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辩证时间的哲学意义

马克思对时间的理解与传统哲学的重要区别在于他的辩证性。传统哲学要么结合运动思考时间,要么结合心灵或者精神思考时间,要么在单纯的感性直观的意义上理解时间。只有在马克思结合了具体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结合劳动理解时间,从而开始重视劳动时间之后,对时间的理解才真正得以深化。能够做到这一点,也与马克思充分重视事物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丰富联系并揭示这种矛盾和联系有关。

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对时间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辩证性。但是,由于他并没有把人的实践活动当作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起点,而是抬高精神的作用,造成他无法更深刻地理解历史。黑格尔只是在“变易”的意义上理解时间,认为时间就是变化本身。“时间是那种存在的时候不存在、不存在的时候存在的存在,是被直观的变易。” 从逻辑的角度理解,时间就是否定的否定。在黑格尔这里,它表现为一个“概念”否定另一个“概念”的“活动”。

只有当马克思把“活动”赋予了更多“实践性”内涵,时间的辩证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剩余劳动时间创造了自由时间,为什么劳动时间与价值密切相关等。马克思在对时间的分析中还注意考察了时间的主体维度和客体维度,即在实践活动的主体那里表现出的“活的时间”和在实践活动的创造物那里所表现出的时间的“凝结”。

“时间”概念是马克思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表现为不断的变化,永恒的“变易”,不断自我否定的运动。马克思之所以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也是他的“时间”哲学所决定的。人是一定要死的,社会的生产方式也一定是不断“否定”自身而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只有“变易”是永远不变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说,共产主义是一种不断变革现存状况的运动,而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符合的理想。实际上,这也肯定了一种基于“时间”概念的不断的自我否定的向善的运动,共产主义就是这种不断的自我否定的“运动”。

因为马克思在分析问题时使用了辩证的方法,所以,他所建立起来的时间观可以看作是一种辩证时间观。这种时间观克服了传统时间理解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时间概念的哲学内涵。辩证时间观也大大扩展了人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本质内涵。马克思继承了传统哲学的辩证方法,发展出唯物辩证法,以此为基础深化了对时间问题的理解。黑格尔虽然也使用了传统的辩证法,但是在“精神”的优先性的基础上对社会历史进行解释的,他所发展的唯心主义哲学传统虽然也部分解释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但具有片面性。只有马克思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对时间概念以及社会历史的内涵的理解才更加全面,更加符合现实本身。 nOmxcC3IwGL+ZoiWNZYGJ5BstVX3cPI0DKPDNXETZdCbGhp1ZozfISgonDC0A6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