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与黛玉情同姐妹,她也想着宝玉,但她毕竟是贾家家奴,加上人性的自私一面,在薛姨妈等人的威胁下,紫鹃的选择就是自保,在关键时刻,紫鹃没有为黛玉牺牲自己的利益,结果就是黛玉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她,黛玉与贾母被彻底隔离,在大观园处于被隔绝的状态。紫鹃试玉,让读者都认为紫鹃是全身心帮助黛玉,情同姐妹,但事情是复杂的。在第五十七回,紫鹃试玉之后,王家人发力、薛姨妈威胁,为了自保,紫鹃的立场发生了改变。分析《红楼梦》要全面地看故事的发展,而不是对人物之间的关系用刻舟求剑、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清孙温 绘)
开始时,紫鹃与黛玉情同姐妹,紫鹃对黛玉公关很成功,把黛玉从林家带来的雪雁压到了后面,成为潇湘馆的首席大丫鬟。在紫鹃试玉,宝玉不让黛玉走之后,马上薛宝钗和薛姨妈就来找黛玉了,又是认干娘,又是嘘寒问暖的,最后薛姨妈又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薛姨妈故意这么说,是要让黛玉放松警惕,好像大家都支持黛玉与宝玉的婚事似的。薛姨妈她们盯住了宝玉,也应知道黛玉与贾府的特殊婚约关系,因为在前面薛蟠“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薛姨妈却不去给薛蟠提亲,就是因为知道黛玉与贾府之间若没有联姻承诺,贾家外祖母带不走她。
薛姨妈对宝玉与黛玉二人婚嫁真实的态度是什么?紫鹃知道一些,所以紫鹃就继续给薛姨妈递一个梯子,进行追问。书中写道:
紫鹃忙也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哈哈笑道:“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第五十七回)
这里立即暴露了薛姨妈的虚伪,马上就反问“急什么?”,下面一句是笑里藏刀的威胁之语,“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紫鹃肯定是想着要跟着黛玉陪嫁,如果不能跟住黛玉,那么紫鹃是贾府的奴婢,又不是林家跟着黛玉来的奴婢,她的去向归贾府,而不归黛玉安排。贾府怎么安排,让她嫁给谁,紫鹃没有选择权。薛姨妈的态度就是紫鹃如果不合作,她就不知道会嫁给谁。对紫鹃而言,宁可黛玉不嫁宝玉,她也要随着黛玉陪嫁,黛玉与之情同姐妹,会很好地照顾她,而且以黛玉的门第身价,嫁好人家没有问题,她陪嫁做妾,也比被贾府穿小鞋,安排嫁一个腌臜男人要强太多了。所以紫鹃不说话了,不敢说话了,以后紫鹃也知道底线在哪里了,选择与王家人合作自保,再也没有撺掇黛玉让宝玉闹婚事。
还有一点,紫鹃可能比黛玉年龄大不少,即使黛玉临死前对紫鹃交代遗言,说的是:“妹妹,我这里并没亲人……”黛玉管紫鹃叫妹妹,也不等于紫鹃就比黛玉年少。这里是主子对奴婢的客气,称呼妹妹已经是抬举了,为啥古代要把少女主子叫作“小姐”?就是在一起论排行,奴婢年龄再大,也不能爬到主子头上变成姐姐的,主子是年龄小的“姐”。若紫鹃与黛玉一起嫁给宝玉,妻妾之间,就算妾比妻年长,也是妾为妹妹,还要管妻叫姐姐。书中,凤姐对丫鬟鸳鸯叫鸳鸯姐姐,是非常讨好鸳鸯的行为,而且鸳鸯的实际年龄也比凤姐大。贾母把紫鹃给黛玉时,理由是跟着黛玉进贾府的小丫鬟雪雁年龄小,在贾雨村教黛玉的时候就说了雪雁是与黛玉同岁的陪读,当时黛玉年少,雪雁也年少,所以挑了年龄大一点的紫鹃。紫鹃年龄大了,还是二等丫头,能够有此前途,是贾母的恩典。如果紫鹃不合作,是可以在黛玉出嫁前,把她打发出去的,所以后来在王家人薛姨妈威胁要将她配小子的情况之下,她就改变了立场。
在第五十八回,借着国丧贾府无人,“托了薛姨妈在园内照管他姊妹丫鬟”,薛姨妈搬进大观园,然后又“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拿着贾母的旗号,贴到了黛玉身边,“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薛家人对黛玉的关心,麻痹了黛玉对薛宝钗和薛家博弈上位的警觉,“黛玉感戴不尽,以后便亦如宝钗之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黛玉与宝钗表面上的和谐相处,也骗过了贾母,“贾母见如此,也十分喜悦放心”。此时,紫鹃等黛玉的丫鬟,就完全被控制在了薛姨妈手中,“薛姨妈只不过照管他姊妹,禁约得丫头辈,一应家中大小事务也不肯多口”。所以紫鹃就被薛姨妈禁约得不敢说话,甚至薛姨妈与黛玉睡在一个房间,紫鹃也彻底闭嘴了,“不肯多口”。
