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区块链仍面临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障碍,包括潜在的安全隐患、底层技术的挑战以及隐私保护等。
区块链把密码学、分布式存储等技术融为一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本身是没有漏洞的。目前它面临“51%攻击”“自私挖矿”这样一些攻击方式,还有私钥和终端安全问题,以及共识机制安全问题等。据统计,我国大型矿池的算力已占全网总算力的60%以上,理论上这些矿池可以通过合作实施“51%攻击”,从而实现比特币的双重支付。
区块链使用多节点冗余方式保证数据存储的去中心化,这意味着对存储空间的极大浪费,且对整个链内大多数节点做一次更新非常耗时;区块链网络的价值正比于其节点规模,价值越高的网络越浪费、效率越低。
区块链具有共识机制,这使得每个参与的节点都必须验证交易,从而限制了在给定时间内可以进行的交易数量。尽管存在诸如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之类的解决方案来增加每秒可以进行的交易的数量,但是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的交易的速度仍然会受到限制。由于区块链是不可变的分布式区块链,区块链区块数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存储问题。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区块链面临着严重的数据隐私泄露风险。用户使用区块链过程中,个人基本身份信息数据和交易信息数据极易被泄露。攻击者通过地址聚类等技术来判别多个账户是否属于同一用户,挖掘用户真实信息,导致用户的数据隐私泄露。简言之,用户的身份信息与交易信息易被攻击者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