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5章

窗外,寒风呼啸,雪花纷飞,映衬出荒原的苍凉与无情。李金梅的眼神逐渐坚定,她深知,无论感情如何波折,生活还得继续。她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心中默默立下誓言,要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坚强与希望。

自那之后,不管什么活动,有李登海的地方就没有于庆胜,一个和机械打交道,一个和土地为伴。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涉,也就避免了更多的冲突。

找个女人当媳妇是真难啊,既要攻下城堡,又要战胜敌人,于庆胜苦笑着摇摇头,心中却明白,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与价值。

当然,李金梅看不上他,他在这里也没有看得上的人了。

随着农场人员的增多,秦怀春的工作也分出去了一些,现在他突然又对翻译苏联农业技术资料产生了浓厚兴趣。刚来农场那会他还坚持,后来农事太忙就放下了。

董俊芳已经很长时间没跟他谈过心了,当然,也没有什么特别要谈的。

最近的一次,还是因为秦怀春向董俊芳反映,说王凤力这小伙子,工作挺积极的,就是总爱问些有的没的,比如农场以后的发展规划啊,国家的农业政策之类的。董俊芳听了,笑了笑,心想这小伙子还挺有上进心的。

不过,他也没太当回事,毕竟农场里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只要不影响工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现在农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员增多,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他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协调大家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上。

这天,秦怀春正埋头整理资料,无意间从资料中掉出来一个信封,他赶紧捡起来,还没等装好,董俊芳走进来了。

“谁来信了?”

秦怀春有些慌张,摇摇头,“我能有什么信,都是各个农场技术员的咨询信,我最近正在整理这些东西。”说着,赶忙将信塞进抽屉,生怕董俊芳看到。

董俊芳狐疑地瞥了他一眼,却未深究,转身走向书架,随手拿起一本农业杂志翻阅。秦怀春暗自松了口气,心中却泛起一丝不安,那封信的内容让他难以平静。但绝不能让董俊芳知道。

“你也老大不小了,就不想想个人问题?”

一听是这个事,秦怀春一下放松了,“你说我?急什么,你看看于庆胜,他就是我的反面教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姑娘啊,没那么容易娶到手的。”

“话倒是这样,但也不能不想啊,张场长也是煞费苦心,搞了这么好的联谊,结果你看看,有几个成的。你现在不着急,到时候姑娘们有主意了,可就没机会了。”

秦怀春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缘分这东西,急也急不来。再说了,农场的事已经够我忙的了,哪还有心思考虑这些。”

董俊芳无奈地摇摇头,“怎么,怪农场事太多?那就是我没给足你谈对象的时间了?”

“董老师,你看你,行了行了,我这人你还不了解吗,什么时候干什么事,你就放一百个心。我可听说了,最近沈老师情绪又不太好,你还是多陪陪她吧,我们私底下都很担心她的身体。”

提到这个事,董俊芳也是满嘴大包,“一年了,孩子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市派出所我这一年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每次去她都跟着,每次回来她都伤心欲绝。你说,还有希望吗?”

秦怀春叹了口气,安慰道:“董老师,别灰心,事情总有转机。沈老师的坚强我们都看在眼里,也许再坚持一下,就有好消息了。”

“是啊,也许再坚持一下,就有好消息了。”

回去之后,见沈一枕坐在窗前的小木凳上,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她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孩子那稚嫩的哭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却又遥不可及。

“为什么要把我的孩子带走?”沈一枕喃喃自语,泪水无声地滑落脸颊。自从孩子失踪后,她的世界就像被抽去了所有的色彩,只剩下一片灰暗。每天的生活对她来说都是一种煎熬,而董俊芳的身影却越来越模糊,似乎已经不再属于这个家。

她看着桌上的照片,那是孩子刚满月时在平野市拍的,胖乎乎的小脸蛋带着甜甜的笑容。”你爸爸呢?他是不是已经把你忘了?”沈一枕神志不清地说道。

“不要乱想了,最近你容易焦虑,实在不行,我跟景仰请个假,陪你到省城转转。”董俊芳回道。

沈一枕一脸僵硬,冷笑道:“转什么转,去了又有什么用?孩子找不回来,我哪里都不想去。”

“那你说怎么办?不活了吗?就这样了?日子就这样了?”董俊芳也失去耐心了。

长时间的工作强度,为了农场的发展,他几乎没怎么睡过好觉,每天回来就是查资料写总结,每天应对各种事件,还有来自上面的压力。今年亩产五百斤,明年就会有更高要求,谈何容易?人又不是神仙,稻子又不是仙草,说结多少斤就多少斤。

压力能不大吗?他也是爱孩子的啊,要不是有这个农场支撑着他,恐怕早就倒下了。现如今最亲密的人没了意志力,要从他身边倒下去,他能不生气能不心痛吗?

