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3章

一路上,关于机场的事,于宪伟一句话都没问,就是专心地开车。

张启山憋不住啊,又是崔挽明身边的人,事关农高区入驻,没什么不能说的,早晚也都知道,就聊了起来。

“宪伟啊,车开得不错啊。一会儿见到客人,机灵点,来的是哈信集团的代表,咱们林海省啊,不缺粮食,但粮食的走向很单一。省里也考虑拓展一下方向,转变转变思路,看看能不能往食品加工转型。”

“哈信集团?这个我知道啊,应该算国内数一数二的食品加工巨头了吧,要我说,早就应该强强联合了,我们有粮食,他们有技术,一拍即合的事。”于宪伟接过话,肯定了张启山的思路。

“你说得对,不找到新出路,老百姓很难活,老百姓活不了,咱们也活不了。”

张启山这个人别看整日坐在办公室,还算个心系百姓的干部,深知粮食对于每个家庭的重要性。说实话,对于董擎仓搞那个所谓的高精尖产业部署,他一点都不感兴趣,他更关注的是如何让农民的收入增加,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次与哈信集团的对接,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他心里清楚,只有让农产品有了更多的出路,才能真正带动地方经济的全面振兴。

这个想法和崔挽明不谋而合,等他们将哈信集团的技术总监魏剑锋带到科管会的时候,崔挽明也带着京平农高区管委会主任祁霖敏前后脚到达。

崔挽明看着张启山和杜威一行人,上前介绍道:“两位处长,京平农高区的祁主任。”

两位处长一下傻眼了,崔挽明明知道今天哈信集团要来谈入驻的事,怎么还安排了其它接待。和魏剑锋背后的哈信集团相比,京平农高区的分量显然不足。不清楚崔挽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崔主任,这是魏总,哈信集团技术总监,咱们看过他们的资料。”杜威也不甘示弱,想告诉崔挽明自己的立场。

崔挽明微笑点头,赶紧和魏剑锋握手,“魏总,有失远迎,既然今天是个好日子,那咱们就坐一起研究研究,都是农高区的事,大家也都向着一个目标使劲,怎么样,魏总,祁主任?”崔挽明没跟两位处长商量,竟自己做了决定。

同为加工企业,一个是上市公司,一个是农高区明星企业,虽然规模不同,但做得都很出色。崔挽明这么安排,在张启山和魏剑锋看来,确实很不合适。

谈合作哪有把竞争对手摆在一起谈的,这不是添乱吗?张启山心中暗自嘀咕,却也不好当场发作。

魏剑锋倒是面不改色,毕竟久经商场,场面话自然会说:“崔主任安排得当,多些交流也未尝不是好事。”

祁霖敏则显得有些局促,毕竟京平农高区在规模上确实难以与哈信集团相提并论。崔挽明见气氛微妙,忙打圆场:“咱们都是为了农业发展,多点思路总没错。祁主任,你们的高科技农业项目也很具潜力,说不定能和魏总的技术碰撞出火花。”张启山暗叹一声,只能静观其变。

之所以不和两位处长沟通就私自将京平农高区拉进局,崔挽明意在借势。他深知,哈信集团的技术与京平农高区的高科技农业项目结合,或能催生新的合作模式,带动区域农业升级。虽冒险,却也是一步妙棋。毕竟,多方共赢,才是长远之道。

“各位老总,领导,我这个人没什么管理经验,省里把任务交给我,我呢也尽心尽力地回馈我的工作。我就直说了,我手里头有个优质米品种,作为口粮倒是没的说,但体现不出价值,祁主任考察过这款米,当年我还在北川大学工作的时候亲手育成的,知识产权清晰,不存在第三方问题。祁主任这边呢也有意向,北川大学这边也打算一次性卖给京平农高区做开发。”说着,他看了眼一旁的刘君,刘君站起来跟大家点点头。

崔挽明继续,“虽然魏总今天也来了,但这款米你就别惦记了。”崔挽明带着玩笑的语气,“哈信集团容量大,我肯定要给你们足够的市场,魏总,我跟你说,我看中的企业,我就是不吃不喝也要拿下来,你信不信。”

魏剑锋轻笑,点头回应:“崔主任的魄力我早有耳闻,我今天带团队来,也没打算空着手回去,崔主任要是没个说法,我们就赖着不走了。”

双方的高情商应答一下就解除了紧张气氛。祁霖敏说话了,“我们食品研究院市场份额少,做一个品牌其实就够了,这些年也一直在找一款合适的大米,今年林海省农高区成立,有机会来一探究竟,没想到还真遇到了崔主任,也算是有缘。”她随即看了眼魏剑锋“魏总的技术和市场资源,我们比不了,也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大哥在前面走,我们做小弟的只能紧随其后,虚心求教。若能借此次机会,将京平农高区的项目与哈信集团的技术结合,或许真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崔挽明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祁主任所言极是,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我们京平农高区虽小,但科研实力不容小觑,我们将来的目标是聚焦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控技术、智慧食品大数据技术、食品新资源生物合成技术、食品增材制造与装备和食品定向设计与重组技术五大研究方向。可以说想法很大,但就科研基础和资源整合能力而言,还需要时间。”

谈到这里,杜威也知道崔挽明的想法了,魏剑锋是他请来的人,肯定要说句话的,“崔主任说得在理,魏总,别的不敢说,我们林海省,不管是优质米,高蛋白高油大豆,还是甜玉米,你随便挑。在农高区建厂,就地取材,不出三年,跟你说,老百姓都要提着礼物来看你。”

崔挽明点头附议,“杜处长说得没错,我们的东西是包罗万象,就看魏总肚子吃得了多少。”

魏剑锋听后,眼睛都笑了:“杜处长这番话真是让人心动,我们也都是想把事情做成的人,今天我们研发部的主要领导都过来了。产品的事你们不用说,我们有一套自己的评判标准,提前也做过调研,要不然也不可能过来洽谈。我也是个爽快人,既然大家都有诚意,那我们就直奔主题,先签个意向协议,后续细节再细谈。这几天我们在农高区再考察考察,有些想法后期可能还会调整。”

“魏总,张处杜处,还有我,这几天什么也不干,专门服务大家。”

魏剑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转向祁霖敏,微笑道:“祁主任,崔主任的提议很有意思。如果我们能将京平农高区的项目和我们的食品加工技术结合,说不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智能化的食品生产线,或者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控技术上进行深入合作。”

祁霖敏的眼睛亮了起来,她连忙点头道:“魏总说得太对了。我们京平农高区虽然规模不大,但在食品新资源生物合成技术和食品增材制造与装备方面,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如果哈信集团能搭把手,加上林海省这边的原材料,很快会见效。”

崔挽明见气氛如此,便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白板前,拿起一支笔,开始画起了一个大致的合作框架图。

“各位,我这样想。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研发中心,专门负责优质米品种的开发和食品加工技术的整合。大家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如何?”

“崔主任的想法很好。这样一来,不仅能推动农高区的发展,还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农业经济。我们林海省的农民也能因此受益。”杜威点头赞同。

当然,具体的原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品种,对哈信集团来说,来之前人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到场不过是为了配合农高区的干部演演戏,一切都是为了方便今后的工作好开展。另外,今天最受益的就是祁霖敏,不管怎么说,既得到了崔挽明的优质米供应链,又靠上了哈信集团这棵大树,回去京平也算硕果累累了。所以,干脆豁出去几天时间,陪着魏剑锋一起考察转悠。 /byLYIloI56sZBIHXBEma+gDCVznrfBpaF+Qi6oRe+y/CXLZZQKXp05Wu8+wIM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