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后,刘邦当着将领的面,对韩信道:“萧相国多次力荐你,你告诉我如何安邦定国?”
对这个问题,韩信思考很久了。他清清嗓子,发表了一篇史称《汉中对》的演讲:
“我为项羽干过几年的执戟郎中,深知他的为人。他一声怒吼,千人畏服,但却不知任用像我这样的贤将,所以他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但是部下立下战功,又不舍得赏赐官爵,所以他只是妇人之仁!他不留在关中,却在老家彭城这样易攻难守的地方建立都城。他封自己喜欢的人为王,很多大将心中不满。他的军队经过之处便蹂躏百姓,早就失去了民心。大王您只要反其道而行之,重用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消灭!将土地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效劳!率领想打回老家的将士,何愁敌人不破!项羽坑杀了秦军降兵二十万,关中父老无不与他有深仇大恨。大王起兵向东,关中之地如探囊取物!”
刘邦及其麾下文武听得热血沸腾,刘邦激动道:“我真后悔没有早日重用将军。”
韩信这番话从战略高度,指明了刘邦集团东征及夺取天下的总方针。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准备发兵攻打齐国的时候,刘邦将全军指挥权交给韩信,命他率军东进,攻打关中。韩信慨然领命。
刘邦入汉中时,曾烧毁了入关栈道。韩信派遣周勃、樊哙率领一万多人敲锣打鼓,大张声势地维修栈道。关中守将章邯等人并未放在心上,因为修好栈道至少也要一两年。谁料,韩信亲率汉军主力翻越了秦岭古道,袭取了陈仓险隘。这便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章邯恍然大悟,果断集结大军救援陈仓,一头扎进韩信的埋伏圈里。章邯军团溃败,他逃回废丘城。韩信指挥汉军兵分数路,没多久,便夺取了关中全境。汉军又水淹废丘城,章邯兵败自刎。
汉军在韩信的正确指挥下,初步取得了对楚战争的胜利。
刘邦再入关中后,令萧何统筹粮草后勤,韩信留在关中训练新兵,肃清残敌。这期间,韩国司徒张良、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楚国智谋之士陈平等纷纷来投。
张良、陈平为刘邦合纵连横,又联络了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等人,组成56万联军,一举攻克了项羽的都城彭城。
项羽得知消息后,亲率3万铁骑将联军杀得大败。
刘邦带着几十名心腹逃到荥阳,在张良劝谏下招韩信等人助战。韩信聚拢溃兵,狙击追击而来的楚军,取得大胜。因为刘邦在彭城大败,魏王魏豹、代王陈馀、赵王赵歇、齐王田荣等人看到项羽的凶猛,全部又与项羽联合了。
刘邦留在荥阳,吸引项羽。他给了韩信几万人马去攻打魏国。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魏豹主力守在蒲坂,打算在韩信领军渡河时,半渡而击之。韩信命令部将广立旌旗。他亲率精兵,夜奔百里,用木桶、木筏渡河。然后,他挥师直取魏国都城安邑。魏豹大惊,率主力回救都城。汉军两路夹击,魏军大败,生擒魏豹。魏国一战而灭,改为河东郡。
之后,刘邦再命韩信攻打代国、赵国。韩信一战灭代后,带着几万人马继续攻打赵国。赵王赵歇和主帅陈馀亲率20多万大军,驻守在太行山井陉口,严阵以待。
韩信指挥大军快速逼近赵军30里处,安营扎寨。夜里,他安排两千轻骑扛着两千多面汉军大旗,躲在山林中,嘱咐他们道:“明日赵军主力一定会追击我。你们快速冲入赵军营寨,拔掉他们的旗子,换成我们汉军的军旗!”
