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中国绘画史》是陈师曾1922年在济南主讲“中国美术小史”课程的授课讲义,也是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著名书画家、艺术教育家。1902年,陈师曾留学日本,与鲁迅、李叔同等结为挚友。1909年回国后,跟随篆刻家、书画家吴昌硕学画,并从事美术教育,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专修科国画教员、北京多所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1918年,应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导师。著作有《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史》《染仓室印存》等。

陈师曾6岁开始学画,亦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梁启超曾称赞其为“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陈师曾去世后,吴昌硕为其遗墨题有“朽者不朽”四字。

陈师曾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普及教育。1922年秋,他应中华教育会邀请,赴济南主讲“中国美术小史”,他的学生俞剑华和苏吉亨陪同前往并负责记录。陈师曾去世后,俞剑华和苏吉亨各自整理的讲义,分别由济南翰墨缘美术院(1925年)和天津百城书局(1934年)出版,书名均为《中国绘画史》。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三代以下至明清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梳理了历代画史的脉络,历代绘事的本末,以及绘画技法的沿革、题材的变迁、画家的派别等,是一本极好的美术史普及读物。

本次出版以济南翰墨缘美术院初版为底本,封面亦参考该版。在保留当时语言文字习惯的基础上,对文字、标点等进行了错讹订正和现代规范处理,同时以页下注的形式对生僻字词进行注音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华文出版社编辑部
2024年7月

吾国美术自古以来最为发达,书画、雕塑、建筑皆能表国民性之特长,为世界所瞩目。但雕塑、建筑虽有迹象流传,而各家著录东鳞西爪,无统系之说明;或出于工匠之手,不得其法,遂致后人无可稽考。唯书与画授受渊源,自古迄今,统纪分明,蔚为大观。若胪述 其本末,详言其流派,固非短篇小册可得而尽也;兹特提示梗概,以为问道之津梁。若博引旁征,搜求宏富,俟诸异日。 ZTcA9PXqVaw2QujNPNs8oPVbgMoklsk303j8RUzmIxoKCNCK4JEsbnn3KuEh8EN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