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可造时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刘邦带领一群壮丁到骊山给秦始皇修墓。壮丁们知道此去九死一生,瞅着机会,便逃走了不少。依秦法,作为带队人的刘邦严重失职,有可能被砍头。

帮闲们纷纷劝说:“刘亭长,咱们也撒丫子溜吧!”

刘邦长叹一声,咕嘟咕嘟喝了一瓶酒。他伫立在斜阳下,阖上双目,陷入沉思。

当年,自己曾经到国都咸阳服役,见始皇出巡,长叹一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自己是平民出身,走到这步是被命运所逼。自己还有年轻漂亮的老婆,有一对可爱的儿女,有一群相交几十年的兄弟。不逃一定死,逃则能保命。自己已经是47岁的人了,重新“创业”是不是晚了点?怕个啥,大不了一死!

刘邦奋力扔飞酒具,昂起头颅,睁大眼睛,张开双臂,朝着剩余的壮丁大喊道:“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你们跑吧,我也跑!

有十几个壮丁互相看了看,笑道:“刘亭长,俺们跟着你跑!”

刘邦也笑了。

他大叫道:“好,都是兄弟!酒,管够!”哥几个喝得醉醺醺的,开始往深山逃。探路的小兄弟慌慌张张跑回来了,喊道:“刘亭长,不好了!前面有条白蛇拦路。”

刘邦不愧是泗水亭“扛把子”。司马迁用寥寥十几字,塑造了一位大气豪迈的英雄——“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因卧。”

这便是千古传扬的汉高祖斩蛇起义。

在千古一帝秦始皇病死沙丘这一年,未来的汉高祖刘邦失去秦朝“公职”,开启逃亡模式。

几个月后,陈胜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他喊出了那句让无数男儿热血沸腾的豪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六国贵族与广大饱受压迫的苦难农民纷纷建立武装势力,反抗大秦帝国。大量秦国官吏或战死,或起义,或逃亡。举国大乱。

这便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沛县的一群秦国官吏,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如今天下大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起义,又名造反。诛九族的大罪,谁来当老大?沛县县令也想反秦,但犹豫不决。萧何、曹参等经过协商,安排杀狗仔兼刘邦妹夫樊哙,请刘邦回沛县主持大局,县令也同意了。

论年龄,刘邦春秋鼎盛,是沛县一群兄弟的老大哥;论人脉,他朋友多;论为人,刘邦豪气冲天、精明能干。他做过的事,让上司和百姓都非常满意,他深得沛县父老的爱戴。

拯救父老乡亲的重任将落在刘邦身上。沛县县令听说刘邦真要回来,反悔了:你们怕不是要杀我呀!县令立刻下令关闭城门,派兵抓捕萧何、曹参等人。很快,刘邦回来了。他看到紧闭的沛县城门,几十年在社会底层生活的经历浮上心头。刘邦明白老百姓最需要什么。

刘邦安排弓箭手,向城内射了信:“亲爱的父老乡亲们,天下人受不了秦国了。全国各地都在起义,各地诸侯要打过来了。乡亲们为什么还要为县令守城?我们跟着起义军混。最起码,咱们一家老小,一定能活着。赶紧抓住县令杀了。否则,等起义军杀过来,大家全完蛋了!”

城里人选择相信他们的刘亭长。沛县父老抓住县令,打开城门,拥立刘邦当领袖。萧何还为刘邦起了一个称号“沛公”。

从此以后,无论艰难险阻,沛县子弟兵随刘邦南征北战,九死无悔。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刘邦正式加入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他完成了由刘亭长到“沛公”的华丽转身。

刘邦几十年厚积薄发,开启了令世人惊艳、后人向往的成功之路。在残酷的秦末战场上,刘邦待人极为厚道,以仁义为本,被起义军称赞为“长者”,即年老德高的人。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刘邦投奔了项梁扶持的楚王。楚王和诸位老将商议后,得出结论:秦地父老因为君王暴虐,受苦受难很久了。派一位忠厚老实的人前去,善待百姓,秦地才会降服。沛公看上去很靠谱,可以派他去。

