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洪湖东港子建立 洪湖地区秋收暴动全面开展并不断取得胜利后,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已提到鄂中南部特委议事日程上。10月中旬,特委机关从洪湖螺山韩家埠迁往洪湖西南岸之柳蚌湖,随后在东港子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除特委和沔、监县委负责人外,还有沔、监两县秋暴骨干40余人。这些人中有沔南的卢先瑚、夏道美、王康普(后叛变),沔北的董锦堂,刘柴(后叛变),新堤的杨光华、漆子恒,监利的崔琦、刘革非(华容人)。他们都是作为工农革命军军事干部选拔来进行军事训练的。会议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鄂中特委南部负责人萧仁鹄任军长。下辖两个师:1师由沔阳组建,师长邓赤中;2师由监利组建,师长熊传藻。1师下设三个团,第1团团长董锦堂,党代表谭翰藻;第2团团长杨光华,党代表夏道美;第3团团长卢先瑚,党代表刘柴。漆子恒任军部副官长。这是党领导洪湖地区武装斗争所拥有的第一支工农武装。第4军的任务是打击武装的敌人,夺取敌人武器,在武装自己的同时,还要随时随地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
为了提高这支工农武装的军政素质,建军之初,即在洪湖柳蚌湖芦林滩(今孙家滩)开展练兵活动。芦林滩四面环水,芦苇丛生,是隐蔽练兵的好场地。在这之前,彭国材受命率红二大队到此搭建了14间蒿草芦苇棚子,开辟了练兵场,并储备了充足的大米油盐,还构筑了防御工事。这次练兵活动,军事教官由黄埔军校出身的萧仁鹄担任,政治教官王大全。由于枪少、人多,只能用木棍、芦苇秆代替,练习瞄准、击发、刺杀以及行军作战、如何利用地形地物等基本军事常识的训练。练兵初成,这支刚刚诞生的工农革命军,在地方游击武装的配合下,很快地投入了战斗。
奇袭峰口“醉月楼” 峰口是当时沔阳县一个重镇,位于洪湖北岸,地处内荆河与峰白河交汇处。大革命时期,这里的工农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中共湖北省委派省农协委员赵文允在此建立“人民自卫团”。秋暴期间,该镇守敌北调,镇内防守一度空虚,国民党当局终日惶恐不安,深恐其水上运输遭革命武装袭击,于是,以护送商船为由,由镇商会出面出钱,从省城请来一个连的敌军负责防守。敌进驻峰口后,将两个排分驻镇的东西两头,连部及另一个排驻镇中“醉月楼”。峰口地下特支书记刘甘乾派交通员将情报送交正在柳蚌湖芦林滩练兵的工农革命军。萧仁鹄当机立断,决定亲率工农革命军偷袭峰口驻军。由邓赤中率部从镇东西两头发起佯攻,由熊传藻率部越过峰白河,直捣“醉月楼”,并派夏道美等人利用地下党的关系,潜伏在“醉月楼”附近,以作内应。战斗发起时,敌驻防官兵有的在饮酒作乐,有的在摸牌赌博。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喊杀声和鞭炮声令敌兵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敌人把鞭炮声当成机关枪射击,以为是大部队来了,不作任何抵抗,慌忙四处逃窜。此役,毙伤敌军数人,缴获长短枪12支。首战告捷,工农革命军军威大震。
沔城暴动 峰口之役后,沔阳县当局和土豪劣绅惶惶不可终日,急欲扑灭这场已成燎原之势的革命烈火,四处抓捕共产党员、秋暴骨干分子。沔阳县委负责人娄敏修、卢先瑚和革命群众数十人被敌人抓捕,关押在沔城监狱。
此时,国民党内部爆发“宁汉战争”,桂系为主的“西征军”自苏、皖溯江而上,攻入湖北。盘踞在武汉的唐生智集团败退湖南。在新军阀内部混战政局有利的形势下,10月底,中共长江局和湖北省委做出继续在农村举行暴动的决定。据此,为营救同志,扩大秋暴成果,鄂中南部特委和沔阳县委决定,以工农革命军为主力,与沔阳县地方群众暴动武装相配合,攻打沔城,举行暴动。
沔城是国民党沔阳县政府所在地。砖城外有土城,土城外有护城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为了确保暴动成功,唯一的办法只有巧取,不可强攻。战斗打响前,对沔城守敌进行了周密侦察,并从全县4个暴动区各抽调五六十名精干暴动队员,埋伏在沔城四周。胡幼松、彭国材等率少数暴动队员潜入沔城作内应。特委书记兼工农革命军军长萧仁鹄为总指挥。12月4日拂晓,城内突然起火,发出攻城信号。潜伏在城内的暴动队员迅速消灭守城敌兵,大开城门,工农革命军与暴动队伍蜂拥而进。随后,兵分两路:一路直奔监狱,救出娄敏修、卢先瑚等20多名同志以及80多名群众;一路直捣县府,生擒了县长胡宝瑔、改组委员刘楚玉以及县衙总务股长,夺取了县府铜印,纵火焚烧了县衙门和城内5户大豪绅的房子,缴获了长短枪27支,子弹2000多发,以及上万块银洋。县长胡宝瑔当即被处决。战斗结束后,工农革命军携带缴获的武器弹药撤回洪湖。
