焉。
此文约略表明吾治学轨迹,并透露工作之大概。
吾自毕业留校供职中国戏曲学院,做教员兼任管理,始终坚持授课与创作、管理与科研“四位一体”“双轨并行”,认真践行“干一行钻一行”,努力争取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奉献教材、剧作等若干成果,同时产生这一沓文章。
经数十年之探索,吾深切意识到戏曲教育乃一门大学问,须得清晰认识并严谨把握其科学性;戏曲编剧无定法而有技法,须得认真领会并巧妙运用其艺术性;戏曲舞台艺术博大精深,须得精研之、准释之、转化之,乃促其发扬光大。
探索系学程,论文即作业,而今汇总作业,结集出版,庶几引起同道兴趣而推进研讨,吾之愿也。
贯 涌
2021年1月30日于京华仰酸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