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张良,字子房,韩国都城新郑(即今河南郑州)人。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他的祖父、父亲,先后担任韩国相国,辅佐过五代韩王。战国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就是说官位可以世代传承。如果没有意外,张良未来本也可能担任韩国相国。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张良约20岁,韩国被秦国灭掉。张良家族中多人战死,他侥幸逃亡。张良为报国仇家恨,立志反秦。

那时,大秦帝国势力正在巅峰,文臣如云,武将如雨,精兵百万,再加上秦始皇雄才伟略,若想反秦,谈何容易?

当时,张良的弟弟去世了,他却先不安葬,散尽家财,雇用刺客,终于请到一位叫仓海君的大力士。张良为他打造了一根重达120斤的大铁锤。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东巡,途经韩国故地。张良精心分析秦始皇的巡查路线,决定在古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城东郊)这个必经之地刺杀秦始皇。

那一日,秦始皇大军浩浩荡荡,经过古博浪沙。趴在山顶的张良,仔细观察后,指挥仓海君甩飞铁锤,砸向车队中唯一一辆六驾马车,结果误中副车。

秦军哗然,疯狂四处搜索,当然没有找到张良,因为铁锥飞向天空的那一刹那,张良已经从小路逃之夭夭了。

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全国通缉刺客,却久无音信,不了了之。

张良能逃过一劫,外貌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司马迁曾经感叹:“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意思是:我以为张良身材健壮高大,威武不凡。看了他的画像,才知道他的身材相貌像一个眉清目秀的美女。

同理,秦国官吏恐怕也想不到一位敢于刺杀秦始皇的猛人,长得会如此柔弱。

张良刺杀失败后,整日唉声叹气。有一天,他皱着眉头路过沂水圯桥,一位身穿粗麻布衣的老人站在桥上淡淡地瞧着他。老人脱掉一只鞋子,扔到桥下,道:“小子,给老夫把鞋捡起来!”

张良吃了一惊,大怒,下意识握紧拳头,要揍这个老头。他看着对面须发洁白的老人,强忍一口气,下桥取鞋递给老人。老人却不接鞋子,淡淡道:“给老夫穿上。”

张良再次强忍着揍老头的冲动。算了,好人做到底!张良单膝跪地,小心翼翼地为老人穿上鞋子。老人连一句谢谢也没说,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张良莫名其妙地看着老人远去。他心想:这老头可能有毛病吧!

老人走远了,又返回来,对张良道:“孺子可教也。五天后凌晨,与老夫此处再会!”张良虽不知何意,仍恭敬道:“好!”

五天后的黎明,张良赶到圯桥。老人已站在桥上了,他对张良怒道:“与老人相约,反而迟到!为什么?五天后再来相会!”说罢,老人转头离去。张良站在桥上目瞪口呆。

又过了五天,张良听到公鸡打鸣后,便起床,简单梳洗后走向圯桥。他惊奇地发现,老人又站在桥上了。老人对张良怒声道:“怎么又迟到了!五天后再会!”又转身离去。

张良在五日后,半夜时分,便抢先一步站在圯桥上。等到黎明,老人面带微笑,缓缓走来,他掏出一本书,道:“这就是做人的道理。熟读此书便可做帝王的老师。10年后,你会大展宏图。13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说罢,老人大步离去。张良冲着老人背影躬身行礼。

天明后,张良看到此书封面上写着“太公兵法”四个大字。张良觉得此书非同寻常,日夜研习诵读,见识和谋略进步飞快。

这个颇具奇幻色彩的典故称为“圯桥进履”。

经过老人的点化,张良从一个热血莽撞的青年,领悟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待人变得真诚谦和,人们愿意与他这样的人相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刺秦失败后,他渐渐地学会为人处世,为日后的帝师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4IbdYgHUYKsKgu4tKXV42c/zc0A81N0kesRTeAH81y8G/EdST1J9K1bTkSuYZ4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