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3章

董俊芳这下可真是五味杂陈,心里那个苦啊,简直没法说。他本来满心以为自己能带着红军农场奔向繁荣,结果一场天灾就让他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这段时间,董俊芳老是在田间地头晃悠,看着张景阳带着大家忙忙碌碌,心里那个落差啊,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他开始琢磨,自己之前的选择是不是走错了。

夜深了,他点起油灯,翻着农业书籍和笔记,想找找看有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解决问题。可他的思绪就像被什么牵着,总是集中不起来,那些质疑和冷漠的眼神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闭上眼睛,翻来覆去,他寻思着,或许走出屋子,融入大家,才是面对自己最好的办法。

夕阳金灿灿地洒在农场上,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董俊芳走出马架子,穿过绿油油的芦苇荡,直奔正在指挥水渠疏浚的何万三。

他走的那叫一个坚定,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沉稳,带着一脸的严肃和自信。

他拿着自己连夜赶出来的方案,想要跟他分享一下,“万三叔,我这有个水渠改良的计划,我觉得能帮大家提高灌溉效率。”

何万三停下手中的活儿,沉默了一会儿,说:“俊芳啊,现在大家都在努力让一切恢复正常。你的想法我们会考虑的,但现在还是先把手头的活儿干好吧。”虽然话里有点冷淡,但也没直接说不行。

何万三的态度让气氛有点儿尴尬。董俊芳这才意识到,自从那次水稻冻害之后,他在农场里说话的分量已经大不如前了。

董俊芳心里那个挫败啊,但他还是忍住了,“失败都不好受,不管如何,我不想坐以待毙。”

周围的空气仿佛被冻结了一般,大伙儿都压低了声音,在角落里交头接耳。有的频频点头,有的则无奈地摇头,显露出心中的疑虑。董俊芳站在这人群中,心如明镜,他深知,要想重新赢得大家的信赖,单凭几句甜言蜜语是远远不够的。

自那以后,董俊芳便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他很少再参与那些闲言碎语,或是集体活动。他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了田间地头,或是书卷之间,一门心思扑在了研究农业技术上。

虽说他与大家的交流少了,但每当有人遇到农作上的难题,前来向他求助时,他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倾囊相助。

就这样,董俊芳的付出与担当,在农场中悄然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他无需再高声宣扬,他的价值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伙儿对他的看法逐渐改变,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不再是因为他的职位高低,而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以及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坚定信念。

然而,董俊芳深知,要解决林海省水稻种植的难题,关键在于种源,而非那些繁琐的运行机制。

这个问题,他早已在心中反复思量,如今,他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不得不再次将这个问题提上日程,重新思考对策。

寻找种质资源。

没错,就是这个伟大的想法,离开林海省,走遍全中国。董俊芳知道这不会是一条容易的路,但他坚信,只有找到最优质的种源,才能确保农场的未来。

但这是一件大事,特别他目前的身份比较特殊,作为流放人员,在这里,纪律自然严明,想要外出,恐怕没那么容易。

董俊芳心里清楚,要想梦想成真,得先让张景阳点头。然后一层层上报,最后拿到省里的红头文件,才能安心走人。

董俊芳找到张景阳,把心里的计划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张景阳听完,沉默了一会儿,他俩之间争执不断,矛盾重重,他太了解董俊芳那股倔劲儿了,一旦决定的事儿,八匹马也拉不回来。

张景阳盯着他,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深思,最后轻轻点头,语气沉重地说:“既然你铁了心,我也不多嘴了。祝你好运。”

接着又说,“这事儿可不小,你也清楚咱们的状况,别说离开林海省,就是离开平野市,我也不能随便让你走。”

董俊芳坚定地回答:“我懂,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肯定能说服上面。为了农场的未来,我愿意试试看。”张景阳知道这次董俊芳是铁了心,不只是为了农场,更是为了林海省的农业,为了大家共同的家园。

有了张景阳的支持,董俊芳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不会平坦,但他的决心像石头一样坚硬,哪怕前方困难重重,他也要争取到那一线希望。

不过,最让他感到烦恼的事情还有几件,比如和沈一枕之间那如丝如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该如何解决。他这一走,沈一枕该怎么办?他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归来,也不知前途漫漫有何风险。还有那些跟他一起搞水稻种植的同行,手里的工作该如何交给他们去维系?他归来之后,这里的一切还会不会像现在一样?

董俊芳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深思熟虑后,决定在出发前与沈一枕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交谈。

在得知董俊芳的计划后,沈一枕心中如五味杂陈,矛盾和担忧交织在一起。她知道董俊芳对农场的未来抱有极大的期望,那片土地是他心中的圣地,是他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地方。但同时,她也担心他此行的安危,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她害怕他遇到什么不测。沈一枕明白,董俊芳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有自己的使命和追求。

“我知道你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知道你愿意为了农场的未来付出一切。但你也要考虑自己的安全,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沈一枕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紧紧握住董俊芳的手,眼中满是关切和忧虑。

董俊芳看着沈一枕,眼中流露出坚定和感激:“一枕,谢谢你对我的关心。但这是我必须去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农场,更是为了我们……我不能因为害怕困难就不去做。”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在为自己打气。

沈一枕沉默了一会儿,看着董俊芳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勇气。

“那我陪你一起去吧。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强,而且我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的声音虽轻,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董俊芳惊讶地看着沈一枕,他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找到了最坚实的后盾。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点头同意:“好,有你在我身边,我会更有信心。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条路不好走。”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期待。

在得到沈一枕的支持后,董俊芳感到心中多了一份力量。他知道,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崎岖,只要有人愿意与他同行,他就不会感到孤单。他们彼此相依,共同面向未来的挑战。更何况这个人是沈一枕。

与此同时,董俊芳也开始着手安排农场的工作。他召集大家过来,向胡老三、秦怀春以及于庆胜等人详细解释了自己的计划,并将手头的工作一一交代清楚。他强调,即使他不在,大家也要继续努力,确保农场的正常运作。

在出发前的最后几天,董俊芳和沈一枕一起整理行装,准备了必要的物资和资料。他们知道,这次旅程充满挑战,但他们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相互鼓励,共同面对即将到来的艰难旅程。

终于,六月的第一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董俊芳和沈一枕踏上了寻找种源的征程。他们带着希望和决心,离开了熟悉的农场,向着未知的远方前进。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渐行渐远,但他们的信念却如同初升的太阳一般,坚定而明亮。 UJl9qSeVxMiw5qieDRdF1UmB/GBExnVHSlh7Izt4WyjMFnNEh8gwi/iN2K47OV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