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德·兰德在一次捕鲸中大显身手,捕到了两头鲸鱼。三个月过去了,“亚伯拉罕·林肯”号仍然没有遇到自己的目标,大家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不断的挫败之后,大家逐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一心想要返航,舰长要求再等三天。在即将到返航期限的时候,内德·兰德发现了独角鲸的踪迹。
这段时间以来,“亚伯拉罕·林肯”号在航行中一切顺利,没发生过什么意外。
只是碰到了一件事,让内德·兰德大显身手,从而让大
家对他信任有加,赞不绝口。
六月三十日这一天,我们的舰船正在马鲁伊纳海域向美国的捕鲸船队打听消息,却得知他们并没有听说过关于独角鲸的事。不过,他们船队中的“门罗”号船长,听说内德·兰德在我们船上,就立即请求我们让内德·兰德帮忙,捕捉一头他们刚发现的鲸鱼。法拉格特舰长正好也想见识见识内德·兰德的身手,于是就同意内德·兰德登上了“门罗”号。
这个加拿大人运气也很好,他捕到了不止一头,而是
连发两炮,一下子逮住了两头鲸鱼——一头被击中心脏,另一头也在
几分钟的追逐后被他轻松捕获。
所以,我敢肯定,要是那头怪物碰上内德·兰德的话,绝无逃脱的可能。
“亚伯拉罕·林肯”号沿着美洲西南海岸全速前行着。七月三日,我们抵达了与女贞岬处于同一纬度的麦哲伦海峡的入海口。但法拉格特舰长不想走这条蜿蜒曲折的海道,就让船舰绕过
合恩角
行驶。
全体船员全部没有异议。的确,在这样狭长的海道里,是几乎不
可能遇上那头鲸鱼的。
许多水手都非常肯定,那怪物不可能从那里经过,因为它那么大的体型是游不过去的。
七月六日下午三点左右,“亚伯拉罕·林肯”号从南面十五海里的地方绕过南美洲大陆顶端的孤岛合恩角。这里是一块被遗留在美洲大陆旁边的岩石,一些荷兰水手用他们家乡的名字合恩为它命名,而这个名字被沿用至今。我们朝着西北方向行驶,第二天就抵达了太平洋海域。
“注意!睁大眼睛!都睁大眼睛看!”“亚伯拉罕·林肯”号上的水手们不断喊着。
大家的眼睛都瞪得像铜铃一样。说实在的,大家眼睛都看花了,被那两千美元的奖金弄得眨都不敢眨一下。不管白天黑夜,大家的眼睛始终没离开过海面。一些昼盲症患者在黑夜的视力比常人要高出一半,这更有利于他们拿到奖金。
我呢,自然是不受金钱诱惑的,但也不是船上最不注意观察的人。
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不管风吹日晒,我都会待在甲板上,有
时伏在艏楼船舷的墙上,有时则倚在艉楼的护栏上,目光紧紧注视着
那如同棉絮般洁白的航迹伸向无边的远方。
每次看到有任性的鲸鱼把黑色的脊背露出水面时,我都跟着船上的人们一起激动。甲板上会站满人,军官和水手们也会从舰梯的防雨罩里涌出来,气喘吁吁、眼睛放光,死死地盯着海里游动的鲸类动物。我也会目不转睛地看,看得眼睛酸疼,目光模糊。
而孔塞伊却总是那么冷静,用平缓的声音不
断地对我重复:“先生,把眼睛眯起来点儿,也许能看得更清楚。”
但大家都白激动了。“亚伯拉罕·林肯”号不断改变航向,追逐我们发现的一些动物,但结果却总是令人失望——不是追上一头普通的长须鲸,就是普通的抹香鲸。每次追上它们,这些鲸类动物就总是在船上的一片咒骂声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幸运的是,天气一直很不错,我们一直在良好的气象条件下航行着。此时正是南半球气候恶劣的季节,这里的七月相当于欧洲的一月。但海面风平浪静,视野开阔,眺望远方,一览无余。
内德·兰德仍然持怀疑态度。他不值班时,还故意不去看海面,至少在看不到鲸鱼时他是这样的。可是,他有那么好的视力,如果能尽职尽责,无疑对大家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这个固执己见的加拿大人把十二个小时里的八个小时都拿来看书,或者直接躺在舱室里睡觉了。我和他说过无数次,应该对这事上点心。
“哼!”他说,“什么东西都没看到啊,阿罗纳克斯先生。就算有什么动物,我们能那么走运地碰上?我们这不是在漫无目的地航行嘛!而且我还听说,有人在太平洋公海看到这个怪物了?确实有这个可能,不过,离上次看到它又过去了两个月。如您所说,那头脾气古怪的独角鲸是不喜欢在同一海域待太久的,它游得可快了!再说,教授先生,您应该比我更清楚,大自然是不可能发生自相矛盾的事的——如果一个动物不需要快速移动的话,自然就不会具有高速移动的能力。即使它真的存在,也早就跑到其他老远的地方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这番话。很显然,我们是在漫无目的地航行,可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我们的机遇十分有限,但目前还没有人对成功产生过怀疑,水手们都相信独角鲸的存在,没有一个人敢打包票说它不会出现。
