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的六篇作品,《陈老莲别传》叙述画家逸事,《桑山人传》所记道士事迹篇幅虽短却显奇幻,《记缢鬼》则颇类拉拉杂杂的琐语异闻。毛奇龄《曼殊别志书
》形式殊奇,虽是人物传记,却夹杂着大量文士的诗词作品,诗文相互辉映,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甫一介绍曼殊的来历,便汇录了陈维崧、汪懋麟、汪楫、张英的诗词,如汪楫诗云:“春到长安芍药开,寻花曾一到丰台。自从解语归金谷,不是花时客也来。”这些诗词以补叙的形式交代了曼殊的事迹,全方面地展开有关丰台美女的人物画卷,既有诗情画意,又增加了婉约含蓄性,像任辰旦的悼诗“垂帘无力倚阑干,怕见庭花易早残。偏怪瓦棺将掩处,海棠犹作睡时看”则赋予文章无限风情,情思袅袅,余音不尽。这篇文章让读者看到文士们极广泛的交际网络,由毛奇龄一人而勾连起诸多文士,他们组成了一个文学互动圈,对美女佳人等题材反复讴歌唱和。文中的曼殊聪慧好学,娇羞多情,可惜命薄如花,这类才子佳人的故事模式更能引发文士们的关注。《补张灵崔莹合传》也是在讲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张灵、崔莹互生情愫,可惜有情无缘,两人最终只能以魂灵的形式相遇地府,怎不让人扼腕长叹!《李姬传》所记的李姬与侯方域同样有情有爱,可在南明衰亡的复杂国情中只能彼此辜负,故事虽不及《桃花扇》备叙委婉,却同样引人兴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