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件事就算控制住了,可谁知道,三天后,就在张弛和王春生带上主机准备离开农高区的时候,来了一群人,堵住了他们的去路。
“你们有事?”崔挽明放低身体,走过去询问。
带头的是一个中年女人,身宽体胖,说话底气很足,她一甩手,大声道:“什么事?我们可听说了,你们搞什么机器种田,我们可不同意啊。机器把田种了,我们种什么?”
崔挽明一天,心里咯噔一下,“完了,事情怎么捅出去了。”他回头看了眼张弛和于宪伟。
两人茫然失措地看了看彼此,表示不知。
“大姐,大家一定是误会了,这就是我们农高区的一个实验项目,不影响大家正常种地。”崔挽明不想跟她解释太深,就事论事,只想让他们先回去。
那大姐怎肯如他愿,上前一步道:“还骗我们,我们又不是傻子,你们的那个智能系统,以后就是要在林海省搞推广的,你们用机器把种地成本降下来了,有没有想过,我们上哪掏这个钱装设备,到时候有钱的大农场把设备一安装,人工成本降下来,农资肯定要上涨,我们不就要遭殃了。”
这大姐说的话就像是提前备好的稿,语言和逻辑都挑不出毛病,甚至带着洞察未来的眼光,这可不像一个寻常农户说出的话。
崔挽明看了看人群,基本是农高区周围的农户,“大家不要有顾虑,我说了,我们就是在搞项目研究,不涉及大家的种地问题。大家都回去,不要听人乱说,我们都是在合法合规地做研究,不是你们想那样。”
“大姐,”崔挽明拱了拱手,语气尽量温和,“您说的这些,我们考虑到了。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农户们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并不是要取代任何人的工作。”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人群,“而且,这个项目还处于试验阶段,距离真正推广还早得很。我们保证,任何决定都不会影响到大家的利益。”
那大姐冷哼一声,“早得很?我看你们是想偷偷摸摸地推广!”
她指了指不远处的试验田,“你们看,那些设备一旦普及,我们这些小农户还有活干吗?现在就这么难了,到时候更不用想了!”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人喊道:“对啊!现在种地都不好种了,装这些设备就是把我们往死路上赶!”
崔挽明心头一紧,他能感觉到场面正在失控。他回头看了看张弛和于宪伟,两人都愣在原地,显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抗议。
“大姐,”崔挽明又往前走了一步,“我理解大家的担忧,我们也是本着对未来的一个思考。比如说,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他顿了顿,“而且,我们也在考虑为小农户提供补贴,让大家能够负担得起这些设备。”
“补贴?”她冷笑一声,“你们这些人老是喜欢画大饼,什么补贴不补贴的,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
人群中有人喊道:“对啊!我们不要补贴,把你们这东西都拿走,不准在林海搞这个!”
崔挽明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如果现在争吵起来只会让事情更糟。他决定换个角度,“大姐,”他说,“您看,我们原本是想找几个农户来参与的,大家一起试用,大家一起提出意见,最后一起决定是否推广。要是大家觉得不适合,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大姐愣了一下,随即板起了脸,“找农户参与?我们可没听说过!”她转身看向人群,“你们谁听说过要找农户?”
人群中没有人应声,崔挽明心里一沉。他知道,这件事可能真的被人故意夸大或者曲解了。
“大姐,”崔挽明的声音有些发紧,“您说得对,我们确实应该更早地和大家沟通,听取大家的意见。”他深吸一口气,“但今天大家来得这么突然,我们也没准备好。请大家先回去,我们很快会组织一个见面会,跟大家解释清楚。”
那大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见面会?我不信!你们这些人嘴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大姐,我向您保证,我们没有任何隐瞒的东西。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帮助农户们,提高种地效率,降低成本。我们不希望看到大家因为误会而对我们产生敌意。”
“那你们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试验?”人群中有人喊道。
张弛早就听不下去了,他靠近崔挽明,“报警吧,你跟他们说不清楚的。”
崔挽明一脸震惊,小声道,“不不不,绝对不行。”
随即换了个态度,“大家对我们的监督,我们很接受,但有一点希望大家清楚,受人蛊惑,扰乱治安,可是违法的,今天大家回去,不要再讨论这些子午须有的事,如果大家不听劝执意要闹,跟你们说,吃亏的是你们。”
“把他们设备都砸了。”人群中跳出来一个男人,满脸嚣张样。
于宪伟挺身出来,“你砸试试?这个主机好几十万,反正现在我们要返厂,你要砸了,我们省心了,重新买个新的。”
那大姐一看,情绪稍有缓和,把男人往后一推,“就你能耐,一边去。”
“今天过来就是给你们提个醒,你们当领导的怎么搞我不管,不要拿我们老百姓垫背就行,都散了。”
王春生全程一句话不敢说,额头都吓出一身汗来,人走了还站在原地不敢动。
“你们走你们的,计划不变。这里的事我来处理,把你们的事做好。”
崔挽明眼中长了一颗钉子,他现在浑身刺痛,转身对于宪伟说,“看来有人在搞事。”
于宪伟挠挠头,“咱们最近也没得罪谁啊。”
崔挽明点燃一根烟,问:“董擎仓是不是回国了?”
于宪伟脸色骤变,“会是他?”