沔城暴动是工农革命军建军后最成功的一次战斗。和攻克黄安县城的黄麻起义一样,是湖北省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
夜袭新堤 工农革命军两战两捷,滋长了部分指战员麻痹轻敌的思想。沔城之战不久,工农革命军旋即奔袭新堤驻军。行至螺山与新堤交界之界牌时,听到从新堤方向传来枪炮声,知敌人已有防备,萧仁鹄先后派出王大全和卢子午两人前去侦察,以便探明情况后再作定夺。结果王、卢被敌人发觉,饮弹身亡。工农革命军遂撤出战斗。
工农革命军更名“中国共产党湖北沔阳工农革命军第5军” 为了吸取教训,根据省委“鄂中南部工作则应集中于沔西一带,并组织农军向监利方向发展”的指示,工农革命军移师沔西拖船埠王家台,整顿思想、作风和纪律,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编。1928年元旦,在王家台举行的军民联欢会上,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湖北沔阳工农革命军第5军”,公开打出了绣有镰刀斧头的军旗,并张贴署名军长钟德辉(鄂中特委代号,实则为萧仁鹄)、党代表恽代英(未到职,实则为娄敏修)的布告。军下辖一个师,师长王少卿,党代表刘金山;师下设一个团,即37团,团长赵文允,党代表刘金山(兼)。团下辖3个营,分别由董锦堂、谢重阳、王康普任营长,黄国庆、夏道美、谭翰藻任党代表。军部副官长仍由漆子恒担任。全军共有200余人,80余支长短枪。
偷袭新沟嘴常练队 新沟嘴是监北重镇。常练队队长庄南香是中共地下党员。鄂中南部特委先后两次要求庄南香举兵起义,但庄南香总以把握不大、条件不成熟的借口而拖延。策反不成,特委决定偷袭该镇。1928年元月中旬的一个傍晚,肖仁鹄率部由王家台出发,从东荆河乘船西进,翌日拂晓,乘敌不备,突然袭击,打了常练队一个措手不及,缴获长短枪60余支,并占领了新沟嘴镇。庄南香带领一个分队回家得以逃脱(另一说是庄南香策反未成,遂决定率一部外出,以便工农革命军武力解决另一部)。当日,工农革命军召开新沟嘴群众大会,将没收土豪劣绅的衣服、粮食分给了群众。在群众欢送声中,工农革命军返回沔西拖船埠。
为了壮大这支革命武装,中共沔阳县委从地方抽调一批骨干充实部队。不久,这支革命武装已发展到近400人、100余支枪。自此,工农革命军游击于沔阳、监利一带,“以洪湖为中心,沿湖出没无常地杀戮土豪劣绅、破坏税收机关,交通机关”
,不断地打击敌人,宣传和发动群众。
工农革命军东进赵家海 新沟嘴夺枪之战,再次震惊了国民党沔阳县当局。他们调集了部分兵力,在拥有500余人、300余支枪的李伯岩土匪武装的配合下,蠢蠢欲动,向沔西拖船埠一线扑来。为避实就虚,鄂中特委决定,工农革命军东进沔东,转移到赵家海一带活动。
赵家海(今名三全垸),地处东荆河下游,沔阳、汉阳、嘉鱼三县交界处,由于东荆河连年泛滥,原赵、杨、海三家围垸被冲毁,水退后芦苇丛生,形成沼泽,渔民在三个姓氏的其中两个各取一字,故名赵家海。和沔西比,这里更偏僻,更便于隐蔽。这一带河湖交错,芦苇丛生,人烟稀少,紧邻洪湖、大同湖,加之秋暴时期,苏北林、刘啸梅、郑重在这里建立了巩固的“赤区”,是开展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的理想之地。
1928年1月25日,工农革命军进驻赵家海后,一方面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制作统一的军服;另一方面配合特委和县委,发动群众,组织暴动,进一步开辟、巩固和扩大沔东南革命根据地。邓赤中、许炎生率杨林尾暴动队镇压了作恶多端的豪绅贺新山的两个儿子;杨光华、苗得月组织和发动郑道湖大暴动,处决了郑道湖的何道人,西湖的吴小光、刘南华、刘南风等10多名土豪劣绅。2月初,在赵家海召开中共沔阳县第三次代表大会,总结秋暴经验教训,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选举产生新的县委。此前,省委决定,将天门、汉川、京山3县与沔阳县合并为鄂中区,并派刘西任鄂中特委书记(不久后牺牲);监利、潜江划归鄂西区。会议期间,监利县委书记熊传藻奉中共湘西北特委之令,赶到赵家海,传达了周逸群和贺龙的指示,通知工农革命军前往监利下车湾,与贺锦斋部、石首吴仙洲部会合,开展荆江两岸年关暴动。沔阳县党代会当即中止。特委令萧仁鹄、娄敏修率工农革命军星夜驰往监利下车湾;特委书记刘西和特委委员邓赤中留下坚持地方工作。刘西不久赴省并牺牲,特委书记一职由邓赤中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