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4章

说来也怪,最近天气突然热起来了,稻田里的活本来就挺累人的,再加上空气干得要命,弄得大家呼吸都困难。通常干不了半小时就得坐下来歇会儿。

秦怀春这家伙,是他们这群人里唯一没摸过锄头的,以前都是书本不离手。现在到了农场,这活儿多得让他有点招架不住,每次都是他第一个喊累。

“得啦,还是乖乖回去啃你的书本吧,红军农场这地儿真不是你的菜。”宋铁虽然笑眯眯的,可话里话外都是真心实意的。

“我怎么就不行了,我身体没你几个好,不代表我意志力不行。不要瞧不起人,你们就看着吧,总有一天我也能成种地能手。”说着,秦怀春站了起来,迎着黑压压的阳光,咬了咬牙。

董俊芳也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子,何万三也和他们在一起劳动,便问了他一句。

“叔,这地方年年这样干燥?”

何万三嚅动嘴唇,眯着褶皱的眼角,看了看大家,“哎,也奇怪,以前不这样,就最近两年,不知为啥,雨季不像雨季,要不咋说村里人不愿种地呢,颗粒无收啊。”

一听这话,董俊芳的心一下子笼罩在焦虑之中。

站在田间,凝视着烈日下的稻苗,水层眼看就要见底,他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

“看这情况,如果再不下雨,一年的辛苦可能就要泡汤了。”沈一枕声音沙哑,脸上带着担忧。

董俊芳点点头,“我们得想办法,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

到了晚上,董俊芳组织大家研究应对策略,张景阳首先发表看法,他手里拿着一张粗略的图纸,很久没主动找过董俊芳了。

“问题我已经知道了,干旱是大事,庄稼没有水不行,我有个提议,大家要不要听听?”

董俊芳和沈一枕都转过头去,何莲花也凑了过来。张景阳展开图纸,上面画着一个简易的水渠系统。“这个方案是引用附近河道的部分水源,通过挖掘简易水渠直接引水到咱们田里。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至少能缓解现在的燃眉之急。”

沈一枕看了看图纸,稍微皱了皱眉:“这操作风险大吗?会不会影响到河道的其他用水?”

张景阳摇头,“这个别担心,我已经考虑过了。咱们只用一小部分水流,不会对下游造成影响。”

董俊芳知道,张景阳之前和自己有些摩擦,但这个时候不能因为私人感情影响整个农场的生存。

“那就试试吧,但一定要小心操作,先做个小规模的试验。”

何莲花忍不住插话:“天亮就开沟动工。”

“行,那就这么定了。”董俊芳最后说。

随后几天里,张景阳带领一队人开始了水渠的挖掘工作。工作进展虽然艰难,但大家都抱着一线希望。

在一次晚饭后,宋铁和何莲花坐在田埂上休息,宋铁擦了擦汗,笑着说:“今天挖得我胳膊都快断了,但想到这水一旦通上,咱们的苗子就能活下来,那也值了。”

何莲花点点头,没有对宋铁多说二话,革命是革命,友情是友情,友情绝不能发展成为爱情,至少在宋铁这里,何莲花已经关上了爱情的大门,尽管宋铁还没开始实质行动。

“何莲花,你胳膊疼不疼?”宋铁又凑了上去。

“要你管,你再这样,我告诉董老师。”

从那之后,何莲花再也不挨在宋铁旁边劳动了。

半个月的努力,红军农场全员付出的情况下,水渠顺利完成。当第一股清冷的河水缓缓流入田间时,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尽管这只是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但它带来的不仅是水,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经过了一个春天的努力,又迎来了酷暑的煎熬,董俊芳的水稻终于抽出穗,开花了。

两根白色的雌蕊顶着阳光,屹立在大地之上。

董俊芳站在田边,眼中光芒反射着稻花的金色。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泥土和稻花混合的芬芳,对一旁的沈一枕说道:“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

“是啊,心血没有白费,眼看也就要收获了。”

董俊芳点头道:“是的,每个人都有贡献,红军农场的这场胜利离不开这里的每一个人。”

初秋的晨光透过薄薄的雾气,洒在农场的水稻田上。这是他们第一年试种成功的一天,成熟的稻穗低垂在秋风中,仿佛沉甸甸的黄金。

整个农场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何莲花带着她一手调教的文艺队在田间载歌载舞,庆祝着这丰收的奇迹。沈一枕也难掩激动,走到董俊芳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董老师,这可是咱们红军农场的丰收日啊。”

“这一年我们付出了太多努力,谢谢大家。”