可能很多人说书中后面紫鹃的行为,是后四十回的内容写的,不少人还是不认同后四十回。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证据,就是紫鹃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被抄出私藏宝玉的私物,凤姐就一把带过也没有为难她。即使宝玉与黛玉有婚约等,对黛玉不能多说,但紫鹃是一个丫鬟,还是贾家的丫鬟,不说寄名符的事情、宝玉的扇子,等等,但说她偷的也可以,依然是可以做文章去处罚她的。王家人在此处选择性失明,已经告诉大家此时紫鹃的站队了,紫鹃是他们自己人,所以就不是问题了。
另外,黛玉身边,王家还有一个关键占位,读者难以注意到:黛玉的奶妈王嬷嬷应当是王家人,有她在紫鹃也会害怕。黛玉身边需要有成熟女性帮助,黛玉父母不会考虑不到,有阅历的成熟女性不是小丫头,而是奶妈、嬷嬷。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妈王嬷嬷,另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为何王嬷嬷是王家人?一来按照《红楼梦》的写作安排,一个姓的一般都是一家人;二来在黛玉死后,帮助宝钗顶替的雪雁都被放出去配了小子,而宝钗对跟来的林家王嬷嬷的态度是:王奶妈养着她,将来好送黛玉的灵柩回南。鹦哥等小丫头仍服侍了老太太。为何会养着不能干活的王奶妈,不是留下年轻的雪雁?显然王嬷嬷她给王家人出力了。
黛玉进入贾府,贾敏也是做了安排的,“一个是自幼奶妈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都是“自幼”跟着黛玉的人。一般情况下,奶妈都是有社会经验的女人,也与所喂奶的孩子利益一致,她以后的命运,应当绑定黛玉;而小丫头从小跟随,就应当是陪房大丫鬟,书里黛玉跟贾雨村读书的时候,“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雪雁“自幼随身”黛玉,应当就是当时伴读的丫鬟之一,紫鹃占了雪雁的位置,当初是贾母委派她来,也是要帮助贾家人锁定黛玉。黛玉原先的贴身丫鬟雪雁确实是经验不足、年龄小,被紫鹃给挤到了下面的位置。雪雁生长在林家,林家多代单传,人丁不旺,是很小的家族,没有贾府大家族的复杂,所以雪雁对大家族内部丫鬟、奴仆的博弈水平有限,而紫鹃则是从贾府二等丫鬟里出来的,对贾家大家族内部的残酷是有认识的,也经过了丫鬟们内部的严酷博弈,她俩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紫鹃上来就与黛玉“情同姐妹”,把雪雁压到了下面。
黛玉父母选择王嬷嬷陪同,书里说她很老,选一个干不了活的老嬷嬷跟着,主要作用就是保护黛玉,教给黛玉人生经验。本来王奶妈有经验,应当在很多地方辅佐黛玉,但在书里可以看到黛玉没有得到她的任何帮助。这是贾敏没想到的。
贾敏安排王嬷嬷在黛玉身边,可能考虑当时在贾府里贾母强势,王家奶妈容易与内宅的王家人处好关系,也是对贾家人的一个制约。贾敏死时可能没有想到以后黛玉的主要竞争对象,会是王家背景的薛宝钗。林如海刚到江南,应当也与王家还没有大的冲突。但等到林如海将要死的时候,时间和机会又全部不具备,他鞭长莫及,难以再换人。黛玉身边有经验的王嬷嬷来了一个“徐庶进曹营”,对黛玉的未来产生了致命影响。
即使紫鹃是贾母派给黛玉的人,情节发展到后来,贾母没有斗过王夫人,王家人在与贾家人的婆媳内宅博弈中获胜,紫鹃为自保就选择与王家人合作了。抄检大观园,晴雯被赶走后很快死去,芳官等戏班女孩都被赶走,彩霞被嫁了来旺的败家儿子,这是王家人对紫鹃释放的一招杀鸡儆猴,紫鹃彻底怕了。《红楼梦》书中,迎春奶妈由输家被背锅变成了赌头,迎春当姑娘的都不敢深究,更别说奴婢紫鹃了。紫鹃也不敢帮助黛玉了,黛玉彻底孤立隔绝,身边奶妈王嬷嬷本来就是王家人,雪雁不懂事。到第九十回,黛玉绝食为了引起贾母的注意,但“贾母等见他这病不似无因而起,也将紫鹃雪雁盘问过两次,两个那里敢说”。贾母去问紫鹃,紫鹃也不对贾母说实话以维护黛玉的利益,黛玉闹了也白闹,无人知晓。就这样,黛玉在大观园处于被隔绝状态,贾母也不知道黛玉的真实情况。
王家人要宝钗顶替骗宝玉,紫鹃也跟着一起骗着黛玉。黛玉知道要娶宝钗去问宝玉的时候,书中写道:
黛玉也只模糊听见,随口应道:“我问问宝玉去!”
