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前进的动力,带来美的享受。音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古希腊和古印度哲学家将水平排列为旋律、垂直排列为和声的音调称为音乐。在我国古代音、乐有别,《礼记·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后来,“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音乐的媒介是按时间组织的、有规律的声波,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巧演奏、演唱或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作品。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以及音色,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构成了音乐的其他要素,如节奏、节拍、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音阶、曲式、织体、音色等。
节奏:指音的长短和强弱,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广义的节奏包含了节拍,狭义的节奏是指一些长短不一的音的组合,它的侧重点在于音的长短。
节拍: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比如“强、弱,强、弱……”的2/4拍规律,“强、弱、弱,强、弱、弱……”的3/4拍规律,节拍的侧重点主要是音的强弱。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节拍和节奏是音乐里面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了音乐的骨架。
曲调:也称旋律,是音乐的首要要素,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是音乐的决定性因素。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旋律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
曲式: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曲式的表现手段有对比、展开、变奏、重复等。音乐的曲式按照传统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小型曲式和大型曲式。小型曲式包括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和复三部曲式。大型曲式包括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
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称为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是和声的基本要素,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一定的规则纵向重叠而形成的组合。和声行进则是和声的横向组织。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力度:指曲谱中音的强弱程度。力度变化是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并造成音乐的对比和发展。力度的表现力是相当丰富的,也是非常细致而复杂的,可以表达音乐蕴含的情感,是一种富有“魔力”的音乐要素。
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现代音乐通常以“拍每分钟”(beats per minute,简写为bpm)作为速度的单位。
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并以其中的一个音为主音,其余各音都倾向于它,称为调式。调式是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创立的乐音组织结构形式,如大调式、小调式和五声调式等。
音阶:将调式中的音,从以主音开始到以主音结束,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以阶梯状排列起来,就称为音阶。音阶是调式的一种形态,包括自然七声音阶、五声音阶、吉普赛音阶、阿拉伯音阶、全音音阶等多种形式。
织体:音乐的结构形式之一,指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单声织体、复调织体、和声织体。
音色: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可以把音色理解为声音的特征,主要由其泛音决定。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有时又使用混合音色。
音乐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的、有节奏的声音。按照唱法不同,声乐可以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在中国民间还存在一种未经专业训练的、自然的、原始的演唱方法——原生态唱法。按照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声乐可以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和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器乐是使用乐器演奏而不用人声或者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乐器有多种类型,包括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等,通过吹、拉、弹、打等方式发出乐音,从演奏形式上可以分为独奏、重奏、齐奏以及各种类型的交响乐等。器乐的创作和演奏活动历史久远,《战国策》中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说明在战国时期,乐器种类就已经非常丰富了。
按照风格类型划分,音乐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三大类。
(1)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又被称为“严肃音乐”或“艺术音乐”,用以区分它和通俗音乐(流行音乐)。以超时代的普遍性、永恒性的艺术价值和音乐艺术最高业绩为标准,将那些能作为同时代或后代典范的、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音乐统称为“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的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的全部时期。狭义的概念特指1750(巴赫去世)~1827年(贝多芬去世)的古典乐派时期,古典乐派的风格形成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逐渐消失之中,消融于浪漫乐派风格的逐渐形成之中,经历了巴洛克音乐风格向早期古典乐派的过渡。古典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2)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一般是指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多样、情感真挚并被大众所喜爱的器乐曲和歌曲,流行音乐能够被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另外,流行音乐具有一定的商业性,有人说流行音乐的准确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而创作的音乐。这个说法又把那些分明是流行的音乐,由于它们流传不开而排除在流行音乐之外。