七月二十日,我们驶到了东经 105 度和南回归线相交的一片海域。同月二十七日,我们又在东经 110 度线上跨过了赤道。经过方位的测定,舰船又毅然向西驶去,进入太平洋的中心海域。
法拉格特舰长认
为要在深水海域里行驶,这个看法非常有道理,我们应该远离陆地和
岛屿。
“那里的海水不够深,它应该游得不痛快吧!”于是,我们的驱逐舰一路越过波莫图群岛、马尔吉斯群岛、桑威奇湾等处的外洋洋面,从东经 132 度处穿过北回归线,朝中国海驶去。
我们终于来到那只怪物最近畅游的栖身之所了!不过舰船上的日子却没那么好过了。
每个人都过于紧张,心跳快得吓人,说不定以后
会患上无法治愈的动脉瘤。全体船员都神经紧绷,紧张的程度我无法
用语言来描述。大家每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在桅顶瞭望的水手,
经常会由于过度的紧张而出现误判和幻觉。我们总是处于一种极度紧
张的高压状态,这种状态已经使每个人都难以承受了,所以不免会出
现一些问题。
实际上,这种反应已然传播开了,并且十分迅速。三个月里,每天都度日如年。“亚伯拉罕·林肯”号驶遍了整个太平洋海域,不停地追逐出现的鲸鱼,时而偏离航线,时而猛地掉转船头,时而熄火停下,时而全速前进,时而来个紧急刹车,一次一次,冒着损坏机器的风险,把日本海岸到美洲海岸搜了个遍,仍一无所获。在这片浩瀚的洋面上,没有任何与独角鲸、海底小岛、遇难船只残骸、飞逝的礁石、超自然物相关的东西!
紧张的情绪倒是消失了,可大伙儿一个个都像泄了气的皮球,怀疑的缺口打开了。
大家开始怀疑那只怪物的存在了。船上出现了一种
新的情绪,三分羞愧,七分恼怒。人们觉得自己上了幻想的当,自觉
愚蠢至极,因而恼怒非常。再想想一年来积累的所有论据,都瞬间土
崩瓦解,化为乌有。此刻,大家心里都只想着吃饭睡觉,怎么着也得
把傻乎乎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人的思想天生变幻无常,喜欢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一些当初最支持这件事的人,全都高呼反对了。这种情绪从底舱最先开始,从司炉辅助工一直往上蔓延到军官休息室。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法拉格特舰长一直没有动摇,舰船早就掉头南下了。
但这种漫无目的的搜寻方式也该结束了。
“亚伯拉罕·林肯”号已
经尽最大的努力做了该做的一切,无可非议。
美国海军舰只上的船员可从未有过这么大的热情和耐心,失败的责任也不该由他们承担;不管怎么说,眼下不得不返航了。
舰长接到了返航的提议,但不予接受,这引起了水手们的强烈不满,甚至影响了一些人的工作。不过,倒不至于有什么骚乱。在合理地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法拉格特舰长也像哥伦布那样,请大家再耐心等待三天。如果三天内,独角鲸还没有出现,我们就立即返航,驶回欧洲海域。
这个决定是法拉格特舰长十一月二日做出的。听到这个消息后,全体船员为之一振,又开始抓住最后的时间,监视起海面来。每个人都想再多看上一眼这浩瀚无边的海洋,将一切都留在心底。大家都纷纷使用望远镜观察起来。这三天是向独角鲸发起挑战的最后时刻,是一道让它束手就擒的勒令。于情于理,它都应当作出回答。
两天过去了,“亚伯拉罕·林肯”号还在缓缓前行着。独角鲸很可能就在这片海域。大家都想方设法地吸引它的注意力,什么招数都用上了。
船尾挂着大块的肥肉,不过,几乎都让鲨鱼大饱口福了。
“亚伯拉罕·林肯”号停下休息时,还会派出小船在周围巡游,探测搜索着海面上的每个点位。可是,直到十一月四日夜幕降临,独角鲸神秘的面纱还是没能被我们揭开。
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五日,正午时分,三天的期限即将到了。只要过了这一刻,法拉格特舰长就将履行诺言,下令转向,驶离太平洋北部海域。
此刻,“亚伯拉罕·林肯”号位于北纬 31 度 15 分、东经 136 度 42分的海域。日本列岛处于距离驱逐舰不到两百海里的下风处。
