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创新的商业化实现途径,创业的本质是创造商业价值。下面我们对创业的商业逻辑和创业的目标进行简单介绍。
20世纪60年代,代表战略规划学派的“三安”(指Anthony、Ansoff、Andrews三位学者)范式出现,提出“战略是贯穿组织的主线”这一观点,利用安索夫(Ansoff)矩阵和SWOT分析等方式进行研究,帮助企业对其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根据安索夫的观点,战略是指如何匹配公司能力(资源)与其竞争环境之间的商机。商机是指创业的动力。资源即资本、财物、人脉等,是获利的基础。
根据蒂蒙斯(Timmons)的创业过程模型(见图3-1),创业是一个各方面因素动态平衡与相互匹配的过程。商机是创业过程的开始,同时也是创业的主要动力所在;资源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与成功的保障。
创业团队是公司业务运作的核心。在商机的引导下,创业者根据创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与更新团队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将各种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寻求创业继续发展的机会,规避商业风险,实现创业赢利。
图3-1 蒂蒙斯创业过程模型
资料来源:斯皮内利,亚当斯.认识创业:第10版[M].赵剑波,焦豪,王曦若,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要获得成功,应当实现以下目标。
(1)实现强大的商业经营能力。创业者要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和把握关键组织要素的能力,例如创业团队创造能力、资金运作能力、用户需求把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等,并将这些转化为商业经营能力。
(2)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创业者可以通过做“比其他更好”的新产品建立相对的竞争优势,或者通过做“与众不同”的新产品建立绝对竞争优势,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的跨越。
(3)克服诸多对创业不利的影响因素。创业者需要克服不利的因素,坚持创业目标,挖掘潜力、推动革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效益,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把握先机,不受制于人,赢得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