崔挽明露出不可捉摸的神情。他知道,是时候去见见他了。
崔挽明站在董擎仓办公室的门口,手指悬在门铃上,迟迟按不下去。
他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三天前的场景,那群农户愤怒的面容,中年女人的咄咄逼人,男人嚣张的叫喊……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里面坐着的这个人。
深吸一口气,崔挽明按下了门铃。
“请进。”
崔挽明推开门,走了进去。董擎仓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捧着一杯红茶,目光落在文件上,完全没有注意到崔挽明的到来。
“呀,好久不见,崔总。”董擎仓抬起头,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你来得正好,我正要给你打电话。”
崔挽明站在原地,目光冷冷地盯着董擎仓。
“董总,”崔挽明的声音变得冰冷,“我们谈谈。”
董擎仓放下手中的红茶,从容地指了指办公室的沙发,“请坐。”
“知道我为什么来吗?”
董擎仓轻笑一声,“不知道。崔总,我看你气色不太好,应该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农高区的农户,”崔挽明的声音逐渐提高,“跑去我们那闹事?是不是你干的?”
董擎仓的笑容依然挂在脸上,“闹事?我不知道啊,怎么了?”
崔挽明紧握拳头,眼神锐利,“别装了,在农高区,除了你,谁还会跟我对着干,咱俩是老对手了,有事直接说,找一帮农户算怎么回事。”
董擎仓喝了口水,“崔总,话可不能乱说。我们都是生意人,和气生财嘛。”
崔挽明冷哼一声,“和气?那好,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搞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研发技术对咱们的智能育种平台升级很关键,你应该支持我才对,这是双赢的事。”
董擎仓眉头微皱,“智慧农田管理系统?崔总,你什么时候又搞个这个?你这个人,真能藏事。这要不出状况,我还被你蒙在鼓里呢。你还跑来质问我,你啊你,太不够意思了。”
崔挽明眼神坚定,“董总,我们合作这么久,你何必背后搞小动作?”
董擎仓叹了口气,“崔总,误会大了。农户闹事,我也替你头疼。咱们都是聪明人,合作才能共赢。这样,我查查情况,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
正说着,于宪伟打来电话。
崔挽明眉头紧锁地接起电话。
“崔总,情况不太好。”于宪伟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媒体开始报道农高区的事件了,好几家新闻网站已经放出了文章。”
崔挽明的瞳孔微微收缩,握着手机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他转头看了眼董擎仓,后者正悠然地品着红茶,似乎对发生的事毫不在意。
“什么内容?”崔挽明压低声音问道。
“基本是在炒作智慧农田管理系统和传统农业种植的对比问题。”于宪伟的声音有些无奈,“更有甚者,直接指责这是资本推动的‘农业机械化’,要把小农户挤出局。”
崔挽明深吸一口气,走出办公室去接电话。
“现在舆论已经开始发酵了。”于宪伟继续说道,“短视频上已经有不少自媒体开始转发相关内容,农高区的项目成了焦点。更糟的是,有些记者已经开始挖掘相关的‘内部消息’,说什么项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有人造谣说试验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设备故障,损坏了农民的土地。”
崔挽明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窗台,脑海中快速思考着应对措施。他知道,里面坐着的董擎仓已经没有什么谈话价值了,不管是不是他干的,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阻止事态的发展。
“马上组织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所有主要媒体参加。”崔挽明果断说道,“同时,找几个和咱们关系好的农户,作为代表在发布会上发言,讲讲他们的真实体验。另外,准备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公开我们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我们要做出正面回应。”
“是,马上安排。”于宪伟在电话里答道。
崔挽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将会非常艰难,但他也明白,退缩是没有出路的。他必须面对这一切,带领团队走出这场危机。
挂断电话后,崔挽明再次走进办公室。董擎仓仍然坐在那里,脸上挂着那令人讨厌的微笑。
“看来,事情比我想象得还要复杂。”董擎仓调侃道。
崔挽明冷冷地说道,“不管你有没有卷入这件事,我都不会让这个项目停下来,董总,咱们走着瞧。”
董擎仓轻笑一声,放下手中的红茶杯,“崔总,”他说,“有时候,太过坚持可能会适得其反。你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该换个思路,或者……”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找个合作伙伴。”
崔挽明的目光如刀,“你在威胁我?”
“崔总,别这么想。这只是一个建议。”他站起身,走到崔挽明面前,“不过,我还是得提醒你一句,舆论这东西,很容易失控。你最好想办法快点平息下来,否则……可能会有人趁火打劫。”
崔挽明狠狠地看着他的眼睛,转身走向门口,“谢谢你的提醒。”
走出办公室后,崔挽明深吸一口气,凉意从喉咙直灌进肺部。就在他准备离开时,手机又响了起来。这一次,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崔总,”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你好,我是《林海日报》的记者。我想约你接受一个采访,谈谈农高区的智慧农田管理系统。”
“抱歉,我们已经安排了记者会,有问题,咱们记者会上见。”
这件事从无到有,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便迅速发酵成一场舆论风暴。如果真是董擎仓,那他是想给他一棒子打死在这。
不就是抢了你的种子市场嘛,何必呢,我做我的高端米加工,你搞你的种业发展,井水不犯河水,哪来那么大仇恨。
崔挽明这样想着,回去准备记者会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