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诞生之初都是很蒙昧的,需要启蒙。
4 . 1 蒙 , 亨 。 匪 我 求 童 蒙 , 童 蒙 求 我 。 初 筮 告 , 再 三 渎 , 渎 则 不 告 。 利 贞 。
4 . 2 《 彖 》 曰 : 蒙 , 山 下 有 险 , 险 而 止 , 蒙 。 蒙 “ 亨 ” , 以 亨 行 时 中 也 。 “ 匪 我 求 童 蒙 , 童 蒙 求 我 ” , 志 应 也 。 “ 初 筮 告 ” , 以 刚 中 也 。 “ 再 三 渎 , 渎 则 不 告 ” , 渎 蒙 也 。 蒙 以 养 正 , 圣 功 也 。
【译文】 4.1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施教者去要求受教者,而是受教者来请教施教者。第一次请教,施教者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问同样的问题,就表示受教者没有恭敬之心,在这种状况之下,就不要再回答他了。施教者和受教者都保持贞正的品德修养,彼此都能获得好处。 4.2《彖传》说:蒙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艮为山,遇到险阻要思考是否应该停止,这就是蒙。通过启蒙,可获亨通,施教要合理,力求适可而止。受教者要有诚意,用心请教,有问道的意向和决心,才能和施教者密切相应。第一次请教,有问必答,因为九二阳刚居中,能够包容那些蒙昧的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问同样的问题,就表示受教者没有恭敬之心,在这种状况之下,就不要再回答他了。施教者温和善良地教导受教者,使其明白正道,才是好功德。
4 . 3 《 象 》 曰 : 山 下 出 泉 , 蒙 。 君 子 以 果 行 育 德 。
4 . 4 初 六 : 发 蒙 。 利 用 刑 人 。 用 说 桎 梏 ; 以 往 吝 。
4 . 5 《 象 》 曰 : “ 利 用 刑 人 ” , 以 正 法 也 。
4 . 6 九 二 : 包 蒙 , 吉 。 纳 妇 , 吉 , 子 克 家 。
4 . 7 《 象 》 曰 : 子 克 家 , 刚 柔 接 也 。
4 . 8 六 三 : 勿 用 取 女 , 见 金 夫 , 不 有 躬 , 无 攸 利 。
【译文】 4.3《象传》说: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山下有泉水,虽然水量不大,有蒙昧而不知流向何处的感觉,却显示出果敢向前的勇气。君子看到这种现象,最好反求诸己,以果敢的行为,来培养良好的品德。 4.4初六:进行启蒙教育,最好的办法是树立楷模,确立法度,慢慢引起大家的共鸣。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否则将来必然会后悔。 4.5《象传》说:用树立楷模的办法来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了确立合理的方法,以便遵循。 4.6九二:周围很多人来请教,希望获得知识,当然是好现象。这样的好老师,就像家里娶了一个好媳妇,当然也是吉祥的。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子女将来都能持家,并把好的家教传承下去。 4.7《象传》说: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子女将来都能持家,并把好的家教传承下去,说明九二处于初六、六三、六四、六五这四个阴爻之间,刚柔交会,温和善良,收到了好的功效。 4.8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看到尊贵而多金的男子,便不顾礼俗,主动跑去嫁给他。如此不顾自己的身份,不守妇道,是不会有好处的。
4 . 9 《 象 》 曰 : “ 勿 用 取 女 ” , 行 不 顺 也 。
4 . 1 0 六 四 : 困 蒙 , 吝 。
4 . 1 1 《 象 》 曰 : “ 困 蒙 ” 之 “ 吝 ” , 独 远 实 也 。
4 . 1 2 六 五 : 童 蒙 , 吉 。
4 . 1 3 《 象 》 曰 : “ 童 蒙 ” 之 “ 吉 ” , 顺 以 巽 也 。
4 . 1 4 上 九 : 击 蒙 。 不 利 为 寇 , 利 御 寇 。
4 . 1 5 《 象 》 曰 : “ 利 用 御 寇 ” , 上 下 顺 也 。
【译文】 4.9《象传》说: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因为她的行为不合道理。 4.10六四:困惑于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或者遇到困境不敢开口请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4.11《象传》说:困在蒙昧之中,是非常遗憾的事情,说明缺乏良师益友的适时指导和启发,看不清事实的真相。 4.12六五:幼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 4.13《象传》说:幼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说明受教者虚心受教,施教者循循善诱。 4.14上九:用强制的方式打破蒙昧的状况。不能像盗匪、敌人那样,毒打受教者,而应该采取像抵制盗匪、敌人来侵时那种谨慎小心的态度。 4.15《象传》说:采取像抵制盗匪、敌人来侵时那种谨慎小心的态度,只有这样,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才能够关系和顺,上下一心,收到启蒙教育的实效。
【现代启示】 人要主动学习才会进步,虚心求教,尊敬父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