根据史书记载,刘邦的军队“所过无所掠”,即行军不抢百姓。在乱兵如匪的年代,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得,主将得有一颗仁者之心,才能严明军法,约束士卒。

快50岁的刘邦,旗下人才之盛实在了不得。

文有靠着人格魅力收服的谋圣张良、顶级内政人才萧何,武有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的猛将。他领着一帮精锐,西取关中。

一路征战,胜多败少,一年左右的时间,刘邦就杀入关中腹地。

秦王子婴元年(前206年),刘邦迫降秦王子婴。自秦孝公以来,令东方诸国心惊胆寒的大秦,灭亡于泗水亭长的三尺剑下!也许直到那一天,世人才看懂了刘邦。

刘邦进入咸阳后,看到美轮美奂的咸阳宫、莺莺燕燕的六国佳丽及数之不尽的珍宝,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刘邦在宫里干了什么,史书没有记载。反正,他是不想出来了。

手下看不下去了,樊哙直斥他要做一个土财主,但刘邦没有搭理樊哙。

军师张良出场了,他劝道:“秦王缺德,您才能进入咸阳。您现在为天下人除了祸害,就应该保持布衣素食、埋头苦干的形象。现在入秦,沉溺于享乐之中,实在不像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沛公听从樊哙的话。”

刘邦虚心接受张军师的劝谏。

类似的事非常多。刘邦经常任性胡来,然后某个人尝试说服他改正,只要说得有道理,他便起而行之,立刻改正错误,尽量不再犯。

刘邦下令封存了秦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即灞上,咸阳附近军事要地),整治军队。他不仅礼待秦朝投降的皇室与大臣,还召集关中各县的父老豪杰一起开会。

他在一群将领簇拥下,站在霸上,进行了著名的“约法三章”:

“关中的父老乡亲们,大家被秦国的严刑峻法压迫了很多年。说大秦的不好,便会杀全族,连偶尔说一两句都要杀头!谁能受得了?我现在宣布,杀人偿命,伤人抵罪,盗窃判罪。其余的法律法规条文,全部废除了!从此以后,关中百姓安居乐业就行了!我们来关中,是为了给父老乡亲除害,不是来害大家的,不用害怕!”

这就是流芳百世的“约法三章”。

秦人自商鞅变法以来,压抑了上百年,终于有机会放飞自我了!他们兴奋得直叫:“太好了!太好了!”他们争先恐后,为刘邦的军队送来酒肉粮食。刘邦很开心,宣布:“俺粮食多,管够!不麻烦父老乡亲们了。”

秦人感动得眼泪汪汪的,纷纷想道:沛公大气啊,忒仗义了!要是沛公留下当我们的王就好了。

秦人一诺不相负,关中子弟后来成为刘邦统一天下的主力。这证明了一句老话: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便会怎么对你。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坑杀20万秦军,提兵40万的项羽进军关中。此时,刘邦的手下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范增也煽风点火,他对项羽说:“刘季过去贪财好色。现在竟然不要钱,也不玩女人了。这家伙现在的志向一定不小!”(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项羽大怒道:“气死我了!传令,让弟兄们今天大吃一顿,明天干掉他!”(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局势千钧一发,得到消息的刘邦急忙与张良商议对策。次日,刚毅果决的刘邦只率百骑入项羽大营,在项伯、张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侥幸脱险,留下了“鸿门宴”的典故。

几个月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个王。刘邦为汉王,地盘在巴蜀、汉中。项羽又封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以阻塞刘邦东归之路。

刘邦气鼓鼓的,要和项羽拼个你死我活,被萧何等人劝阻。他接受张良的计策,率3万士卒入汉中,烧绝栈道,表示不想和项羽抢地盘。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面对实力强悍的项羽,刘邦选择了蛰伏与忍耐。他积蓄力量,寻找机会,打算再与项羽决一死战! i+U9NzKhosuZuefd9YCQQjqH/E3Df2tvRK/kFiBdhcJ/6kob8Lsie1NwlCQa2J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