夜幕降临,
八点的钟声已经敲响。乌云笼罩着弯月,海水在艏柱下平静地涌动着。
我这时候在驱逐舰的前部,靠在右舷的船舷墙上。孔塞伊站在我身边,目视前方。水手们都站在高高的横缆上,凝视着水天相接的海面。天越发黑了,能看见的海面在视线里变得越来越小。军官们手持夜用望远镜,搜索着越来越黑的海面。月光偶尔从云缝里透出,在昏暗的海面洒下一缕银光。随即,乌云遮住了月亮,眼前又是一片漆黑了。
我注视着孔塞伊,发现这个诚实的小伙子多少被这种气氛感染了一点,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的神经也许是第一次被刺激到。
“来吧,孔塞伊,”我对他说,“这可是赚两千美元的最后机会啦。”
“先生,请允许我说一句,”孔塞伊回答道,“孔塞伊从未想过要拿两千美金的奖赏。就算是合众国政府承诺了十万美金,对我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得很对,孔塞伊。说实话,这就是一件蠢事,我们参与进来,太轻率荒谬了,耽误了多少时间啊!还浪费了多少激情!要不是这事儿,六个月前我们就该回到法国了……”
“就已经住在先生的小套房里了,”孔塞伊接话道,“就已经回到了先生的陈列室里。孔塞伊呢,就可能已经把先生的那些化石分类分好了,那只鹿豚也应该早就被放到巴黎植物园里去了,首都那些好奇的人肯定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看哩!”
“没错,孔塞伊,而且别人恐怕正笑话我们呢。”
“是啊,”孔塞伊平静地回答我,“孔塞伊想,肯定会有人说先生的风凉话。不过,还有一句话,不知当着先生您的面,当讲不当讲?”
“说吧,孔塞伊。”
“好吧……先生,您这是自找麻烦呀。”
“的确如此!”
“先生您这么有学识,有幸当一名学者,本不应该这么……”
孔塞伊话音未落,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打破了这片寂静。
“嘿!就是那个家伙!它在下风口!就在我们旁边!”原来是内德·兰德在喊。
阅读能力监测:阅读上面文章,每分钟不低于 600 字,15 分钟内完成下面阅读能 力测评,扫码提交。
1.在“亚伯拉罕·林肯”号上,最先发现怪物的人是( )
A.孔塞伊。
B.阿罗纳克斯教授。
C.内德·兰德。
D.法拉格特舰长。
2.对于本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船员们在巨大的金钱的诱惑下,顶住压力,终于发现了独角鲸的踪迹。
B.内德·兰德的捕鲸行动十分成功,在他的带动下,“亚伯拉罕·林肯”号驶遍了整个太平洋海域,不停地追逐出现的鲸鱼。
C.“亚伯拉罕·林肯”号历经三个月漫无目的的航行之后,终于在返航前发现了独角鲸的身影。
D.舰长和教授以及船员们经历了紧张与平静,意见由不统一再到统一,终于有所收获。
3.在“亚伯拉罕·林肯”号上,最不为两千美元所动的人是( )
A.孔塞伊。
B.水手。
C.军官。
D.内德·兰德。
4.“紧张的情绪倒是消失了,可大伙儿一个个都像泄了气的皮球,怀疑的缺口打开了。”对这句话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紧张的情绪”比作“皮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对搜捕怪物无果的失望。
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紧张的情绪”比拟成“皮球”,表现了人们紧张的情绪。
C.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泄了气的皮球”来代指紧张的情绪,指出了情势的紧张。
D.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用“泄了气的皮球”来比喻人们激动的心情。
5.在寻找怪物的过程中,船员们的心理变化折线图是( )
A.激动—紧张—惊慌—失望—恼怒—振奋。
B.激动—失望—紧张—惊慌—振奋—恼怒。
C.激动—惊慌—失望—紧张—恼怒—振奋。
D.激动—紧张—惊慌—恼怒—失望—振奋。
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圈出你认为可以用来形容他 / 她的词,也可以在空白处添加其他合适的词。你选择的人物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