因此,流行音乐不一定都流行,流行的音乐也不只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商业性的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其市场性较强。
(3)民族音乐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音乐作品,称为民族音乐。
中华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音乐。
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建了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中华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音乐上特色鲜明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的民族音乐有多种形式,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音乐,仅仅会表演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和了解音乐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除此之外,按照音乐风格不同,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的类型,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如爵士、蓝调、金属、乡村音乐、宗教音乐、重金属音乐、朋克、说唱、电子音乐等,最令大家熟知的应该是流行音乐、摇滚、嘻哈、民谣等。
①按演唱形式分类:合唱、独唱、二重唱。
②按音色特征分类:男声、女声、童声、混音、高音、中音、低音。
③按演唱方法分类: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族歌曲。
④按形成时间分类:古代歌曲、近代歌曲、现代歌曲。
⑤按歌词内容分类:叙事歌、讽刺歌、幽默歌、情歌、风景歌、赞美歌等。
⑥按结构特点分类:合唱、套曲、组曲、小曲等。
⑦按节奏特点分类:进行曲、华尔兹、摇滚乐、迪斯科等歌曲。
⑧按演唱群体分类:工人歌曲、军队歌曲、乡村歌曲、青年歌曲、儿童歌曲等。
⑨根据功能特点:队列歌曲、劳动歌曲、舞蹈歌曲、广告歌曲、教育歌曲等。
⑩按歌曲来源:电影歌曲、电视歌曲、歌剧咏叹调等。
⑪按情感特点:抒情歌曲、轻歌、强歌、柔歌等。
⑫根据歌手数量:二重唱、四重唱、群唱、合唱等。
⑬根据不同的称谓:革命歌曲、历史歌曲、群众歌曲、流行歌曲、校园歌曲、乡村歌曲、草原歌曲、原生态歌曲、演奏歌曲、重编歌曲、歌词歌曲、金曲、新潮歌曲。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音乐艺术能够陶冶人的精神世界,给人带来精神层面的提升。人们对于音乐的喜好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音乐能够历经千百年流传而经久不衰。
人在悲伤时、痛苦时、高兴时、闲暇时,音乐都是最好的陪伴。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海顿说:“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古代《晋书·乐志》中记载:“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足以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影响人的性格与行为,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格塑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音乐的无形力量远超个人想象,所以聆听音乐、鉴赏音乐,是现代人极为普遍的生活调味剂。音乐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听觉上的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的精神得到高度的享受。
(2)音乐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催人奋进;音乐可以刺激右脑,提升创造力,尤其是古典乐曲,对右脑的训练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3)音乐可以调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于身体健康;医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音乐节奏、律动会对人体的脑电波、心跳、肠胃蠕动、神经感应等产生某些作用,进而使人身心健康,避免因自律神经紧张失调而导致慢性疾病。
(4)音乐能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人从痛苦中解脱。音乐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对于慢性疼痛和手术后疼痛,音乐都能减轻患者的痛觉感受和缓解紧张情绪。
(5)医学上还用音乐来辅助治疗疾病,常常能起到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适当的音乐刺激对脑部的活动有很大的帮助,甚至达到一定抗衰老效果。
(6)音乐可以帮助入眠、提高免疫力、增加神经传导速率、增强记忆力与注意力,让人的身心都得到适度的发展、解放。
(7)现代人越来越多地提倡胎教,让一个幼小的生命从出生前就接受音乐的熏陶;越来越多的父母也让孩子在小学甚至幼儿时段开始学习一种乐器,以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锻炼右脑。音乐在人生教育中的作用正在被广泛地认同,对于人的性格、思想、精神的成长都有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8)性格选择音乐,而音乐也改变着我们的性格、态度,甚至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影响我们的人生。
(9)用音乐美化环境,这也是当前世界环境保护事业中的新潮流。人们将音乐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用音乐营造一个高质量的环境。像音乐家具、玩具、文具、用具等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
因此,我们应该对世界各国的音乐有所了解,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洋音乐,在题材上、形式上、创作方法上和体裁上的丰富性和严密性都已达到相当完美的境地,在技法理论上也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音乐给了我们丰富的精神世界。音乐的世界虽然缥缈,却洋溢着激情,虽然平实,却充满芳香,虽然遥远,却绽满感动。哀伤的歌曲释放了悲伤的情绪,安静的歌曲使人有了一个放松休息的港湾,励志的歌曲帮助人们重拾信心,庄重肃穆的音乐使人沉稳如山,轻快活泼的音乐使人飘忽如云,舒缓悠扬的音乐使人心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