“不活了,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

随着沈一枕这句话脱口,接下来屋里就传来一阵摔打东西的声音。

“大晚上谁放炮?”于庆胜睡迷糊了,被动静声惊醒,又被秦怀春按了下去,“睡你的。”

秦怀春披上衣服,推门出去看。

只见董俊芳一个人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个摔碎的盆,里面装着摔碎的碗和茶杯。他看了眼秦怀春,用手擦了擦额头,“回去吧。”

“沈老师没事吧?”秦怀春追了上去。

“状态不好,这两天看到张场长了吗?我想请个假。”

“好像出去开会了,这两天都回不来。”

“知道了。”

夜太黑了,就连雪都照不白。

沈一枕的哭声在空旷的屋子里回荡,董俊芳端着盆自己去了牛棚,很快,于国海也听到了哭声,也赶了过来。

他看了眼秦怀春,“董老师人呢?”

秦怀春用手指了指牛棚的方向,没有说话。

“沈老师,你们出去转一转吧,明早我开拖拉机送你们去车站。”于国海劝道。

“国海,你说,是不是没希望了,我不想听他们说话,他们没有一个不骗我的,我要你说。”

沈一枕在最脆弱的时候,正是于国海陪伴身边熬过来的,她现在最信任的人就是他。

于国海沉默片刻,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希望总是有的,沈老师。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先照顾好自己。这样下去,身体垮了,怎么去寻找孩子呢?”

“我问你,还有没有希望了。”沈一枕提高声音。

“希望渺茫。”

于国海倒是实在,没承想这四个字一下就把沈一枕打倒了。她哇的一下喊出来,那声音像是从大脑发出,而是不是鼻腔和嗓子,那是她积攒了一年多的压抑。

这一剧烈的声响再次把于庆胜惊醒,“妈的,是谁?”

沈一枕终于身体一软,仅有的一点意志力全都坍塌了。

“你怎么说话呢?”秦怀春不高兴了,一把将于国海拽过来,“你这是要她命,知不知道?”

于国海非但没动手,还冷静地回道:“有时候,压倒一个人的往往是那所剩不多的希望,现在她希望没了,身体里的恐惧也就没了。她只是太累了,她现在需要休息。”

沈一枕在秦怀春的搀扶下躺在床上,泪痕未干,却已沉沉睡去。于国海守在门外,直到夜深人静,才轻手轻脚地回到自己的住处。

于国海躺在床上,心里明白,无论沈一枕如何悲痛,生活还得继续,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任何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必须找到新的希望和力量,去面对一切未知的困难。

董俊芳听到那声音,又不舍地回到屋子,却被于国海劝回去了。

“董老师,你这个时候就避一避吧,他见不得你,回我们宿舍睡吧,牛棚能住人吗?能把人冻死。”

果不其然,第二天睡到十点多,沈一枕醒了。

她睁开眼睛,望着天花板,然后起床洗漱,简单地吃了点东西,然后走出屋子。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暖。

她又来到储物间,看到大家都在忙碌着测量水稻数据,便走到董俊芳面前,“上省城,去不去。”

董俊芳停下手中的工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去省城?”他轻轻重复着,然后点点头,“好。”

就这样,沈一枕和董俊芳踏上了前往省城的路途,两人心中都有着各自的沉重与期待。在颠簸的车厢中,沈一枕试图将心中的阴霾暂时忘却,她和董俊芳开始谈论起省城的景象和红军农场的未来。他们的对话逐渐变得积极,在董俊芳看来,一切都在向好。

两人在省城逛了五天才往回走,大家看到一脸朝气的沈一枕,都暗自鼓舞。大家是真的为他俩感到高兴,期盼着这个崭新的年景能有个好的开始。 iA5WX3hJTo58M/ibMtfK12kOmnLQ+lVU4k27Kb/Neceyco+YaGAfQf/XUqUVJO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