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总对这个品种也感兴趣?”董擎仓挑衅地问道。
“刘海成不是离开农高区了吗?怎么杀回来了,董总,你能跟我说说原因吗?”崔挽明把脸靠过去逼问道。
董擎仓张开嘴,双手一摊,“谁知道了,等哪天我问问他。”
崔挽明眯起眼睛,盯着董擎仓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回道:“董总,”崔挽明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压迫感,“林粳6号是个好品种,不过,在林海省,你要想推广起来,没有我,行吗?”
“好东西交给市场说话,怎么,崔总好像不太满意我们干这件事?”
“哪有,老百姓收益就行。”崔挽明眼神锐利,继续道:“但市场规则得公平,别让好品种埋没了。”
董擎仓轻笑,回击:“放心,我们自有分寸。”两人对视,空气中弥漫着较量气息。
崔挽明冷笑一声,“资源再多也得看怎么用。董总,别忘了,林海省的市场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吃得下的。”
董擎仓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崔总,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品种我买了,崔总要是有意愿,可以一起干啊。”
“不感兴趣,我这人有个习惯,不是自己的东西从来不碰,但谁要是碰了我的东西,一定会抢回来。”
董擎仓听罢,脸上依然挂着淡淡的笑容,但眼神中已多了一丝凝重。他缓缓说道:“崔总果然够直接,不过,咱们谁也别把话说得太满。”
崔挽明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董擎仓的反击早有预料。“董总,一个品种能不能真正扎根市场,还得看推广力度和渠道资源。林海省的农民认的是品牌,信的是口碑,这些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而且,”崔挽明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笃定,“金种集团深耕林海多年,从种子到种植技术再到后期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布局早已成熟。有些事,没有合适的土壤,怕难以开花结果。”
董擎仓意识到崔挽明此言并非虚张声势,“崔总的实力我还是信的,既然金种有自己的考虑,那不好意思了,林粳6号这个品种就我来做,毕竟花了大价钱买的,对吧。”
“董总既然如此自信,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崔挽明目光深邃,决定和汇德集团展开较量。
回去的路上,崔挽明心情很不好,董擎仓的挑衅让他深感压力,这招釜底抽薪让他很不舒服。原以为董擎仓是个有分寸的生意人,却也是个老狐狸。难怪不在盐碱地推广品种了,还假惺惺地让给崔挽明,把市场还给张可欣。这一招实在让人恶心。
也难怪,现在农高区把生物农业做起来,说到底就是竞争关系,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谁就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不管两人之前有过怎样的合作,都难阻成为对手的事实。
第二天本来要跟杜威,张启山见面商讨新项目落地的事,但突然有个事,也就没过去。
于宪伟的突然造访让他深感意外,不过,跟上一次见面相比,眼前的他换了一个人,穿了一身像样得体的衣服不说,头发也剪短了。整个人的状态都沉了下来,先不说成不成熟,最起码张扬跋扈的样子消失了。
“哟,过来了宪伟,你坐。”崔挽明拿了水杯,给他倒上。
于宪伟显得有些拘束,两腿夹在一起,双手不自然地摩挲着膝盖,低声说:“崔总,今天来是想请教您一些问题,关于农业项目的运营和管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噢,你还对这个感兴趣?说说看。”崔挽明也来了精神。
于宪伟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我一直觉得农业大有可为,但缺乏实战经验。您在林海的成功案例,我反复研究过,特别是全产业链的布局,真是高瞻远瞩。”他眼神中透出一丝诚恳,“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把一个项目从零做到极致?”
崔挽明眼角一合,笑道:“怎么,打算搞这个了?你爹的主意?”
于宪伟摇摇头,“没有,不做点事也不行,天天这么混,也不是个办法。”
如果说农业方面的工作,对崔挽明来说都好说,他最挂心的还是于宪伟和他爹之间的关系。父子不合,这个家就不叫家,这个家就会迎来鸡飞狗跳的日子。
“宪伟,不是我说,有时候吧,你也该改改脾气,你爹也不容易,不管他过去做了什么,你想想,以前他正厅级干部,现在沦为普通百姓,还能在家门前摆摊卖水果,这不是一般人忍受得了的屈辱。你应该理解他,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别揪着不放。没事多回去看看。”
于宪伟眉头微蹙,神情略显沉重,“崔总您说的我明白,但我一直想找到自己的道路,不想总是活在别人的影子下。他有他的活法,我有我的追求,父子不都这样吗,是吧。”
崔挽明见状,崔挽明点了点头,“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但家庭的纽带也是需要维系的。不说这个了,谈谈你的工作,直说,想上哪工作?之前土地流转的事我答应过你,你签字我就给你解决工作问题。”
我想去基层,到农村去,实地参与项目。”于宪伟回答得斩钉截铁,显然已经下定决心,“我对农业有热情,也愿意从头开始学习,希望能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民。”崔挽明听后,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但心里却不敢苟同。
他拍了拍于宪伟肩膀,“想法不错,我也很支持,但我觉得你不适合去一线。”
“崔总,你不相信我?”
