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统一战线作为一种战略理念,可以体现为党的政治路线与基本方针,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则必须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进而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各社会力量在政治上的团结与联合。换句话说,统一战线的政治功能必须在国家政权层面得到相应体现,从而确保所有的团结与联合具有扎实的政治基础。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为统一战线创造相应的政治组织形式。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便是中国共产党为统一战线在政党制度领域创造的政治组织形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项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在中国,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是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的共同目标。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共同奋斗,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形成了通力合作、团结和谐的新型政党关系,实现了领导、合作和协商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多党合作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加强对多党合作事业的全面领导,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先后召开两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政治论断和理论概括。这些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 年 6 月 25 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这一安排是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中国特色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介绍给世界的重大举措,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这项制度的高度自信,以及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坚定决心。白皮书全面回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程,介绍了这一制度的鲜明特色,总结分享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成功经验,充分展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白皮书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实现了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协商与监督的有机统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2021 年 8 月 26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专段论述新型政党制度,指出这项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和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只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克服了政党之间互相倾轧造成政权更迭频繁的弊端。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需要,是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基本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