紫鹃跟了过来。
黛玉笑着道:“宝二爷在家么?”袭人不知底里,刚要答言,只见紫鹃在黛玉身后和他努嘴儿,指着黛玉,又摇摇手儿。袭人不解何意,也不敢言语。黛玉却也不理会,自己走进房来。
紫鹃此时的态度不是与黛玉一起问宝玉,而是给袭人暗中报信,一起应付黛玉。如果她因为害怕而心向黛玉,自己不敢主动告诉黛玉真相,那么黛玉此时去问宝玉,她被动地装不知道就可以了,对比一下第五十七回的“试玉”情节,紫鹃的行为明显说明她的立场变了。此时,紫鹃主动给袭人通风报信,站队薛姨妈,让黛玉对宝玉没能说破,没有问出来,让顶替穿帮,她为宝钗立功了。从当初敢去“试玉”,到不敢说,再到一起瞒黛玉,背后原因是怕王家人。
再来看黛玉的《葬花吟》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见黛玉在大观园中的处境。王家人严密布局,黛玉亲戚有限,贾家只有贾母,而且已经老了,贾家男人对后院的影响力有限。黛玉处境险恶,敏感的她,应当很早就深切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不友好,无奈在大观园里她没有自己的帮手:王奶妈本来就与王家有关联,雪雁不懂事,本想把紫鹃发展为自己的同盟,而紫鹃选择自保,不愿为黛玉冒风险,黛玉在潇湘馆彻底没有了能依靠的人。因此,在抄检大观园之后,紫鹃被抄出宝玉私物,应当转而与王家人合作了,敏感的黛玉就有了“冷月葬花魂”之感。紫鹃后来要出家,她应该做了对不起黛玉的亏心事,但没有想到会要了黛玉的命。她做了什么,自己心里明白。
黛玉死后,贾家人对黛玉的丫鬟处理方式不同,也说明了黛玉身边的人当时的站队情况。书中第一百回:
宝玉背地里拉着他,低声下气要问黛玉的话,紫鹃从没好话回答。宝钗倒背地里夸他有忠心,并不嗔怪他。那雪雁虽是宝玉娶亲这夜出过力的,宝钗见他心地不甚明白,便回了贾母王夫人,将他配了一个小厮,各自过活去了。
为啥宝钗说紫鹃“有忠心”?从紫鹃能够留在宝玉身边,我们就已经找到了答案:薛宝钗背后愿意,不反对她来。紫鹃到宝玉身边,书里写:“虽经贾母王夫人派了过来,也就没法,只是在宝玉跟前,不是嗳声,就是叹气的。”在这里,委派紫鹃的人不光是贾母了,加上了王夫人。在以前,宝玉、黛玉身边的袭人、晴雯、紫鹃等,都是贾母一个人指派,什么时候问过王夫人?现在,贾母成了橡皮图章,做主的是王夫人。要知道,王夫人对自己不认可,却敢觊觎宝玉的丫鬟,下手都是很狠的,是绝不容忍的,而在这里,王夫人却让紫鹃待在宝玉身边,肯定有原因。也就是说在抄检大观园时,紫鹃被抄检到私藏宝玉之物,虽然凤姐在下人面前遮掩了过去,但王夫人不会不知道,王夫人指派紫鹃到宝玉身边,应当也考虑了宝钗的意见。雪雁在最后让薛宝钗冒充黛玉的时候当了伴娘,而紫鹃紧贴黛玉不当伴娘,也不一定是因为感情,紫鹃也害怕黛玉临死之时,与雪雁或者其他人说什么话,她要把控黛玉遗言。
紫鹃对宝玉不满,“从没好话回答”,是因为她对黛玉还是有感情的,她觉得自己作为奴婢不敢多说话,然而宝玉也没有主动站出来维护黛玉,辜负了黛玉的真情和他的誓言。但是紫鹃还是选择了与王家人合作,所以王家人在宝玉身边也给她留了一个位置。而黛玉从林家带来的丫鬟雪雁,就算为宝钗顶替黛玉出过力,但仍然被宝钗赶出去配小子,原因还是雪雁“他心地不甚明白”,没有看清幕后博弈,没有及时站队,才被配小厮处理了。雪雁是林家的奴婢,本来不该由贾家处理,但贾家怕她说漏嘴,便强行处理了。这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雪雁是认识贾雨村的。