崔挽明微笑着摇了摇头,“不是不相信你,我觉得你应该留在农高区,把你的热情和现代管理经验结合起来,为农业项目搭建桥梁。这样,你既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也能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崔挽明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年轻人的期待和信任。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考虑他们父子关系,要去于宪伟去了农村基层,和于向知拉开了距离,按照现在的处境,他俩的关系就真的完了。
“那我听崔总的,不过,农高区这么高标准的地方,我能行吗?我听说里面都是高精尖的人才企业,我这样的……”
“你这样的才是稀缺的,高精尖不代表全面,你有你的优势。跟着我,在金种集团干干试试,我在农高区有挂职,很多时候处理不过来,你要愿意,就过来帮帮我。”
崔挽明耐心地解释着,于宪伟听着,心中渐渐萌生出了新的希望。他深吸口气,心中的迷茫逐渐散去,他看着崔挽明,坚定地点了点头,“崔总,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于宪伟的眼中闪烁着决心和感激,他明白,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他人生新旅程的开始。
虽然不知道这个选择对不对,但对于宪伟来说,至少是个机会。
一周的工作适应对于宪伟来说很快就熟练了,他主要的工作是对接市场部,配合张可欣做优质米推广工作,其余时间帮崔挽明处理一些项目管理的杂务和个人事项。
这天崔挽明有事出去了,董擎仓突然杀了过来,办公室就于宪伟自己在那。
他当然知道来的人是谁,两人都是沈一枕的孙子,只不过爷爷辈不是一个人而已。这样的关系,加上于宪伟当前的身份处境,让他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
董擎仓冷笑着进入办公室,直奔主题,“你怎么在这?”见到于宪伟,他也很惊讶。
“我怎么不能在这?这是我的办公区。”于宪伟也不客气。董擎仓皱了皱眉,显然对他的态度感到不满,但他随即调整表情,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崔总真是缺人了,连你都弄过来帮忙了,也难怪,毕竟他要应付的事情那么多。”董擎仓的话里带着一丝讥讽。
“你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意思啊?”
看得出,双方对于彼此身份的成见很深,但这种时候,心里更多想法和不满的往往是弱势的一方。
“董擎仓,你一个国外跑回来的,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指点点,奶奶怎么能有你这么一个东西,你有什么好神气的。”
于宪伟的反击让董擎仓一时语塞,他示意一旁的王珂先退出去,毕竟涉及家事,他不想外人在这。
“于宪伟,你算个什么东西,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一个打工仔都不配。”
董擎仓冷嘲热讽的话语让于宪伟心中怒火中烧,“至少我生在这长在这,不像有些人,生下来就没人要。一个被抛弃掉的人,有什么资格回到这里,这里本就不属于你。”
这番话可谓句句诛心,董擎仓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从未想到会被这样直接地揭露内心的隐痛。一时间,空气凝固,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愈演愈烈。
正好张启山走了进来,看到不对劲,马上开劝。
“董总,大早上就过来了?崔主任出门了,有事?”
很显然,张启山也看不惯董擎仓这副嘴脸。
“张处长也来了,你不是回省里了吗,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这里啊,也算临时办公地,自从农高区建设以来,我是三天两头跑,工作两边干。正好有个企业入驻,我和杜处长约好了一起看看。”
张启山的话让办公室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些。董擎仓看了眼于宪伟,“崔主任这小助手不错,工作态度有待提高。”于宪伟未予理会,只是默默整理着手头的文件。
董擎仓觉得无趣,便准备走,“本来想跟崔主任讨论个事,既然他不在,改天再过来。”张启山则礼貌地陪同董擎仓走出办公室,同时不忘对一旁的于宪伟投以理解的一笑,暗示他不要过于介怀这场小冲突。
送走董擎仓后,张启山回到办公室,他轻拍于宪伟的肩膀道,“不用放在心上,商人说话向来尖酸,你不必和他一般见识。”
于宪伟抬起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张处长,我明白,我没拿他当回事。对了,崔主任交代了,你和杜处长有任何事需要,尽管吩咐我。”
“噢,崔主任的人也给我们用?”张启山顿住,走出去两步又回身,“你会开车吧,跟我要去趟机场接个人。”
于宪伟掏出车钥匙,“崔主任把车留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