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堤党小组 1925年春,沔阳籍共产党员娄敏修(又名娄铁血、娄吼)来到新堤第三高等小学任教,组织“青年互助会”“青年笃行会”“青年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5月,经多方考察,吸收了江峰小学刘植安和教会小学教师胡炎昌入党。不久,郑崇实吸收新堤工人向华松、张金生、杨光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5月10日晚,在西堤街郑家巷“恒大花行”后院郑崇实的住所成立了中共新堤党小组,郑崇实任组长。经过党小组讨论,党员教育仍通过“青年笃行会”进行,党小组生活会每半月召开一次,研究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以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洪湖第一个党小组。自此,马克思主义在洪湖地区开始了有组织的传播。
中共新堤支部委员会 7月,共产党员熊传藻受中共武汉地委派遣,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回到新堤,筹建国民党新堤镇党部,发展中共地方组织。9月,在中共新堤小组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共新堤支部委员会,熊传藻任书记,委员有郑崇实、胡炎昌、刘植安、雷运衡、余泽贞、刘生安。从此,中共新堤支部便成为大革命时期新堤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
中共新堤特别支部委员会 随着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中共新堤支部委员会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到1926年春,已达90余人。同年3月中旬,蒋彪受中共武汉地委派遣,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前来新堤整顿党务,将中共新堤支部改为中共新堤特别支部,蒋彪任书记,陈治模、刘植安、胡彬川为委员。特委在沙湾铜佛寺举办3期党员训练班,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让党员明确党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原则,懂得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和怎样做一名共产党员。参加党训班的工人党员杨光华、向华松、胡兴坤、宋伯清、陈秀山等,都成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优秀干部。
中共新堤市委员会 1927年4月10日,经中共湖北省委批准,撤销中共新堤市特别支部委员会,成立中共新堤市委员会,书记熊传藻,委员蒋彪(组织部长)、刘植安(宣传部长)、陈秀山(工运部长)、胡长庆(农运部长)、胡炎昌(军事部长)、余泽贞(妇运部长)、范尚武(青运部长)。新堤市委机关设在东区原英美烟草公司买办刘大成公馆内,同国民党新堤市党部合署办公。市委下设新堤、茅江、黄蓬山、小港4个区委,22个党支部,33个党小组,共有207名党员(市区党员97人),其中工农党员占75%。市委负责人和党员分别在国民党新堤市党部和工会、农协、渔协等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贯彻党的路线和正确主张,领导全市的政治、军事和工农运动、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中共石杨湾支部委员会 赵文允、谭翰藻、万献武与在汊河一带从事革命活动的刘啸梅一道,发展了刘采庭、聂士均、毛永章、何洪卿、何业儒、黄傅柏、张志浩、王策伦、石青等人加入共产党。1925年8月,在石杨湾潭子边窝棚秘密成立了洪湖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石杨湾支部委员会,书记刘采庭,委员石青等。辖区范围为石杨湾、汪庙、大同湖鸭耳垸一带。此后,刘啸梅又在西池、沿湖、金湾等村发展了周月浩、吴隆春、范楚标等19名共产党员。
中共郑道湖支部委员会 邓赤中、赵文允与在郑道湖一带从事革命活动的苏北林一道,发展徐文榜、张志浩、聂士均等人入党。1925年8月,苏北林在郑道湖裴氏祠堂秘密成立了中共郑道湖支部委员会,书记徐文榜,委员聂士均、张志浩。辖区范围为郑道湖、老沟、西湖一带。据徐文榜回忆说:“我们6名渔民走进祠堂,见中厅墙壁上,挂起一块写着誓词的红纸和一面画着镰刀斧头的红色党旗。我们站在党旗面前,跟着苏先生举起右手,庄严地向党宣誓。宣誓结束后,苏先生还详细讲解了入党誓词,说革命要流血牺牲,你们怕不怕?大家争着回答不怕!苏先生又说,革命会死人,但是不革命更会死人。”
中共峰口支部委员会 1925年9月,共产党员关兆南、张雨林以办“青年读书会”为名,发展刘甘乾、李生银等人入党,成立了中共峰口小组。1926年年底改称中共峰口支部委员会,书记关兆南,委员刘甘乾、李生银、张雨林。辖区范围为峰口镇区域。
中共简家口支部委员会 赵文允、万献武发展黄致南、毛永章、王策伦等人入党。1925年9月,他们在简家口“易水铁铺”秘密成立了中共简家口支部委员会,书记黄致南,委员毛永章、王策伦。有党员10人。下设两个党小组:赵家台小组,组长毛永章;石磙垱小组,组长王策伦。辖区范围为赵家台、石磙垱、简家口一带。
