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评估纵隔和腹腔淋巴结是否为转移不够精确。EUS能够检测到多达 90%的受累淋巴结,但仅凭图像特征,包括回声性、边界、大小(> 1 cm)等标准来判断转移与否,其特异性并不高。
在EUS检查进行分期时,如果检测到的淋巴结需要组织学诊断,可以经纵隔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这种方法的准确率与CT引导的经胸穿刺活检相当,但后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9%,包括 7.7%气胸(其中 1.6%需要引流),以及 1.3%出血。此外,小于 1 cm的淋巴结经胸穿刺活检的准确性较低,并且不能在靠近大血管的部位进行。EUS-FNA是一种较新的组织诊断方式,替代了经胸穿刺活检。只要视野不受空气阻碍,该方法可用于消化道 5 cm范围内的所有淋巴结(见图4.10)。在食管癌中,所有位于后纵隔的 3 mm及以上的病变及腹腔淋巴结,都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实时观察和穿刺活检。
由于来自气管的空气干扰,无法进入气管前区和前纵隔进行操作。可选择肿瘤近端或远端的淋巴结进行穿刺,但如果淋巴结刚好在原发肿瘤后方,只能穿过原发肿瘤进行穿刺。不过,应尽量避免这种操作,因为穿刺针可能被原发肿瘤的癌细胞污染,导致淋巴结细胞学假阳性(68%)。大约 20%的食管癌患者有腹腔淋巴结转移(见图4.11)。
EUS-FNA能提供细胞学证据,从而评估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判断是否为其他原发灶(如乳腺癌、肾癌或肺癌)的转移。从技术上讲,对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行EUS-FNA检查的要求不高,尤其是与胰腺肿块或胰周淋巴结的细针穿刺相比。超声内镜是直的,淋巴结则紧靠食管或胃壁,直行穿刺易于操作。彩色多普勒可以识别附近的血管,通过内镜和超声可以实时看到穿刺针的行进,因此这种穿刺比较安全。EUS-FNA用于淋巴结穿刺并发症极为罕见,有报道超声内镜强行通过食管狭窄时,造成食管穿孔。
图4.10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示意图
图4.11 腹腔干旁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
纵隔淋巴结EUS-FNA穿刺成功率为 89%~96%。在一项对 125 例有淋巴结受累食管癌患者行EUS-FNA检查的大型前瞻性研究中,其比CT更敏感(83%对 29%)、更准确(87%对 51%),也比单独的EUS更准确(87%对 74%),导致 77%的患者改变治疗方案。
最近几项研究比较了多种分期策略的医保成本和有效性,其中EUS-FNA和/或CT+EUS-FNA是最经济的选择,并提供了最优的生活质量调整寿命年数。因此,EUS FNA和/或CT+EUS-FNA可作为食管癌分期的首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