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3 标准对比与经验

国内外主要标准对比分析见表2-3。

表2-3 国内外主要标准对比分析表

(续)

(续)

基于国内外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及相关主流标准对比分析,结合中国电网运行特色与电动汽车发展情况,在制定国内车网互动相关标准时,可充分吸收欧美标准优点,具体包括:

1)学习和借鉴OCPP和ISO15118标准、IEC61851标准:OCPP提供了开放的充电协议,优化了充电桩和充电管理系统的互操作性。ISO15118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通信协议标准。IEC61851标准系列为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提供了一致的标准,确保充电设施和车辆之间的兼容性、安全性。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三项标准,利于实现充电设施和充电管理系统的互通性及通信标准化。

2)借鉴OpenADR和IEEE2030.5标准:OpenADR规范了通信数据模型、传输和安全机制,引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IEEE2030.5基于IP的应用协议,规范了电网与智能终端间通信。但是OpenADR、IEEE2030.5标准中涉及的电网调度系统、聚合调度平台和充电桩之间直接通信和调度模式,容易出现多主体对同一充电桩进行调控,导致调控主体责任不明确、用户服务体验差等,应在标准制定时予以慎重考虑。

综上,通过学习和借鉴欧美标准的开放性、通用性、数据安全、充电设备兼容性以及能源优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可以推动我国大规模电动汽车与电网的智能互动,达到电动汽车与电网运行的协同发展。 DwESlSJ43sFe+BysD9gNbC/1kWatpPnYjrM4QxpAzjS4TvtAGaEZ2pr/AZ6viq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