随着丰收的消息传开,整个平野市也为之震动。水稻的成功种植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无疑是个奇迹,引起的波动从平野市传到省城,不到十天,整个林海省都沸沸扬扬。政府决定大力推广红军农场的水稻技术,并要求农场积极宣传他们的种植经验。

为此,红军农场组织了一支专门的文艺宣传队,由何莲花担任队长,通过歌舞演出形式向各村庄普及水稻技术。她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团队走村串寨,把红军农场的事迹传递下去。

这天在平野市的演出结束后,何莲花看到董俊芳和沈一枕站在台下,恨不得贴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深情的目光。董俊芳轻声对沈一枕说着什么,引得她笑意盈盈。

看到这一幕,何莲花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涩,她悄悄离开了现场,走到外面的田埂上散步。

她的心情复杂而沉重,朦胧的月光洒在田野上,何莲花将她整个人渲染成一颗酸涩的果子,她感觉不到头重脚轻,她也明明告诫过自己忘记这个不可能的情感,但直到此刻她才发现,董俊芳的优秀与才干让她无比着迷,她没有办法不去遐想。

这样想着,不小心一脚踩空,双脚陷入了松软的泥浆中。她试图拔出腿来,但沼泽地的泥浆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缠住。就连她的呼救声也在夜风中显得格外微弱。

“有人吗?救命!”她大声呼救,但声音在空旷的夜色中显得微弱。

此时,胡老三正巧在不远处的草丛中蹲着拉屎。听到呼救声,他一惊,赶紧提上裤子,循着声音跑去。借着月光,看到何莲花半个身子都陷在泥里,正拼命挣扎着。

“莲花,别动!我拉你起来!”胡老三大喊着,一边扯下身上的外套绑在一根木棍上,把它递向何莲花,“抓住这根棍子,用力!”

何莲花努力伸出双手,紧紧握住木棍,胡老三用尽全力往外拽,把她一点点从泥浆里拔出来。汗水从胡老三的额头上不停滑落,手臂因用力而隐隐发抖,但他不敢松懈,双脚死死踩在坚实的田埂上,身体尽量往后倾,保持平衡。

何莲花的脸上满是泥泞和泪水,她的双手因握木棍太紧而发红,但她依然咬紧牙关,坚持不松手。随着胡老三的一声喝令,她终于被拽出泥浆,整个人摔倒在田埂上,呼吸急促而混乱。

“你没事吧?”胡老三喘着粗气,低头查看她的状况,确认她安然无恙后才松了一口气。

何莲花的泪水和汗水模糊了视线:“胡大哥,今晚真是谢谢你。不然,我可能真的出不来了。”

胡老三哈哈一笑,声音爽朗:“你可得小心点,沼泽地随时都能吞人。以后夜里少到这里来。”

他脱下外套披在她肩上,把她送了回去。月光下,两人的身影逐渐重叠,风中带来的寒意不再那么冷。

经过这生死瞬间,何莲花对情感带来的忧伤显然忘却了很多。

当他们结束完演出返回农场的第二天,胡老三就带着自己晒的鱼干,来到了何莲花的村子。他轻轻敲开了何莲花家的门,何莲花见到他时显得有些局促,但还是热情地把他迎进屋里。

“胡大哥,你怎么来了?”。

胡老三挠了挠头,他挑着一担柴,走进屋里,把柴火整齐地堆在墙角,说:“入秋了,这几天晚上凉得很,我给你送点柴来,暖和些。”,随之嘿嘿一笑:“这鱼干是我自己晒的,拿来给你尝尝。”

何莲花的脸颊微微泛红:“谢谢你,胡大哥,快坐吧。”

胡老三一点不客气,屁股一坐下去就起不来。

从那天起,胡老三时常往何莲花的村子跑。有时带着自己腌的咸菜,他总能找到理由去看望她。而何莲花则总会端上一碗自己做的热汤,陪着他聊聊村子里的趣事。两人逐渐熟络起来,在彼此的生活中找到慰藉。

之后的日子里,每当胡老三路过何莲花的村子,总会和她坐在门前的石凳上,聊聊农场里的事。何莲花觉得胡老三虽然话不多,但朴实而真诚,总能带给她一种安全感。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两人总会一起走在村子的田埂上,聊聊种稻子的事,谈谈对未来的希望。尽管冬日的风雪依旧凛冽,但他们彼此的陪伴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火光。 cPmH0LZISaX7L9y0Gj+Zlns6w/yfrH9uQD4lYpH3wvAcK52rZPHmZO2hl6ysbgd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