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8章

于宪伟站在一旁看呆了。

“张博士,这怎么可能?昨天我们忙活了一整天都没搞定。你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于宪伟满脸疑惑地看着张弛。

张弛冷静地解释说:“技术上的事,有时候也靠运气。”他的语气平静自然,仿佛这只是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储健得知这一情况后也感到十分意外,马上从河海省打来电话,“张博士,没想到你还懂这个,这下好了,这么多实验仪器短时间内恢复运行,不至于影响到实验效果和进度,否则的话,这批实验经费投入又白扔进去了。”

张弛不以为意,淡淡地回答:“储主任,这都是我分内之事,您太客气了。这些实验对大家来说都至关重要,能尽快让仪器重新运作,我也就放心了。这几天我抽空把所有仪器再检查一遍,咱们的智能育种平台最近要进行技术升级,我主要在传感器灵敏度,一体式多功能仪器协调性以及数据同步性方面做些调整,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你现在是实验操作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仪器问题方面的事你根据情况拿主意,解决不了地和我汇报,我跟总部请示。”

储健现在对张弛的态度显然有了大的改观,要知道,他作为研发总监,要是因为服务器出问题导致一系列实验计划受阻,那可是不小的麻烦。搞不好总部要问责的。现在张弛通过自己的技术将问题轻松解决,也算替他排忧解难了,即便之前对他存有成见,现在也不好再拿出来议论了。

随着崔挽明和杜威一行检查农高区工作的结束,张弛在实验室的表现也很快进入崔挽明工作的一环,因为张弛解决了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难题,崔挽明已经把材料报到了总部,不出意外,一笔不菲的奖金会进入张弛的账户。

“张博士,咱们公司向来惜才,我帮你争取了一笔奖金,也算对你付出的肯定。”崔挽明微笑着说:“我想,公司对你还有更大的期待和计划。”

张弛对金钱没什么欲望,至少表面上看,他的生活单调乏味,除了工作,不会花时间干别的事,更不怎么花钱。

“这个钱,如果可以,能不能作为经费来用,我有一些小的想法也需要经费去维持。”

听他这么说,崔挽明连忙摆手,“不不不,张博士,你来的第一天我就跟你说过,经费的事,直接跟我说,做事情要是没钱,事情也做不大,只要花费合理,公司是会支持的,那笔钱是对你个人的奖励,哪有自掏腰包做科研的,绝对不行。”

“那好,我就听公司安排,对了,崔总,深圳那边估计马上会出一款小型智慧农田管理系统,进行一个小范围的试验,公司这边可能要出一个详细的试验计划。”

“这么快?”崔挽明想了想,“需要配套多大面积的农田,具体需要准备哪些东西,让深圳那边出一个详单,或者约他们开一个线上会议,把这个事定了,马上就入秋了,天凉了一些大田工作就不好开展了,这个事要尽快。”

张弛点点头,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他转身走向电脑,打开邮件客户端,开始撰写一封邮件。

“崔总,这边我会立即联系深圳王总,安排线上会议,明确试验范围和要求。”张弛一边敲击键盘,一边说道。

“好,你直接联系他们,需要什么资源公司都会支持。”崔挽明看了他一眼,心里暗自庆幸这个技术团队终于有了一个得力的人。

邮件发送后,张弛预约了会议时间。又用了一下午,列出了试验需要的关键指标:施工量、系统覆盖面积、传感器数量、数据采集频率等等。

晚上六点,视频会议准时开始。王春生先来了一个开场白。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弛打断了,“王总,合作愉快。咱们直接进入正题。崔总和储总都在会议室,你们先介绍一下这个系统性能和模拟后的试验效果。”张弛的目光落在屏幕上,语气简洁而专业。

王春生点了点头,屏幕上闪烁着几下,一个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出现在共享屏幕上。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这个智慧农田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在我们已有的技术下,在崔总的要求下进行的组件和升级,主要包括智能灌溉、环境监测、作物生长追踪三个核心模块。”

“首先是智能灌溉系统。”王春生点击鼠标,画面切换到一个动态示意图,“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结合气象站的天气预报数据,系统能够自动优化灌溉方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我们测试数据显示,平均可以节约30%的水资源。”

“其次是环境监测模块。”王春生继续说道,“这个模块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多个参数的实时监测。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计算作物的最佳生长温度,在夏天通过灌溉流动水降低田间温度,创造最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

“最后是作物生长追踪模块。”王春生的声音充满热情,“这个模块通过红外摄像头和深度学习算法,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包括叶片面积、分裂、生殖生长期指标、病虫害侵入等数据。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施肥、施药的时间,确保作物健康高效地生长。”

“至于试验效果,”王春生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一组对比数据,“在我们的试验田中,使用智能管理系统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了35%,作物产量增加了20%。更重要的是,农药使用量减少了40%,这对环境保护和农产品的安全性都是巨大的提升。”

“这个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器、执行机构和通信模块。”王春生继续介绍,“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各种环境数据,数据采集器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系统的算法会根据数据做出决策,然后通过执行机构下达指令。”

“软件部分则包括数据管理平台、决策支持系统和用户界面。”王春生补充道,“数据管理平台负责存储和分析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决策支持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和预设的策略,自动制定最优的管理方案,用户界面则方便农场管理人员查看系统运行状态和历史数据。”

“在自动化程度方面,我们的系统达到了95%的自动化水平。”王春生说道,“农场管理人员只需要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况和处理一些异常情况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需求和成本。”

“系统的扩展性也非常强。”王春生指着系统架构图说道,“通过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添加或移除某些功能。例如,如果用户只需要智能灌溉功能,可以单独购买这个模块,其他模块可以根据后续需求逐步添加。”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王春生坦诚地说,“比如在复杂地形的农田中,传感器信号可能会受到干扰,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改进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这个系统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智能和可扩展性。”王春生总结道,“我们相信,通过这个系统,农场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对于咱们公司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产品,未来可以推广到全国甚至国际市场。”

“谢谢王总的详细介绍。”崔挽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系统确实非常先进,符合当前农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张博士,你对这个系统有什么建议或者问题吗?”

张弛沉默了片刻,目光依然停留在屏幕上的系统架构图上。他缓缓开口:“王总,这个系统的数据采集频率是多少?在高频数据采集下,系统的稳定性如何?”

王春生笑了笑:“张博士问得很到位。我们的数据采集频率可以达到每秒一次,系统的稳定性测试已经进行了超过500小时的连续运行,没有出现任何故障。至于数据传输的延迟,我们通过优化通信协议,控制在50毫秒以内,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很好。”张弛点了点头,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储总,您有什么看法?”

储健鼓了鼓掌:“我觉得这个系统非常有前景,我们公司如果能将这个系统推广开来,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能带动整个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崔总,您的意思是推广……”王春生听储健这么说,眼睛亮了起来。

“暂时先不说推广。”崔挽明摆摆手,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先把这个试验做好,收集更多的数据和用户反馈,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待会儿张博士和王总可以一起商量一下试验的具体安排。”

“好。”王春生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我会和张博士衔接好工作。”

会议继续进行,气氛愈发活跃。张弛的目光依然专注地盯着屏幕,脑海中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个系统,提升其性能和适用性。尤其是王春生提到的传感器在面对复杂环境问题灵敏性不足的问题,他现在正好在智能育种实验室的相关仪器中想办法改进这个问题,说不定能把想法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来,在小面积、不规则地形的农田里也能起到作用。 t58IiWBakHGJhi3IApUMbhMDdEc6rbtbJJPeFRFrDnbJfS5o9kbsg2/77nGR6d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