中共宋家墩支部委员会 1926年年底,刘啸梅来到宋家墩、岗塔等地,先后发展卢贾正、萧家喜、黄良才、郭明春、刘江栋、宋立法、胡宣郁、萧家彬、胡福成、徐启太、郭明才等人入党。1927年春,成立了中共宋家墩支部委员会,书记卢贾正,委员萧家喜、黄良才、郭明春。
中共沔阳县党小组成员邓赤中、栩栩(许炎生)在武昌读书期间,从事秘密革命活动,结识了苏北林、刘啸梅和赵文允、万献武等。同年秋,在峰口以教私塾作掩护的共产党员王晓芗到沔城,向邓赤中、栩栩介绍苏北林、赵文允等人的革命活动。邓、许很高兴,在王晓芗的陪同下,到郑道湖、石杨湾和简家口会见苏北林、刘啸梅、赵文允、万献武,互通情况。从此,他们和沔阳县党小组建立了联系。后来,栩栩在《党的建设》一文中写道:“大革命时期,沔东南湖区的苏、刘、赵、万共产党员密切联系农渔民,发动农渔民开展斗争,在斗争中迅速建立党组织,成为农渔民起来革命的核心,应是沔阳县共产党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石中重要的三块。”
1926年1月5日,李恭熙在六屋墩秘密召开党员大会,要求在春节期间建立起党组织,领导渔民开展斗争,迎接国民革命新形势的到来。2月13日至27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洪湖大湖区先后成立的党组织如下:
中共张家坊支部委员会 书记朱炳松,委员张勤方、张兰芳。
中共周何湾支部委员会 书记李铁青,委员殷传章、李直武。
中共洪湖西北支部委员会 书记李秉松,委员李秉福、李秉益、颜保存、瞿宏怀、戴华林、陈汉春。辖区范围为洪湖北岸杨老墩、邓家墩、芦花、柳口、李家墩、大屋墩、六屋墩、八屋墩、乔家岭等57个渔村。
中共蔡杨湾支部委员会 书记李恭协,委员何友元、李文廉。
大湖区党组织的成立,有力地推动渔民运动的发展。3月,李恭熙写信给沔城的娄敏修(他俩是武昌省立一中同学,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洪湖大湖西北沿岸情况。娄敏修赶来考察了3天,连声称赞“好得很”。娄敏修在1929年12月写给中共鄂西特委的报告中说:“我们组建中共沔监县委、沔监苏维埃政府是基于大革命时期洪湖西北沿岸党组织工作。他们从言论到行动,满足渔民的切身要求,即肃清湖匪、废除苛捐、自由捕鱼卖鱼、平粜、限制谷米出境和抬价等,并建立了渔民武装,创建了百里洪湖的崭新局面。”
中共戴家场支部委员会 1926年1月,共产党员刘绍南受中共武汉地委的派遣,回到家乡戴家场从事农民运动,先后发展涂位云、黄国庭、彭国材、贺闯、赵图荣、许登科、李德珍、陈德华、王文允等人入党。2月,建立了戴家场党小组。4月,改为中共戴家场支部委员会,书记刘绍南,委员涂纪泽、涂位云、黄国庭,党员20余人。在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中,党员经受了锻炼,党组织得到发展壮大,真正成为领导群众斗争的核心和坚强战斗堡垒。在之后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戴家场党支部成功组织了中秋节暴动,打响了湖北省秋收暴动第一枪。在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戴家场党支部百折不挠、红旗不倒,成为沔阳全县党组织公认的标杆、楷模。
中共府场支部委员会 共产党员王康普在农民运动高潮时期,发展积极分子史兰秀、熊登楚等人入党。1927年4月,在府场徐马口成立了中共府场支部委员会,书记王康普,委员熊登楚、史兰秀。辖区为府场徐马口、甘家墩一带。
中共南林口支部委员会 1926年年底,共产党员杨先洲回到南林口,从事农民运动,在斗争中发展了积极分子谢帮栋、刘黑牯(刘显松,因身体黝黑壮实而得名)等入党。1927年4月,成立中共南林口支部委员会,书记杨先洲,委员谢帮栋、刘黑牯。辖区范围为南林口一带。
洪湖地区党组织建立初期,发展党员的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发展对象城区主要是工人,农村和湖区主要是贫苦农民和渔民,也吸收部分进步知识分子,主要是小学教师和乡村塾师。发展对象确定后,要对他们进行阶级教育和党的宗旨等基本知识教育。入党手续先由个人申请,两名党员介绍,再由党小组和支部通过。入党时要举行入党宣誓。入党誓词各地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即“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严守秘密,努力工作,阶级斗争,服从命令,遵守党章,遵守党的纪律,缴纳党费,牺牲个人,永不叛党”。党费缴纳多少,视情况而定,无经济来源的党员,可以免交党费。党员的候补期,一般贫苦农渔民为3个月,知识分子为半年或一年。党的组织生活会通常是党小组每周或者两周一次,党支部每月一次,讨论、研究、总结、布置党的工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党员不得泄露党的秘密,凡党内的情况,上不得告诉父母,下不得告诉妻儿。党员违反纪律,要接受党组织的处分,处分主要包括批评教育、警告和开除党籍3种;对叛徒和出卖组织者,则处以极刑。由于建党初期党组织处于秘密状态,因此,党的组织之间只有纵向联系,即上下级关系,没有横向联系。党团员称谓党团组织,通常用英文缩写,党组织为“CP”,团组织为“CY”。党员称党组织负责人为“兄”,党员互称“先生”。入党谓之“入学”,联络暗号为“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