次日凌晨,韩信宣布:“全军上下,打败赵军后再吃饭。”全军哗然:大将军让俺们饿着肚子打仗?韩信对手下分析道:“赵军占据了有利地形,不见到我们的大将军旗,不会轻易出击的。可以利用他们这一心理。”
韩信先安排1万大军背靠大河结成军阵。赵军将领哈哈大笑,因为看到汉军背靠兵家绝地,他们认为主将韩信不懂兵法。
韩信亲率两万大军,军旗招展,战鼓齐鸣,邀赵军出关一战。二十几万赵军一拥而上,汉军在韩信高超的临阵指挥下,且战且退!突然,韩信一声令下,汉军抛下所有军旗、战鼓。趁着赵军乱哄哄地抢夺时,韩信率领人马撤到了背靠大河的军阵中。
二十几万赵军冲锋而来,汉军没有退路,将士无不拼死作战,以一当十。一直激战到中午,赵军始终无法将汉军打败。赵军主将打算先回军营吃饭,下令鸣金收兵。韩信指挥军队若即若离地跟着赵军。
赵军撤退到井陉口时,惊奇地发现自家营寨迎风飞舞着无数汉军军旗。原来汉军的两千轻骑趁赵军与韩信大战时,飞速杀入赵军大营,拔掉赵军旗,换成汉军旗。
赵国军队不知有多少汉军,全军大乱,四散奔逃。韩信趁机挥军猛攻,一战灭掉赵军主力,杀死主帅陈馀,生擒赵王赵歇。韩信又一次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战后,部将不解地问道:“将军背水为战,还说打败敌军再吃饭,我们不知这是哪本兵书写的?”
韩信掏出那卷珍藏了十余年的《孙子兵法》,指着《九地》篇道:“兵书上记载,‘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很多士兵我还没来得及训练,不将他们放在绝境,战局艰难时,他们就跑了。我们拿什么来取胜?”
众将拜服道:“将军真乃神人也!”这便是成语“背水一战”的由来。
韩信在赵国休整,他张榜安民,厚待将士,安抚战死遗孤,在燕国边境摆出了一副随时将要进攻的样子。然后,他又派遣使者游说燕王投降。燕国君臣被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名吓住了,举国投降。韩信实力大增。
此时,刘邦在荥阳又被项羽打败。他带着夏侯婴单车入汉营,趁着韩信还没起床的时候,直入帅帐,拿走虎符,调走了韩信数万大军。不过,刘邦还是给韩信留了几千人,令他继续招募新兵,并且加封韩信为赵国国相。
韩信苦笑一声,在赵国招募新兵,简单训练后,挥军攻打齐国。当他到达齐国边境时,听说汉王已派遣郦食其说服了齐国归降汉王。韩信帐下谋士蒯通给韩信提建议,道:“汉王并未下令让您停止进攻。再说了,将军带着几万人马才拿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郦食其一介儒生,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投降。天下英雄岂不认为您还不如一个老书生!”
韩信心想也有道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并未接到汉王令自己停止进攻齐国的命令,就得继续进攻。
韩信何等杀伐决断,他趁着齐国现在对自己疏于防备,分兵破城,连齐国都城临淄都攻下来。
齐国田广向项羽求救,项羽立即派遣大将龙且带领二十万楚军救援齐国。龙且在楚国是仅次于项羽的猛将,二十万楚军多是饱经征战的沙场老兵。
有人向龙且提建议,不如对汉军坚守不出,消磨他们的锐气,令齐王向那些已经失陷的城池的官民宣诏,各城官民知道他们的齐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得不到粮食,就可以迫使韩信不战而降!
龙且不屑道:“区区韩信,不就是项王帐下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中吗,也配让本将军坚守不出?再说了,汉军如果不战而降,本将军战功何在!”
楚汉两军隔着潍水对峙,韩信下战书于龙且——“若有胆量,明日让我大军渡河,两军决一死战!”
龙且看到战书冷笑一声,回复:“明日一战。”龙且对部将说:“本将军可不是赵王那种废物,与本将军背水一战,老子送他到河里喂王八!”
夜色降临后,韩信派遣一万多人准备了一万多个装满沙土的布袋,堵塞了潍水上游。
次日,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渡河与龙且军团大战。两军厮杀几个回合,韩信率领全军撤退,龙且大喜道:“本将军早就知道韩信是一个没用的胆小鬼!全军追击,生擒韩信!”
楚兵冲过潍水,追杀韩信大军。当韩信看到龙且军团将近一半人渡过河时,他派快马通知上游将士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
大水汹涌而来,龙且军团被拦腰斩断,楚军大乱。
韩信大军反戈一击,斩杀龙且,大败楚军。尚未渡过河的楚军大部分做了俘虏。就这样,齐国也平定了。
韩信带着数万人马,两年之内,破代国,除魏国,败赵国,降燕国,收齐国,败楚军主力。可以说,他统一了半个中国。不可否认,韩信是一个古今罕见的军事天才,用兵灵活,不拘一格。他总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敌人,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战术。在与敌军的交手中,他擅长引诱对方露出破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招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