贾雨村教黛玉的时候,“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雪雁“自幼随身”黛玉,说明伴读的小丫鬟应当有雪雁,贾雨村若要了解真相,也会首先去问雪雁,雪雁有把真相告诉王家政敌贾雨村的可能,所以薛宝钗是一定要处理雪雁的。而紫鹃违心站队王家、薛家,最后出卖了黛玉,所以宝钗夸她忠心,说明她出的力肯定比雪雁更大。前面分析过,紫鹃应当在第五十八回薛姨妈到潇湘馆与黛玉同住的时候,就投靠了薛姨妈,她早就是王家的人了,不是临时抱佛脚,因此得以留下来。情谊归情谊,重大利益面前,紫鹃不会为黛玉牺牲,因为她本来就是贾府的奴婢,与从林家跟来的雪雁不同,雪雁可以一直陪着黛玉出嫁;紫鹃是贾府奴婢,未必有机会一直陪着黛玉出嫁。
紫鹃的自保,虽然客观上间接对黛玉的悲剧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主观上她的想法不是出卖黛玉,而是在贾母和王家人之间站队。她是贾母委派到黛玉身边的人,贾母把她从二等丫头提拔为大丫鬟,施恩于她,就是要她当贾母的棋子,结果在薛姨妈的威胁下,她变成了王家安插在黛玉身边的人。贾母委派到大观园的袭人、晴雯和紫鹃,最后是袭人主动投靠王家,晴雯被赶走死了,紫鹃为自保,被动投靠了王家,贾母对大观园彻底失去了控制权,与黛玉的联系也被隔绝了,更无从及时知道黛玉的信息。宝玉身边的人说了什么、宝玉对黛玉的真实态度,袭人都会汇报到王夫人那里,王夫人及时采取应对策略;而贾母对黛玉和宝玉的想法,一概不知,到了宝玉与宝钗成亲的时候,她仍然不知道,而且不知道王子腾已死,对此本人以后会分析。
宝玉、宝钗成婚以后,贾母才听到黛玉已死的消息,才明白过来自己一直被蒙骗,连黛玉病危都无人向她汇报,所以贾母眼泪交流说道:“是我弄坏了他了。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忒傻气!……”贾母知道自己犯错了,对黛玉的所有信息都不知情,不知道黛玉病危,连黛玉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贾母嘴里的“也忒傻气”不是说黛玉太痴情,而是说黛玉有事不来直接找她。黛玉没有能去找贾母,肯定有紫鹃的原因。上一次紫鹃“试玉”,就被薛姨妈威胁配小子;若黛玉再一次为此闹到贾母那里,紫鹃可能就要被王家人清算了。因此,紫鹃会让黛玉把事态控制在潇湘馆,比如黛玉知道宝玉要娶宝钗,去问宝玉的时候,她给袭人通风报信。后来,黛玉因为王尔调提亲而绝食,紫鹃也不给贾母汇报,贾家其他人也不知道。黛玉闹到贾母那里,贾母可能会反悔,给黛玉做主,但就算黛玉嫁给宝玉,紫鹃也未必有好果子吃。王夫人作为婆婆,属于“现管”,收拾当奴婢的紫鹃轻而易举,这也就是薛姨妈会笑眯眯地威胁紫鹃,黛玉嫁了给她配小子的真实原因。即使是贾母派来的晴雯,背后还有赖大老家奴的背景支持,比当初是二等丫头的紫鹃,在贾府根基要硬得多,最后都能被王夫人赶走,且惨死,紫鹃怎么能不怕?她是合理地为自己的前途做了考虑。
综上所述,紫鹃明白王家人内宅博弈取胜的必然性,于是在薛姨妈笑眯眯的威胁下,她没有帮助黛玉而选择了自保,从贾母的亲信倒向王家,并配合王家人,隔绝了贾母与黛玉,得到了王家人及宝钗的认可。紫鹃与黛玉有感情,但不等于她会为黛玉牺牲。紫鹃先是贾母的棋子,后是黛玉的姐妹,最后却为自保,站队薛姨妈。紫鹃虽与王家人合作,但不等于她心甘情愿,她与黛玉情同姐妹,应当没有想到与王家人合作,会导致黛玉之死。紫鹃、雪雁都是滴血哀鸣之鸟,黛玉的死,在紫鹃的意料之外,她内心受到煎熬而哀鸣。紫鹃在内心受煎熬的同时,也觉得在宝钗手下没有安全感,所以一有机会就跟着惜春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